APP下载

初中音乐“班级合唱团”教学探索

2014-11-30罗士芬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合唱团声部歌唱

◆罗士芬

(浙江省长兴县古城中学)

嗓音是一种天赐的自然乐器,每个发育健全或健康成长的中学生都有一副正常的嗓子,可以说,歌唱是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表达抒发内心情感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但是,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随着身体、思想的逐渐发育成熟,再加上变声期对其嗓音的冲击干扰,使得他们不好意思或不愿当众歌唱。团体形式的演唱,有助于他们克服羞怯、不自信;而且作为音乐演唱的团体形式,合唱比独唱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音乐能力和个性方面,发挥着更加积极地作用。在集体形式的演唱中,大家聚集在一起,为了创造美而齐心协力、亲密无间,这对培养学生未来集体工作必备的个性品质,如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为共同目标协调奋斗的能力等具有独特地作用。因此,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唱教学,如组建校合唱团、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等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校合唱团往往挑选音乐素质较高的极少部分学生组成,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参与到其中获益,而以每个班为基础建立的“班级合唱团”则大大加强了合唱的普及性。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面对这样一群问题学生:他们不仅性格怪异,演唱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莫杭治”音准节奏感较好,大部分学生一般,个别学生(如郭邦)甚至五音不全找不着调。但在马修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孩子都唱在其中,乐在其中,收获在其中,音乐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教育家费奥多罗夫经过多年研究也表明,通过课堂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音乐和美学教育,班级合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形成一个有自己特色的“班级合唱团”,这是我们正在追求的理想目标。

一、“班级合唱团”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

1.自唱摸底,知己知彼

班级合唱开展之前,我们仿照马修老师的做法,让每位学生自选歌曲片段演唱或跟老师模唱,教师做好详尽的记录工作,如学生的音色特点、音准节奏感觉等,作为第一手资料保存下来,为班级合唱教学的开展建立“人才库”。同时,教师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今后合唱教学的开展中更加得心应手。

2.感知先行,视听结合

班级合唱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有合唱的多声部音乐听觉感知,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面对一批批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要想让他们快速了解合唱并喜欢去唱合唱,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合唱作品本身的旋律美、色彩美、和声层次美、意境美深深的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变“要我唱”为“我要唱”。我们首先挑选了几首经典的、和声清晰的、音效很好的合唱作品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角度感知合唱丰富的音响色彩以及正确的歌唱状态,而不是仅仅从认知层面上了解合唱。接着指导学生听辨高低声部的旋律走向、音色特点等。一般而言,学生往往对主旋律高声部较易听辨,而对起和声支撑的低声部不敏感,教师可在让学生局部的反复听辨中轻声示范哼唱低声部,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低声部进入学生听力的关注范围,这样的视听欣赏可陆续安排两三节课。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式张口唱之前有计划有目的的欣赏,可以提高对合唱的感受力、理解力,培养初步的和声听觉和歌唱状态,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班级合唱团”的教学推进

1.良好歌唱习惯的建立与培养

学生有了前面合唱作品欣赏的感性经验积累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和习惯。如改掉只用喉咙歌唱的不良习惯,调动全身器官参与歌唱;吸气时,如闻花香,沁人心脾的花香要吸到横膈膜深处,并萦绕心间(保持气息);一张嘴歌唱就要把口腔打开,并且以眉心为中心,脸像一朵绽放的花朵一样。浙江外国语学院陈祥文老师说的三个“起来”形象的概括了良好的歌唱应有的积极状态,即“眉毛扬起来,眼睛亮起来,脸颊笑起来”。教师用正确的示范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良好的歌唱习惯,并要求学生在每一次歌唱中都带着这种积极地状态来歌唱,不断地寻求声音的横向和纵向的统一,即学生之间声音的相互靠拢,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统一等。

2.循序渐进的和声感觉练习

(1)“卡农”形式训练声部的独立性

“卡农”即轮唱是合唱的特殊形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例如:

两个声部一先一后间隔三小节演唱同一旋律,两个声部纵向结合起来又有了合唱的效果。“卡农”形式中的乐句此起彼伏,远比单声部演唱有趣得多,而且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练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复调感及和声感。“卡农”形式的演唱为发展多声部演唱能力创造了条件。

(2)简单长音、固定低音的伴唱

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扮演“魔术师”,引导学生感受和声世界的奇妙感觉。在学生学会演唱教材上的一些大小调歌曲之后,“魔术师”为这些歌曲部分或全部乐句配上正三和弦的主音、属音或下属音的根音作为二声部的旋律音逐一加入。一方面,在这样的演唱中可以培养学生低声部演唱的调式感;另一方面,演唱这种即兴编配的作品,更能调动学生的演唱积极性。浙江宁波市音乐教研员、省特级教师黄伟平也指出:在音乐课堂中侧重合唱方面的教学已是现今的发展趋势,但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大部分并非多声部,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编配二声部,当然这也考验着我们音乐老师的和声配置以及编曲能力。只要我们平时用心学习、积累、尝试、听辨,这项技能是能得到提高的。

固定音型就是对相同音乐素材的多次重复,如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二声部就是这种形式。

固定音型合唱曲首先要对这个音型进行强化教学,使其稳固后,让固定音型按一定速度先唱,随后主旋律声部再加入,这样的安排能让合唱声部的稳固性明显提高。

(3)对位、错位节奏合唱过渡到同步节奏合唱

对位节奏,是指两个声部形成你长我短的对比性节奏关系。例如,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下面这个片段中,两个声部的“啊”你疏我密,此起彼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差异性较大的事物不易混淆,上例中一声部在二分音符上保持两拍时,二声部则以短八分音符进入,疏密不同的节奏区分较清晰,合作演唱时声部间不容易互窜。所以这类合唱或乐句可以提出来先唱,让学生在配合默契的歌声中感受到合唱的快乐并树立起合唱的自信,在此基础上再迈向较难的同步节奏合唱。同步节奏作品往往上下声部节奏一致或相似,但旋律相差三到五度音程,受趋同心理影响,比对位节奏作品要难唱。如歌曲《渴望春天》《红河谷》等。对于这类作品或乐句,可以打破常规教法,先熟悉低声部,让低声部先入为主,牢牢占据了稳固的地位后,再学习高声部。因为旋律性强的高声部相对来说要易学易唱些。当两个声部都可以独立的演唱时,教师巧妙地运用“渐入叠加式”铺陈设垫,逐步推进声部合作。在演唱中引导学生,高声部就像红花,低声部像那绿叶,红花要有绿叶扶,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听觉及时调整声部的音色、音量、速度等,以达到最佳的动态平衡与和谐状态。在具体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为了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可先让“人才库”中音准节奏较好的部分学生演唱某一声部,教师在其第二遍反复时轻轻加进另一声部;在榜样学生形成的较稳固的声部中,逐渐增加各声部的人数,以稳的、准的逐步带进一般的、不稳的。以梯队形式层层进入,最后达到班级合唱的和谐统一。

三、“班级合唱团”教学策略的运用

1.充分发挥榜样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生学习合唱最好的方式是模仿,我们要树立声音相对正确的榜样性学生示范,先抓骨干,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虽然这些演唱水平较好的学生也还未完全掌握老师那样的合唱技术方法与素养,但他们却能以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本人的演唱告诉其他同学正确的演唱方法。并且,他们还能找到比教师和成年人的语言更恰当、更贴近他们的词语,让其余同学更快的“心领神会”。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这种强势的模仿能力,通过单人模仿、多人模仿、声部之间的模仿等解决声部横向与纵向的统一问题,这样既激发了榜样学生的自信,又发挥了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还培养了几个小助手,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创设情境,以情带声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术,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情感的传达。班级多声部的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作品,力求从作品的情感、意境中塑造形象,引导学生把握准确的声音形象,感悟发声技巧,避免抽象的专业术语产生的枯燥感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市优质课比赛中,某小学优秀教师在教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时,把高低声部的旋律形象地比喻为两只飞得不一样高的红蜻蜓的飞行轨迹,带领学生在红蜻蜓飞行的意境中慢慢掌握了两个声部的合唱,整堂课就是在这样一种美的意境中诞生了美的声音。创设情境,以情带声,在初中班级合唱教学中同样不失为“妙招”。如在歌曲《猎人合唱》第二乐段衬词“啦”的二声部学唱中,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多跳进的高声部好像是一群开朗豪放的纵马猎人在热烈快乐的放声歌唱,而较平稳的低声部恰似那较含蓄的、偷着乐的骑马歌唱者。借助具体形象和意境的引导,学生较容易唱出我们想要的声音效果——高声部明朗、热烈,低声部则平稳、浓厚。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启发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并把歌曲的情感化为自己的心声,即能让学生“从内心起歌”,那么很多训练中的难点都会迎刃而解。

3.巧用激励,巩固成果

合唱是一门需要时间和毅力的艺术,贵在坚持。初中三年,如何让学生保持住良好的的学习状态,使“班级合唱团”蒸蒸日上,这需要教师和学校巧用激励,创设平台。如在“班级合唱团”学会演唱一些作品后,教师适时用相机、录音设备记录下学生的合唱片段或作品,并让作品出现在班级电脑多媒体中或学校的电子大屏幕上。能在学校欣赏到自己班级的演唱,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对班级合唱团的成长具有肯定、激励的正面引导作用。学校还可以利用校艺术节、歌咏比赛等促进班级间合唱的展示。当班级合唱团取得成绩后,引导学生给父母、班主任写感谢信,如“感谢父母给我一个音乐的脑袋”,“感谢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等。巧用各种激励手段,能及时巩固“班级合唱团”的成果,并为部分优秀学生入选校合唱队以及后期的进一步训练赢得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支持。

经过循序渐进的合唱教学训练,“班级合唱团”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人人会歌唱,个个懂合作”的良好氛围,在展现班级合唱独特魅力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1]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

[2]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

[3]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猜你喜欢

合唱团声部歌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青蛙合唱团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难忘的合唱团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歌唱十月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