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初探

2014-11-26孔德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

摘要:我国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着如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等问题。而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从评定机制、支持机制、教育机制、参与机制等四方面加强建设,最终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资助育人 长效机制 构建

我国在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公布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临时补贴和学费减免等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然而,资助只是手段,其宗旨在于育人。没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之相配,单一的经济资助只能部分解决贫困生物质贫困的问题,而无法满足其思想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因此,对于贫困生比例更高的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正视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机组合各种资助手段和机制,构建科学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1 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已经意识到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重要性。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已经逐步构建政府、银行、高校、社会企业和组织、热心人士共同参与的,以“奖、助、贷、勤、免”为主要形式的资助机制,帮助贫困大学生部分解决实际问题。但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却仍未引起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1.1 精神资助缺乏明确操作标准。在资助工作中,国家和地方的各级文件对于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都有明确的可操作标准,如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比例、资助数额、资助标准都有明确的操作标准。虽然文件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对于具体如何操作却并未提出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让资助工作者无据可依,不利于开展精神资助工作。

1.1.2 精神资助工作简单化。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资助工作者普遍认为,物质资助是资助工作的落脚点和基础,只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困难,其精神层面上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但殊不知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物质困难而引发的精神困惑、学习障碍还有心理压力才是其根本问题所在。当前在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和创业难等问题正是对这一问题存在的最好注释。如果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资助育人的目的也就无法达成。

1.2 重阶段资助轻持续资助 在日常工作中,资助工作一般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这是因为资助工作的安排一般要根据高校学期工作的安排进行,资助工作的开展一般始于文件的下达,在资助资金发放至受助学生的账户或者饭卡后,资助工作通常就被视为结束。而且根据工作安排,资助的评选工作多数集中在每一学期的初期,如资助工作的基础贫困生认定和占资助数额较大的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等。这种阶段性的资助,忽视了贫困生持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

1.3 重资助轻反馈 我国当前的资助机制是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国家政策执行为导向的,这就让资助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资助者与受助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受助者通常只能被动接受资助,无法就自身的需求向资助者进行有效和及时的反馈,资助者一般较难获得来自于受助者的第一手信息,进而评估资助的有效性。

1.4 重资助轻互助 在资助工作中,通常的工作模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指标下达和层次分配,属于纵向的资助,很少来自于横向的贫困生之间的互助。按照现行的贫困认定标准,贫困生也分特别困难、一般困难和困难三个等级,其困难程度并不能一概而论。即便就经济能力而言,部分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而言也相去甚远。而且资助工作不能仅限于物质资助。贫困生之间更容易互相了解经济状况和思想状况,如果实行互助必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 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 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可以让当前短期化、例行化的资助育人工作真正实现系统化、长期化和全面化,从基础上全面夯实资助育人的根基,实现从源头到终端,从开展到反馈,从执行到落实的资助育人全过程的实现。改善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重资助轻育人,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的问题,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

2.2 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实的资助工作告诉我们,片面的重视经济资助,确实能部分地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经济困难问题,但贫困大学生因长期经济困难而导致的情感缺失、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问题和就业障碍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全面协调高职院校的各种资助因素,做到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齐头并进,资助的各环节与要素都得到重视,帮忙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际、工作等方面实现全面提高,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设想

3.1 完善的评定机制 评定工作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更是资助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产生的评定对象才能合法合情合理,这样最终评定产生的结果才能得到包括学校、企业乃至社会的广泛认可,进而更好地开展资助育人的系列工作。

3.1.1 明确评定标准。高职院校要根据办学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学生生源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结合学生家庭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加入包括重大自然灾害、本人或直系亲属重大疾病、孤残、低保和负债水平等因素,制定明确的家庭经济困难评定标准,明晰特别困难、一般困难和困难三个基本评定标准的量化指标,争取制定更为细致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和量化指标,争取做到评定标准的明确化、细致化。

3.1.2 严格准入机制。高职院校在制定明确的评定标准的基础上,要把好贫困认定的入口关,严格准入机制,不能片面凭材料评定贫困,争取不让一名非贫困生因持有证明材料而成为政策的“贫困生”,让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生获得资助,从而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3.1.3 创新民主评议。在贫困认定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院系和班级的综合评议制度,最后校级综合根据上报数据进行严格的评定。院系一级应该组建以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担任组长,辅导员、教务员、专任教师代表为成员的评定审议工作组,做好院系评定工作。班级一级应该组建以班主任担任组长,班委团支委、普通学生和贫困生代表为组员的评定工作小组,严格执行利益相关回避机制,负责本班级的评定工作。评定过程应该充分听取贫困生代表的意见,实行院系和班级之间的轮换监督机制,保证评议过程的民主、公平。

3.1.4 尝试量化考核。在评议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尝试量化考核机制,尽量将更多的要素纳入贫困认定的考量范围,将评定对象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会关系和其他各种情况换算为相应的分数等级,进行量化考核,然后综合根据评议的结果和量化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管理,做到评定工作精细化。

3.1.5 坚持动态管理。在评定工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评定工作的终结。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家庭成员就业状况、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变,学生自身的兼职、学习、情感状况的变动,都会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在实行了学年初期的评定工作后,在学年进行的过程中根据上述的因素不断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监控和微调,甚至作出重大调整。

3.2 全面的支持机制 在构建完善的评定机制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还需要人力、资金和物资硬件三方面要素的有机结合予以支持。

3.2.1 人力要素的支持。人力要素的支持分为专职育人队伍和兼职互助队伍两支队伍的建立。第一,专职育人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资助工作的水平。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机制都需要专业的资助育人工作者来操作和实现。高职院校要确保建立一支校级和院系两级相对稳定的相互衔接的资助育人队伍,校级应该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牵头,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为主要成员,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资助育人队伍;院系一级应该成立由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牵头,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为主要成员,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资助育人队伍,保证资助育人工作长期有专门的专职队伍负责和跟进,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良性循环,从而在资助的各环节体现资助育人工作专业性和全面性的统一。第二,兼职互助队伍的建立,能有效填补当前资助育人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空白。兼职互助队伍可由兼职辅导员牵头,团委班委成员担任主要成员,加上部分积极的受助贫困大学生组成。兼职互助队伍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业余时间,灵活地为有需要的受助学生提供服务,力求做到“全方位,多角度,零死角”的覆盖。

3.2.2 资金要素的支持。资助资金要素的支持,除了要考虑受助学生基本生活所需之外,还要考虑受助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在现有的国家资助资金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资金和高职院校自筹资金,建立长期的基金化运作的资助发展基金,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科研、专利研究和申请、创业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给予灵活的资助,真正变“输血”为“造血”,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3.2.3 物资硬件要素的支持。一定的物资条件和场地硬件条件是资助育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第一,高职院校应该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稳定的物资条件和场地硬件条件,让资助工作者可以保质保量地开展工作,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第二,高职院校应该为受助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资条件和场地硬件条件,让受助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简便的手续申请到想要的支持,成为他们交往、科研、学习、创业等方面的孵化基地,鼓励他们成立社团和创业工作室,实现资助工作从个人工作向团队协作、从劳务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

3.3 充分的教育机制 对于资助育人工作而言,资助工作是基础,但并非终点,育人才是其落脚点和归宿。

3.3.1 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教育课程体系。当前资助育人教育还处在零星的、非系统的阶段。高职院校应该整合当前专兼职的师资力量,针对受助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应该关注受助学生的共性情况,选修课程应该更多聚焦受助学生的个性情况,在保证共性、兼顾个性的基础上构建资助育人教育课程体系。

3.3.2 加强资助育人心理教育。物质贫困导致的心理障碍让贫困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承受更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更多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尽量避免集中性的辅导,以免造成歧视性的效果,鼓励他们形成自立、自强、自信和自爱的心理,更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4 开放的参与机制

3.4.1 内部全面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仅靠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职院校内各职能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出谋划策才可能建成。高职院校应该搭建综合性的参与平台,将校内和社会上一切可以动用的要素集合在一起为建设服务,动员如教职员工、离退休同志、社会热心人士、校友等参与到构建工作中来。

3.4.2 学生互助参与。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全体学生都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普通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普通大学生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如适当捐献、义务劳动、朋辈心理辅导和社团活动等形式参与;而贫困大学生本身也可以通过小额捐献、青年志愿者活动、互助心理辅导等形式参与,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3.4.3 校企合作参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立订单培养模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减免学住费的机会,也可以通过企业设立冠名的奖助学金或就业创业基金进行灵活的资助,也可以通过专项的实习就业双选会为有需要的受助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者就业机会,降低就业障碍。此外,在日常学习中企业还可以通过宣讲、讲座、论坛、选修课和承担部分专业课等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构筑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协助他们融入班级、院系和社会。

3.5 及时的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工作还需要科学的跟踪评价评估反馈机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资助的方针,落实育人的宗旨,构建完整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3.5.1 持续的跟踪机制。高职院校应该从贫困生认定开始就为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建立动态的数据库,包含认定、奖助学金、学习成绩、思想心理状况等信息,并随时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等情况对其进行动态的跟踪和管理,以便做好服务工作。高职院校还应该解决传统高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家庭状况,实时变更和采取教育策略,强化资助育人的有效性。

3.5.2 全面的评估机制。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片面的评估机制,将除家庭经济状况之外的身体健康状况、思想心理状况、学习成绩、将助学贷情况、校内外勤工助学和兼职状况等信息纳入评估机制内,进行动态的全面的评估,打破原来平面的一维的评估模式,构建全新的立体多维评估体系。

3.5.3 及时的反馈机制。在构建完善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后,还要通过及时的反馈机制对资助育人的落实情况和贫困大学生的进行反馈,让高职院校掌握充分的信息,了解贫困大学生获得资助和进行教育后其经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状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资助的对象学生和金额,灵活改变育人的手段和方法,在不同的时期、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争取取得最好的资助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潘杨,武好明,王亚非.构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J]. 高校理论战线,2012(09).

[2]汪兴堂,阮义江.关于高校教师育人机制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7(03).

[3]李晓鹏.试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作者简介:孔德明(1984-),男,广东广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学生工作。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