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像沙漠与绿洲毗邻并存

2014-11-26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3期
关键词:风土季风吐鲁番

本期《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的封面选用的是吐鲁番盆地东缘库木塔格沙漠的风景。在维吾尔语中,“库木”是沙,“塔格”是山,顾名思义,不难想见这里地貌的险峻荒凉。但是鄯善县境内的这片沙漠又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在它北部的边缘上,一大片绿洲与它相邻接。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边界在这里非常清晰,一边是雄浑起伏的浩瀚沙海,一边则是满目秀色的绿洲胜境,其间的界限斩截分明,几乎毫无过渡。当地朋友告诉我们的报道者,因为地势与风向的原因,沙漠始终没有再向北扩张。在这条纤细的边界两侧,黄色与翠绿,干旱荒凉与秀丽旖旎多年来一直彼此对峙、毗邻并存。

看着同事们从库木塔格沙漠带回的照片,我一面赞叹此间景观的壮美,一面又不由暗自寻思:当地的定居者长年见证着这一幕黄沙和绿洲间的对峙,他们的生活与心灵世界又将受到怎样的塑造?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沿海居民谙熟的是与海洋相处的智慧,他们对待世界的方式无疑迥异于逐水草而居的沙漠游牧部落;与这二者相比,绿洲居民或许自有其独特的幸福和烦恼。

1935年,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发表了《风土》一书,其中探究的是地理、气候条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性力量。按照和辻的分类,中国、日本、东南亚处于“季风地带”,受夏季湿热的季风影响,这里的民众不易与自然抗争,通常采取忍受与顺从的生命态度。第二类风土类型则是沙漠地带,干燥是这里的本质特征,能否争得水源事关生死;因此生活在沙漠中的人,不仅要善于抗争作战,而且崇尚集体行动,性格坚强果敢。最后,欧洲人大多居住在夏季干燥、冬季湿润的牧场地带,温顺而有条理的风土孕育出崇尚自由与理性的文明。

对于这种季风地带-沙漠地带-牧场地带的三分法来说,“绿洲”恐怕构成了一个有点尴尬的难题:这个地带的居民,究竟是会像沙漠游牧者一样刚毅坚忍,还是会像居住在风调雨顺的牧场地带的民众那样明快、理性呢?——对此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从我们的封面报道《亚洲之心吐鲁番》中寻找答案。这里我能透露的只是:回京后,在向我们形容葡萄架与坎儿井、木卡姆与石窟壁画艺术的故乡时,我们的同事使用最频繁的词就是“丰富”二字。就像沙漠与绿洲毗邻并存的奇景一样,人们在吐鲁番生活的方式也是鲜明、热烈、多层次的。来自绿洲的丰饶与来自沙漠的爽朗相互参照,彼此渗透,都呈现在人们明亮的面孔上、诚挚的言语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土季风吐鲁番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风土和历史
论《风土什志》中李劼人的饮食文化书写
相逢吐鲁番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户撒刀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
万马奔腾
吐鲁番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