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DS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数字化学习研究*

2014-11-28林青松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修协作共同体

林青松

(南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UDS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数字化学习研究*

林青松

(南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建立“大学、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University、District、School,简称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以共促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大学与基础教育合作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新机制。UDS模式形成了高校教学研究、师范生观摩、见习和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三者共赢的局面,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纽带,以点带面,以发展共同体示范点学校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UDS示范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UDS合作教师研修小组根据研修主题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行动研究,搜集共享资源,通过以微信、微博、微课和微云所组成的互联网交流平台进行研讨交流活动,形成学习成果并加以展示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显著提高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化水平。

UDS合作教师;教师教育;专业成长

21世纪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网络办公、网络沟通、网络购物、Web3D虚拟现实等全新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现实。目前,基于微博、博客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反思研修学习已经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教育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基础教课程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传统的教育博客反思研修大多带有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基于Blog的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水平并不高,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总体质量偏低[1],教学反思深度交流与协作不足[2],博客群体反思缺乏专家的引领[3]。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的进程,急需建立一套基于因特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以Web3.0为标准,以数字视频采集、处理技术、智能化数字影像存储、搜索技术、数字视频点播技术为基础,通过社交网络(SNS)、微课程、微云、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百科全书(Wiki)、鲜果、站点摘要(RSS)等数字化布鲁姆方式实现的集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方位教学评价反思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师教育解决方案。

一、基于UDS合作的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学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关系飞速发展,从服务于大学的教育理论构建,转向服务于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同时丰富和拓展了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实现了双方互利双赢[4]。从合作的组织方式和规模上,逐渐从双方的课题或项目式的合作扩展到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援为背景的全面合作[5]。在此形势之下,以“UDS 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共促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互助发展,不仅成为一种现实需求,更成为一种大学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新趋势和新机制。

“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UDS”)代表了由三方成员构成的合作实践共同体。U是指大学(University),D指地区(District),特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S 指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School)。UDS是以推动教育大发展愿景为目标,以教育实践改进为首要指向,以各方的利益需求为动力,以“项目”为依托的临时性合作组织[6]。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共享性、时空的准分离性、资源收集管理的便捷性,一方面为UDS合作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友好的技术、优质的资源和便捷的信息化工具支持。另一方面更是扩展了UDS合作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广度和深度,使UDS合作教师获得了理想的协作学习数字化支持环境,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隐性实践性教学能力的创生,帮助个人知识社会化;提升教育知识的共享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公共知识的积累和形成;拓宽教师之间知识传播与技能转化的途径。基于UDS的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UDS的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

University(大学)定期组织校内或省内教研名师、学科专家和通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者案例教学示范,并制作成微课程放在互联网上。“教研名师讲座”引导UDS教师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如何选题、论证,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教科研。“学科专家论坛”则侧重结合相应学科特点,解读专业课程标准,阐释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体系中的体现,指导UDS教师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如何正确地把握和处理。“通识专家讲座”则帮助UDS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如何保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职业倦怠,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这些讲座或案例都结合一线教研员和教学名师自身的教研成果、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案例,通过和UDS教师进行研讨、分析,引导UDS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讲好一节课,如何评课,帮助他们提升教学中的备、讲、评课等教学能力。

School(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一线名师送教下乡示范课,校内青年教师展示课和新手教师研讨课等活动,通过Internet与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远程互动,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和教法教师也通过网络直播观摩、见习和参与互动研讨过程。通过将这些微课程共享到互联网上,每一个学员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点播这些微课程,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进行在线的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这种个性化的深度互动和问题诊断可以显著提高UDS教师的专业技能。

这种高效、具体的网络化、移动化的教研活动促使UDS教师团队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推动一线教师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这种UDS模式形成了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师范生观摩、见习、反思及研修和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三者共赢的局面,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纽带,以点带面,以共同发展体示范点学校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UDS示范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UDS教师发展共同体中的数字化学习研究

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手机、网络、微博、微信、搜索引擎、RSS等社会性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SNS基于“六度分隔理论”,突破传统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和信息源单一的局限,旨在还原人际间信息传播的相互平等、力求真实、多向互动、及时反馈等特点,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和手机应用服务。而基于SNS,建立了以“用户创造、内容分享、意见互动”为特征的交互式互联网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教育领域个体和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模式和协同工作的方式[7]。SNS的广泛应用无疑是为教师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基于网络和手机的SNS促进UDS教师发展共同体学习

SNS作为优秀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和完美的教师教学档案袋工具,能够帮助教师从初级阶段的搜索信息和保存信息,到利用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还可以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与评价,进而实现教育知识的创新。 UDS合作中,通过微博和微信找到某一教育领域特定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者一线名师,通过“六度分隔”产生的聚合,产生一个基于UDS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践平台,UDS教师在使用微信、博客、微博、RSS等SNS软件学习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特长的学习者。在与他们的深度交流中,能迅速扩展自己的学友圈,实践共同体的教师通过在解决实际情境的问题中逐步的成长,增强学习动机,并发展、提升、超越自我,为相互的学习和成长助力。

SNS遵循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来促进UDS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发展。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个人学习与研修小组团队、微信订阅、RSS阅读、SNS写作及微博、博客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高效混合学习的目的。

2.以SNS为纽带组建研修小组,践行自主学习加协助学习模式

在UDS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设计教案,观摩范例,也需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展协作学习,共享资源、共同研修、互相借鉴。SNS网络如微信、微博具有便捷的信息交流、多向化的互动反馈等特点,SNS网络提供了更广泛交流的场所和资源共享的平台。研修小组可以围绕某个研修主题建立的个人或整个研修小组的公共微信号、微博和博客,吸引更多对此感兴趣的UDS合作教师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并“主动”在实践共同体的微信、微博、博客、Podcasting、Wiki之间建立起更多的联系。众多的UDS合作教师被这种链接所聚集,可以很自然地搭建网上交流、多元化评价、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开放平台,所有实践共同体成员会不由自主地投入更大范围的协作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8]。研修小组成员通过优质的网络资源共享以及和大学学科专家间的深度协作交流,利用SNS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包括知识共享环境、在线互动平台、小组协作空间等软硬件环境,从边缘性参与者逐步过渡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完成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以微课程、微云为支撑,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9]。大学专家教授、一线名师的讲座、上课视频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视频编辑,做成微课程的模式,共享在互联网上,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

微云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云服务项目,它能在计算机和手机间无缝连接、能够利用Wifi进行网络传输、能够异地粘贴、分享发布网络资源。研修小组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微课程通过手机拍摄或者计算机录制上传到微云,分享自己的微课程,从而很方便的就建立了数字化的资源共享平台。

4.以SNS外延网络为评课与反思工具,提高UDS合作教师评课能力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评课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评价自己的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将自己和他人讲课的录像通过优酷、土豆、56网等上传到网络上让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研修小组成员要利用SNS外延网络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贴吧、土豆网、ThinkSNS,打破小组的界限,把对话的群体扩展到所有的一线教师和师范生以及教学专家等任何可以上网的人。通过教学评价的综合化、社会化和外化,每一位研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其他UDS合作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隐性知识最终“内化”到个人的隐性知识系统中。

三、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模式的建构

1.基于协作学习的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基于协作学习的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模式是指在SNS环境支持下,以协作学习的形式开展的一系列学习及教研活动,旨在促进UDS教师的专业发展。它由以下5个基本要素组成,即中小学教师(ST)、大学专家教师(UP)、教师研修协作小组(G)、地方教育行政部门(D)和基于SNS的协作学习环境。这些基本要素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如图2所示的关系:

图2 基于小组协作学习的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ST即中小学教师,他们是协作活动的主体,根据各学校学科特点,形成5-7人的教师研修协作小组,在基于SNS 的协作学习环境下开展互动、协作、研讨与共享。整个过程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ST)、大学专家教师(UP)、教师研修协作小组(G)和基于SNS的协作学习环境进行协调指导,保证各项工作的统一有序开展。

2.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的数字化学习过程

在整个研修活动中,教师研修小组根据研修主题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行动研究,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协作研讨交流,在这个行动过程中形成学习成果,最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基于 SNS 的协作学习环境则提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环境、实现了在线交互、在线协作功能,同时记录了UDS合作教师的学习过程,这也是研修小组成员知识管理以及教研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UDS合作教师的具体学习活动包括确定研修主题、资源共享、基于SNS的研讨交流活动、研修小组作品展示以及评价反思等五个阶段。

(1)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是在开始研修之前,研修小组中的专家教师通过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座谈、调研设计相关的研修主题或项目,研修主题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协作性,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主题内容可分解为子任务,由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共同协作完成。设计好研修主题后,专家教师在 SNS 平台上提供相关的研修资源及行动方案,将资源和信息动态更新推送至研修小组个人界面。小组成员在 SNS 平台上组建小组的互动研讨空间,及时把获取的资料与小组成员共享,同时交流小组的心得与看法[10]。

(2)资源共享

专家教师通过微云等形式共享与研修主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包括相关的网站、视频资源、文本资源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建议,小组成员基于这些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对学习主题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研修小组成员就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搜集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后,把与主题相关的有用资源在 SNS平台上共享给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也为其他小组成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3)研讨交流活动

微信、微博和微云功能为研修小组成员提供了随时随地记录、分享学习心得的技术支持。研修小组成员可以利用手机微信的Wifi免费通话进行实时的交流与互动。小组网络化和社交化主要体现在时间、交流内容、交流场所的灵活性上。时间上,只要连上互联网,即使在不同地方也能进行交流和讨论;交流内容上,可以就自己遇到的任何教学问题进行实时或者非实时的交流,不必着眼于大的视角;交流场所上,不再局限于教研室或者学校,小组成员只要有电脑、手机或其他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可以在家中、图书馆、学校机房、甚至汽车上[11]。

(4)小组作品展示

研修过程中以个人展示为中心,以个人SNS网页为节点,以主题为出发点开展小组协作学习,UDS教师研修小组成员通过发布日志、照片、微博、学习活动如辩论,投票等活动来进行研修学习。整个过程中,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据小组的任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电子期刊等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小组成员都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后,小组需要将各成员的学习成果汇总,形成小组的总结报告,并以 PPT、Word 或者网页的形式在SNS 平台上展示小组的作品,通过作品交流展示,专家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共享小组研修成果。

(5)评价反思

利用微云的跨手机和计算机平台信息传递的功能,可以将研修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保存和发布有用的资料,建立教师的个人教学档案袋,实现知识的积累、管理和创新。在完成小组研修后,小组各成员在 SNS 平台上发表自己整个学习过程做总结和反思,各小组之间也需要做相互评价,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四、结束语

互联网Web3.0技术的逐渐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为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信、微博、微课程及微云技术的UDS合作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建构了一个研修小组全方位共同参与、优质资源共享、无缝交流互动的数字化教师教育学习环境。UDS合作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的将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改革相结合,实现教师专业知识提升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1] 陈向东,张田力,冉纯洁.教师在线反思的个案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5):56-59.

[2] 黎加厚.“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团队的成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7):5-6.

[3] 严亚利,黎加厚.教师在线交流与深度互动的能力评估研究——以海盐教师博客群体的互动深度分析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0,(4):68-71.

[4] 杨洪刚.基于SNS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5):93-96.

[5] 杨小微.我国学校变革区域推进中合作的三种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9,(7):5-9.

[6] 杨朝晖.“UDS合作实践共同体”:教育学知识创生与实践转化的新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2,(4):133-137.

[7] 赵德伟,徐正巧,赵兴强.基于SNS平台的协作学习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2009,(3):49-50.

[8] 王信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94-95.

[9]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10] 何奎莲.“五位一体”的UDS合作教师培养与培训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2,(4):72-74.

[11] 邓胜利,鲍唯,肖备.基于 SNS 的用户交互学习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2):31-35.

林青松: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研究(740674436@qq.com)。

2013年11月20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G434

A

1006—9860(2014)01—0125—04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学士后教育阶段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模式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FFB10806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研修协作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爱的共同体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团结协作成功易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