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稳定安全运行措施研究
2014-11-26刘敏
刘敏
摘 要:分析了电网电力调度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影响电力调度稳定的因素,并根据电网事故的特点,提出电力调度风险管理的几种措施,便于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风险评估;电网事故;设备故障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0-0092-02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各行各业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资料显示,我国的电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电网之一。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电网而言,确保其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对电网的调度和运行已经相当精准,且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电网管理日趋智能化。但是,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依然存在,防范措施有待进一步提升。
1 影响电力调度稳定的因素
1.1 自然灾害
影响电力调度安全、稳定的因素多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往往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对电网的电力调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自然灾害的范围难以确定,对电网电力调度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风险较大。
1.2 设备故障
电网在安装、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力调度出现问题,进而导致电网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母线一旦出现问题,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设备故障问题同样需要相关人员予以重视。
1.3 人为因素
影响电力调度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有:施工人员不能很好地按照规程操作,误诊电网事故,使电力调度出现失误;发生意外而碰撞到设备等。一般情况下,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多为恶劣的电网事故。
1.4 外力因素
所谓“外力因素”,主要是指一些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突发情况,比如乱飞的风筝、漂浮在空中的飘挂物、机械意外挂线和电力设施受损等。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局部电网系统发生短路,导致区域跳闸。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外力因素是当前电网运行中的最大威胁之一。
2 电网事故的特点
2.1 影响因素多样化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影响电力调度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因素和外力因素等,最终导致电网事故的发生。
2.2 事故类型呈现裂变式
传统的危险因素对电网造成的机械故障或一次设备故障仅仅是事故的初始状态,而由这些故障而引发的事故则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比如继电保护和自动安全装置的二次故障、电力系统的通信和自动化系统的二次故障都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处于失控状态,进而扩大事故范围。由此可见,电网事故具有裂变效应,一次故障会导致一系列的二次故障,从而形成更大的风险,造成更大的损失。
2.3 事故破坏性大
电网发生严重的事故后,如果在处置中对电网的运行疏于进行充分、合理的分析,采取了不恰当或不科学的处理方法,极有可能引起电网系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的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直接导致电网运行不稳定,不仅不能安全供电,还有可能给电网本身带来更大的破坏,更严重的情况是,电网发生瓦解而导致大范围停电,这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3.1 风险评估和调控策略
3.1.1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就是通过对电网的安全开展定性统计和定量计算,模拟电网运行的真实环境和状态,从而确定电网的安全系数、事故概率以及后果,然后通过风险评估,对事故的风险展开预判,并指导工作人员科学、合理地处理电网事故,从而大大降低事故对电网系统造成的危害。
3.1.2 风险调控策略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科学的电网整改计划,保证按照计划更加严格地处置电网日常运行中的事故,消除潜在风险,并开展设备的正常维护等;根据电网的反措计划,不断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建立健全运行管理等规章制度。此外,还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发现电网规划中的不足和漏洞,加快电网系统防线建设的速度。通过制订规则,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提升电力服务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供应安全的需求。
3.2 电网安全风险及电力调度应对体系
3.2.1 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具备严密、完善的电力调度安全体系,才能确保电力调度的常态化管理和高效率执行。应对安全风险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①构建电力调度组织和执行的监督体系;②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强化电力调度的全过程管理;③规范电力调度管理的工作流程。
3.2.2 风险防范设计和实施
要对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就需要使用先进的量化评估工具建立电力调度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型,借助电网事故数据库,提高风险的量化评估能力。要增强电力调度的仿真计算能力,需针对近年来联网动态和局部电网出现的新情况,根据电网的实时调控,逐步推广电力调度在线计算,满足电网智能决策的需要。另外,推进电网的精确仿真计算也是电网实施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建立数据库和仿真模拟环境后,要加强仿真培训和调度演习,包括对电力调度员开展电力调度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系统事故处置演习,提高电力调度的实战能力;注重实施厂站的黑启动试验,确保电源的安全、可靠。
3.2.3 电力调度的实时风险调控
要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预警得以实时显示,就需要保证调度值班员充分了解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并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旦事故发生,就要做好电力调度事故的处理工作,确保电网恢复正常,并及时进行信息的沟通和披露,共享处理信息。另外,还要注意正确引导舆论报道,做好危机管理工作。
3.2.4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每次处理完电网事故之后,工作人员要及时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而研究、制订整改计划,不断提升电力调度和调控能力,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效率。这就要求完成事故后的风险管理评估,为以后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并将评估结果上传至事故数据库,同时完善事故的演练仿真软件,及时总结系统欠缺、制订改进方案等。总之,通过跟踪和反馈,最终落实改进措施,提高电力调度的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电网安全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在新形势下的运行需要。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电力调度管理机制,提升电网安全维护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建文.浅谈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及其防范[J].电源技术应用,2013(12):112-113.
[2]杨慧.论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105-1106.
[3]程金松.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管理[J].大众用电,2012(8):357-359.
[4]郑宇鹏,刘勇.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J].湖北电力,2011(2):1068-1069.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