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认知和期待中的“反腐”与打“大老虎”——当前反腐败舆情形势的研判

2014-11-29喻国明李慧娟李凤萍

民主与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反腐议题老虎

■喻国明 李 彪 李慧娟 李凤萍

2014年“两会”召开之初,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回应香港南华早报记者有关提问时表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的追查和严厉的惩处,这不是一句空话,并表示“你懂的”。民众对“你懂的”及其背后一系列的腐败涉黑案件表示了极大关注,“反腐”、“大老虎”等话题成为“两会”前期主要社会公共话题。同时,2013年总计18.2万干部受党纪政纪处分,6400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被查办,一批省部级高官落马,新一届政府的反腐成绩单不可谓不“辉煌”,但实际的社会心理和舆情效应如何呢?本报告主要分析当前民众对反腐败的关注度及其社会期待,以期呈现出在改革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展开反腐工作,回应民众急切期待。

民众对反腐问题的关注情况

一、反腐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民众关注主线,已成为官民间最大社会合意空间

2011年以来,民众对反腐和“打老虎”两个议题的高度关注度,从历时性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012年11月前后,民众对反腐的关注度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开始上升,远远超过了2011年和2012年,说明十八大以后,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深化,民众对反腐的关注度也呈现出高关注度态势,说明反腐已成为官民最大社会合意空间,因此,获得了民众极大支持,并寄予厚望。

相对于“反腐”,“打老虎”的议题在2014年初开始出现,并且在3月初“两会”期间吕新华提出的“你懂的”引起民众的快速围观,说明了民众对反腐工作进一步深化的高度期待和关注。

二、反腐成为仅次于民生的第二大社会焦点议题

(一)民众与新闻媒体话语议程出现偏差

虽然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民众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民生和反腐,反腐基本上成为仅次于民生的第二关注焦点议题,并且与新闻媒体的议题设置出现了偏差,新闻媒体更多的是关注改革,其次才是民生和反腐,说明媒体并没有有效设置民众议程。

(二)移动端和PC端民众出现话题偏移,39岁以下青年群体更关注反腐

在民生、改革、反腐三个议题比较中,可以看出移动端和PC端表现出来的关注点的偏移,PC端主要是19岁以下和40以上的人群使用,而移动端多是20~39岁的青年群体使用,这类人群也是社会的主流人群,所以,20~39岁的社会主流群体更为关注反腐这一议题,已经成为这类群体对社会话题关注的第一议题。因此,反腐关系到这类人群的人心向背。

(三)反腐也成为“两会”期间民众关注的重要议题,人们对于反腐的期待重心已经由群众性的网络反腐上移到中央反腐,甚至习近平反腐。

截至到2014年3月8日,民众主要关注的“两会”议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房产税、转基因、二胎问题,反腐排在第八位,是民众关注的重要焦点议题。

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主要一线地区,民众对反腐的议题关注比较集中,即习近平反腐、中央反腐和网络反腐等,说明民众对反腐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高层反腐,反腐带有领导人个人色彩,对习近平个人的期待较高,网络反腐相较于2012年,出现了下降,即反腐由民间的网络反腐过渡到以中央甚至是领导人为主的反腐阶段。

三、反腐成基本社会共识,主体群体为30~49岁的男性群体

关于不同年龄段网民对反腐和“打老虎”议题的关注度占所有人群的比例,为使得结论更有说服性,本研究将中国互联网信息调查中心CNNIC的最新的调查报告中网民的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可以看出,29岁以下的社会民众对反腐和打老虎的议题关注度较低,30~49岁人群相较于其他年龄群体更加关注反腐议题,这类人群同时也是目前社会的主体人群。

男性是关注反腐议题的绝对主体人群,尤其是在对打老虎的关注中占到了绝对的多数,甚至达到97%。因此30~49岁的主流社会人群是反腐败议题的主要关注人群,反腐已经成为基本的社会共识,事关主流人群的人心向背。

四、民众对反腐的满意度系数为0.622,支持率为75.3%

根据乐图在线提供的微博社交雷达数据,将与腐败相关的信息按照正性、负性和中性进行自动研判,对反腐败工作社会评价中,正性占到了总体的75.3%,说明反腐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负性仅为11.6%,主要是对目前反腐的举措和对官员财产公开等制度上反腐的期待。

如果将正性社会评价界定为1,表示满意,负性界定为-1,中性界定为0,那么民众对社会满意度系数为0.622(满分为1),说明目前反腐败已经深得民心支持,取得了初步成就。

五、民众对反腐问题的关注焦点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关注焦点是老虎、大鳄、亡国、中央、网络反腐、曝光、对策、十八大、完善、法治等,这些焦点关键词说明了最近时期对于腐败中的大老虎和大鳄关注议题在不断上升,反腐的关注焦点从一般的反腐上升到了“打老虎”的层面,说明反腐进一步深入,但同时民众对反腐的力度产生了更高的期待,未来的反腐一旦不能达到民众的期待,会产生心理挫败感。

与腐败最为相关的是村官、预防腐败、中国军队、腐败根源、官员、三峡腐败,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以下问题:基层腐败和军队内部的腐败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领域,有民众开始关注三峡腐败,还有好多人对目前腐败现象的根源进行思考和讨论,这些都说明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上至社会精英阶层下至平民阶层的共同话题。

民众对“大老虎”的关注包含了以下关键词:反腐、到底是谁、康师傅等,说明“大老虎事件”对民众来说已然没有神秘感,但民众关注的还主要集中在“大老虎”身上,并且在其中伴随着一些政治性谣言,说明反腐也需要重视信息公开,民众的心理已然具有免疫性,在当下社交平台信息流动迅速的情况下,政治传播已经不需要“神秘政治”。

在微博话语平台上,民众对反腐败的关注议题主要集中在腐败事件举报、关注不同腐败领域等,尤其是民众对反腐败事件的举报占到总体的40%左右,主要举报的是各类“苍蝇”违法乱纪的腐败行为。一方面说明民众期待通过微博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不公待遇;二是民众对反腐败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进而解决目前自身的境况。因此未来反腐的一个重要力量是民间力量,一个重要平台是社交平台。

民众关注的反腐领域覆盖了军队、政法、金融、国企、官场、高校、媒体等,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的各领域,腐败分子已然成为既得利益群体,形成了板结化的阶层,辐射范围广,利益错综复杂,说明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和困难,不容乐观。其中军队、司法、金融、高校等领域是民众最为关注的腐败领域。

另外,民众对反腐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民众最为关注的是反腐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法治建设,即很多人反腐不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其持续性和有效性值得关注;其次是从更深的层次建议如何把权力关进笼中,占到了8.2%;再次是对中央巡视制度的讨论,财产公示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六、民众对反腐的态度分析

民众对反腐败的基本意见,支持者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二左右,但也有部分对反腐持比较冷静的态度,占到了总体五分之一,还有一部分民众对反腐相对唱衰,对其时效性和持久性保持审慎态度,还有一部分民众抱着打酱油的态度。

(一)冷静思考的网民代表观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眼下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不能估计过高。“官不聊生”不宜炒作;党风、政风能否有实质性的转变,至少5年后看。

——中央领导反腐坚定,重拳出击。民心欣慰,但似乎民众信心不足,因腐蚀太深,非一日之功可除。欲除病根还需中药:1.力修法制让众惧之不敢为腐,最终的权威和判决是法。2.德者居之,升职如升仙,唯德可成,非机巧聪者能投机。则人心不腐,腐则必除,天下兴。

——他们总以为腐败是人的问题,却不知道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不把权力关进笼子,腐败永远也不会绝迹,而且会越来越腐,前腐后继。

(二)唱衰反腐败的网民代表观点

——反腐是政治的反腐,打老虎本与百姓无关。

——反腐力度加大了,不少官员落马,似乎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们怎么从根源做好反腐的工作啊?

七、基本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反腐是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经过过去一年多的反腐深入,民众和官方已经就反腐问题达到了最大的合意空间,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老百姓对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信心,如有网友@阿甘Q“过年聊得最有共同话题的是反腐力度和公务人员不能在公众场合奢侈浪费,基层老百姓感觉事好办了,年好过了,生活改善有起色了”。整个社会公共舆论已经从对腐败问题的强烈不满与非议,纷纷到普遍持观望态度和支持态度,中央也在反腐中获得了更多数的民心支持,不论改革能否贯彻到底,获得成功,党和政府都赢得了难得的空间。

民众对反腐问题的社会期待舆情研判

一、民众对反腐对策的关注和期待:相比较“打虎”更期待“拍蝇”

民众对未来反腐措施的期待程度依次是:基层反腐,占到了15.2%,说明相比较“打虎”,民众更期待“拍蝇”;将权力关进笼子占到了13.2%,期待加强政治改革,改变目前“一处长就可以决定民企生死的畸形权力关系”;再次是官员财产公示的社会期待为11.4%,加强法治建设为10.5%。这些举措是民众最为期待的四个政策。

反腐力度加大、借助民间力量反腐、避免运动式反腐、巡视制度规范化和贪腐信息要及时公开透明等举措也是民众最为感兴趣和最期待的举措。

二、相关结论和代表性观点

(一)当前是反腐的最好时候,民众支持度高,有信心和耐心

从社会民众的反映来看,民众对目前的反腐工作大多数表现出欣喜和支持,虽然其中有一些杂音,但目前的民众支持度较高,并且对反腐工作的持续深化表现出信心和耐心。

(二)全民期待反腐工作长抓不懈,并期待力度继续升级

有网友担心当前的反腐工作是否是一种运动式反腐或者是基于政治斗争的选择性反腐,期待反腐工作长抓不懈,并且希望以“打老虎”为新一轮反腐败突破口,启动“全党合力”模式,公务员“禁令”有增无减,大力查处“裸官色官”等影响不好的社会现象,做到“下无死角,上无禁区”。破解那些看不见的阻力,关键正在于通过更大的反腐动作来凝聚民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老百姓对法律公平性的最朴实表达,也是民间社会对法律驯服特权的恒久期待。

(三)基层反腐是未来反腐的重点领域

有网友认为“老虎要打,苍蝇更需要打,因为苍蝇数量多,危害党风政风更直接”。2014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月26日21时30分,“反腐倡廉”获得网民投票超过45万票,位列第二。不少网民都在留言中呼吁要加大对“身边苍蝇”的查处力度。民众期待在未来的反腐工作中在“打老虎”的同时,基层反腐“拍苍蝇”也能迎来一场暴风骤雨,对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相关腐败问题进行严打。

网民代表性观点:

——说“全国面貌焕然一新”为时尚早,大老虎还未显现,苍蝇还在肆无忌惮地满地飞。

——希望党中央下大力气,用铁手腕,以快速度铲除老百姓身边的腐败。

——中央应加大对村、镇、县的反腐力度,只有让百姓看到身边的腐败被清除,才能更好地鼓舞民心。

——中国的反腐之路还是很长的,从俺们村就可以看出来,上头有政策下头有对策,官员配合地痞流氓那就是无敌模式。当官不为民,官民不同心,基层反而成了庇护的最佳场所,有些只是为了成为先富的那一拨人。

——现在由于中央打老虎声势浩大,基层一些苍蝇暂时冬眠。如果今后风头一过,这批苍蝇可能重新复活。强烈建议,2014年各地、各基层同步加大反腐力度,多查揪一些基层百姓身边的老虎、苍蝇。

——中纪委真反腐,老百姓看到了效果,基层纪委、公安机关不作为,苍蝇继续腐败、司法不公、城管暴力肆无忌惮,不能只打老虎不灭苍蝇。

——反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官员不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只顾收取他人好处,公检法,环保,国土资源,看到他们的行为真是令人气愤,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的巡视员不可能常驻,只要工作组一走,又恢复了原来的鬼脸。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到市县一级就执行变味的政策。

(四)选择政法、军队等民众关注最集中的领域为突破口

目前民众最为关注的腐败领域是政法和军队等领域,可以考虑以这两个领域作为突破口,其中政法系统腐败标志着各个系统腐败的严重程度,军队腐败标志着最后防线的全面溃败。可以考虑以政法等实权领域成为打虎拍蝇的重点,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网民代表性观点:

——政法系统是反腐深水区。

——说政法腐败,有人不让说,李东生事抖落开了,不嗞声了。说军队腐败,有人不让说,谷俊山事抖落开了,不嗞声了。什么都捂着,不让斗民打听。希望国家透明,让贪腐无处藏身,才是长久之计。

(五)强化信息公开透明,重视民间力量尤其是网络平台

反腐需要强化信息公开透明,无论是官员财产公开还是反腐案件信息,如大老虎已经在网上盛传了近半年,没有任何官方消息,都是民间小道消息,反而不利于稳定民心,应制定信息公开法,将公权力尤其是一把手决策活动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另外,网络反腐在2012年和2013年年初成为主要的反腐力量,但随着中央反腐力度加大和对网络反腐的不鼓励政策,民间反腐力量在反腐中逐步弱化,应该发挥好民间力量。如在某大型网站的调查中,对于目前反腐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难题这一问题,有25.84%的网民认为“难在能否重视群众举报线索”,位列第一位,因此必须要进一步依靠群众的力量,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网民代表性观点:

——要把腐败势头压下去,就必须公开官员的财产,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另外,只要我们利用好网络,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网络的威力,我们的反腐功效就会大大提高。

——反腐是个很古老的问题了,历史确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谁能拿出证据来,说某官员瞒报了哪些财产,这些财产就80%归国库,20%归举报人。美国IRS反逃税其实也用类似的奖励方法。

(六)反腐治本之策:制度化,将权力真正关入笼中

在老虎、苍蝇被纷纷打落之后,如何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权力入笼,如何进一步铲除老虎、苍蝇滋生的土壤等问题备受民众期待。从长远看,反腐重在机制和常态化,必须完善强效反腐机制,形成制度反腐,真正实现清正廉明。如网友期待新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反腐败单行法律和配套法规立法等改革能够加速推进,尽快出台更多、更细化、更具操作性、更方便监督的反腐制度。

网民代表性观点:

——官员既是制度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善恶之心、道德、自律能力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到那个位置,有这么好的捞钱机会,被抓风险又这么小,谁不动心?贪腐是非理性制度下理性行为,不贪傻瓜。

——估计会打一只老虎。不过就一只,打完一切如旧,如果不建立制度和法治反腐的话。中国到了该抛弃强人政治、口碑效应和运动思维的时候了。希望打老虎能演变成法治和制度建立的前导。

——打老虎治表,短期见效;关老虎治本,长治久安。制度笼子,保护所有人,包括老虎。

——运动式反腐治标,制度式反腐治本。说先治标后治本,我们期待治本哦。

——反腐,能得到全民的支持……惩治腐败,一个个惩治腐败干部,一个个地“打老虎”,这只是战术层面上的行动。更重要的是要铲除腐败温床,应该从战略层面,下决心面对面跟特权打一场战役,只有打掉了特权,才能把腐败温床和基础彻底打掉。

反腐是改革题中之义,体制制度性腐败既是改革的重点,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必先反腐,不反腐等于不改革,所谓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应该适可而止的谬论,是某些利益集团对抗改革的舆论挣扎。说什么继续反腐可能难以收场,现实明摆着不反腐就无法收场。只有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才能震慑腐败、赢得民心,从而为更深入的改革赢得更广泛的腾挪空间。

猜你喜欢

反腐议题老虎
躲描猫的大老虎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老虎不在家
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官员勿被“权力”扭曲心理绑架
老虎变成猫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