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思品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11-29吴燕红
吴燕红
摘 要: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建构主义思想使教学评价有了新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获得对思品学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初中思品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兒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纳入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由此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①。
三、传统思品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学评价内容的单一。在传统思品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如何的方式主要是试卷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学生是否养成思品教学中倡导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是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在生活中做到尊老敬幼、艰苦奋斗等,这些都无法确定,即缺少对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评定。
(二)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思品学科在关注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关注非智力因素。卷面成绩对于反映思想行为领域的学习成果明显不足,而用量化的方法评价思想行为领域的成绩也是不科学的。思想行为领域的评价应有符合自己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功能片面。传统教学评价更关注其鉴别和选择功能,关注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区分,为选拔、分配、使用人才提供参考,而其他功能受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评价中的反馈功能、咨询决策功能、强化功能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进步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的片面性容易导致“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教育目标落空。
四、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初中思品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思想使教学评价有了新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获得对该思品学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一)建立全面、多样的评价模式。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自选性考试、展示性考试、口试、情景化考试、体验性考试等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舞台,针对学生的行为,确定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指引学生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在评价过程中,应借助全面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发展,判断其综合素质是否提高。在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采取书面考试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使用访谈、记录、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情况。总之,通过建立全面、多样的评价模式,获得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思品教学评价中,会产生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过程,它是在某一学习单元结束后,通过测试,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这一单元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分析结果,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深层原因,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学科的整体掌握程度,一般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其目的更多的是区分等级、鉴别优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每个人都有差异,要更关注形成性评价的促进作用,纵向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
(三)将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思品教学评价中,可以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注重学生自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与老师、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协商,共同建构符合学科特点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被评价对象能更好地接受评价结果,并及时将评价转化为内在激励,达到评价促发展的目标。注重他评,有利于严谨科学地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可以形成以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四)建立人文化的评价过程模式。在评价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等级评定,而不是采用分数制,彰显教学评价中的人文性。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等级制关注学生发展,淡化教师对分数的追求,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老师、家长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使教学评价更具人文关怀。
(五)改革评语模式。评语模式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意志、习惯、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评语要突出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而不是采取固定模式和常用词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优缺点,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评语中给学生指出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总之,评语应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以及对学生需要的尊重。
五、结语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对学生有深远影响。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思考以个体建构为主,强调认知过程的建构主义理论给教学评价带来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79065.htm?fr=aladdin.
参考文献:
[1]埃伦·韦伯著,董奇译·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杨甜甜·论学生评价创新的理论基础、原则和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