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探讨分析
2014-11-27郑丽颖
郑丽颖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企业的内外部资金流动越来越大,在账目管理上面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因此加强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我们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去克服。本文将从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工业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策略等方面来具体阐述工业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关问题,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 规范化
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链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受传统会计思维、会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不能适应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规范工业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将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上一个新的轨道,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是建设新型企业的要求,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去大力解决遗留已久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安全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在工业企业中,面对大量的资金收支,强大财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保障资金的安全。
(二)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有利于完善企业的管理
会计工作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会计工作涉及到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运转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因此,企业的会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工作的中心,加强工业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能够完善企业的管理,促进企业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能减少工作疏漏
对于工业企业的财务部门来说,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能减轻财务工作方面的疏漏。在没进行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之前,容易出现个人造假、程序不透明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规范化的管理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开展会计工作,能更好地监督会计工作,减少了工作疏漏。
二、工业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只要有资金流通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资金流通量大的工业企业更是如此,但如果企业的会计工作长期得不到规范,则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会计工作开展基础薄弱
我国的工业经历了大跃进式的发展,而且仍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把重心放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上,一味追求项目和利益,忽视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工作开展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首先,没有严格的会计工作履行程序,整体工作混乱。其次,对相关账目随意修改,不注重原始凭证的保留。另外,财务报表的制作标准、上交时间等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如果会计基础性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则无法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在企业中,会计核算能清楚地显示出资金的去向问题,便于企业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内容和方向。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会计工作受管理层的影响较大,正规的会计核算部门没有设立,缺乏相对独立性。第二,会计核算手续没有细化,导致核算不透明,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第三,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企业也没有就此展开整顿等。
(三)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
工业企业利润大,资金运转复杂,会计工作具有复杂性。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制定针对本企业会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导致会计工作处于松散状态,对其没有约束力。长期得不到规章制度的监督,滋生了一些腐败的现象,如做假账、会计人员态度不端正等。必须运用规章制度的效力,对会计工作的具体环节进行规范,然后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四)财务管理人员水平欠缺
企业的会计工作实施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目前,企业中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欠缺是不争的事实,无法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会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缺少了正确的领导,则会使相关的工作受限。
(五)企业内部结构复杂
在当今的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占了很大比例,众多的股东有着利益冲突,再加上一部分不懂经营管理的股东干涉企业的财务工作,这使企业的财务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工作已不仅是账目管理,而且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利益。
(六)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当前的工业企业中,特别是简单制造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表现在财务专业知识缺乏,不能满足企业会计工作日益复杂化、精细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在会计人员缺少对企业的了解,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各种情况,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三、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策略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会计工作的性质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成了必然选择。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出发,通过不同主体的实际行动来促进其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一)提高对工业企业会计的重视
要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工作,首先要从不同的层面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在企业整体工作部署时考虑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会计部门一定的独立权。作为直接参与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在会计工作中保持谨慎的态度,防止出现工作疏忽。
(二)将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分开
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的职责是分开的,财务部主要负责资金的预算与管理,会计部门负责账目的核算,二者是有区别的。在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单独的会计部门,会计工作混于财务部门中,这样不利于企业会计工作的透明性,使会计核算工作出现漏洞。所以,工业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立独立的会计部门,保证资金的安全。endprint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企业的会计工作要在此规范的框架内进行,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对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严格规范,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杜绝假账、漏账等违法行为,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第三,正确处理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关系。
(四)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会计工作关系着企业的资金安全,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是必要的。第一,企业要制定会计工作细则,明确会计工作的范围、流程、奖惩方式。第二,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定期对会计部门的账目明细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不规范的行为。第三,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内控会计规范》中相关条例。
(五)创新会计工作的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增强,企业会计工作也需要转变工作方式,促进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创新会计工作的管理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快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立企业信息资料库,便于查询。第二,结合会计领域的新知识和企业的财务现状,探索新的账目核算方式,如各部门初步核算,会计部门二次核算。第三,减少会计核算账目和相关利益人的直接接触,保证核算凭证的安全性。
(六)加强企业会计队伍建设
会计工作无处不在,可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到2014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总数尚未达到10万,造成了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巨大缺口。在企业会计队伍建设中,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努力:第一,通过定期培训、带薪学习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会计人员,对出现的工作失误采取适当的补救和惩罚措施。第三,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调换制,防止长期一人一岗滋生腐败问题。第四,实行会计派遣制,从工业集团派遣会计人员到不同的企业,可以使会计人员不受企业利益集团的束缚,保证会计工作的透明性。
总之, 工业企业属于我国经济领域中较为活跃的主体,它所创造的价值在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这使得工业企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动问题,必须要有规范化的会计工作保障资金的核算问题。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还没有实现精细化管理,存在着大量影响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从整体布局,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创新会计工作方式、提升会计人员素质等途径对会计工作进一步规范,提升会计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梓屹.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
[2]郑亚芹.关于如何加强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21)
[3]陈艳秋.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
[4]曲永秀.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
[5]王亚环.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