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问题研究
2014-11-26张津新
张津新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招投标管理制度也逐渐成熟。为了降低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投资的成本,针对规范建筑业市场的秩序、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方面的管理,需建立长效、实用的管理机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长效机制;公平竞争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0-0075-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个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制度尚不成熟。在这种情形下,积极探究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模式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招投标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民用建筑、商业建筑等工程项目大量上马实施。目前,公开招投标已成为我国国有投资、国有控股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选择承包单位、设备制造商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只有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控制投资造价,防止腐败问题出现,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择优。
1.1 完善建筑业市场公平竞争模式
2001-12-11,中国终于叩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自加入WTO后,我国内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陡然而增。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制度,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工程项目建设的竞争模式,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有竞争的市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那段时期,政府对项目建设的过多干预、指导,实际上阻碍了市场竞争机制的正常、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由经济体制在建筑业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我国建筑商也积极参与到国际项目的竞标工作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积极地找出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同时,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招标管理模式和机制。
1.2 招投标管理对“GDP”的贡献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在积极带动行业本身发展的同时,还促进、带动了无数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比如制造业(钢铁、石材等)、运输业(主材的运输、设备运输等)、商业担保和融资等行业;在促进建筑业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地完善了行业规范,从而保证了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稳定增长。
1.3 招投标管理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前提
工程项目在招投标实施阶段,参与投标的企业都必须把自身的企业实力、企业文化、企业业绩、履约情况等一切可以展示企业本身情况的细节翔实地展现出来。
公开招投标的模式加强了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使企业间形成合理、健康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企业可以找出不足、找到差距,进而不断完善自身。
长期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企业,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握市场的发展动向,能够掌握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保证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高速发展。
2 做好招投标管理的相关措施
2.1 完善招投标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信息网络化管理在规范、完善我国建筑业招投标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网络化能够将企业的信用、业绩、获奖情况、处罚情况公开化,并可以实时查询。这将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化、透明化。同时,与各职能部门加强联合协作,比如与纪检监察部门协作,查询企业是否存在企业法人行贿、受贿的违法行为;与中标企业签订“廉政协议书”,并将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通过改善企业竞争机制,使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在建筑行业中得到稳步发展,同时杜绝行业内的“歪风邪气”,让存在作假、虚报业绩等劣迹的企业逐步被市场、行业淘汰,达到净化市场的目的。
建筑业市场信用监督和信用管理平台的建立是完善、规范我国建筑业招投标管理的重要方法。
企业信用记录查询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通过监督部门对投标企业信用记录的调取、查询,招标的建设单位对将要选用的建筑企业能有一定的认识。管理平台的建立使建筑企业违法、违规的代价不断加大,大有“敢越雷池一步,必定粉身碎骨”之势。
2.2 加大执法力度
招投标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必须在高度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才能使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在信息对等、时效对等的情况下,展现出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最终使建设单位实现“优中、选优”的目的,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
招标监督管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招标前。自招标工作开始,就需要对建设单位的公示及发出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审核,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法律、法规、规定审批。②招标中。对评委会加强管理,实施“三分离”的原则,即招标人评标代表与评标专家分离、代理单位与评标委员会分离、开标场所与评标场所分离。在对评标专家考核时,需在开、评标场所设置监控系统,以保证整个开标、评标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③招标后。严格履行程序,在开、评标结束后,按规定发布中标公示,发出备案的中标通知书,并将招投标全过程档案资料整理后存档。
对于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企业,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核,并登录信用管理平台如实记录,要勇于对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说“不”,做到“零”容忍。
2.3 建立完善企业信息库
施工企业在决定对某个项目投标之前,一定要对该项目进行彻底的了解,了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业主资质、项目资金、项目立项、业主需求、资金给付等。这些信息既可以从业主方发布的信息中获取,也可以经实地考察获得。在了解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决定投标后,为了获得更高的中标率,造价人员首先要对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劳动力供应数量及价格、社会化协作条件和当地物价水平等准确了解、掌握,这样更有利于投标书的编制;同时,造价人员还应当到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文化、法规等。承包方要仔细研读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因为招标文件中包含了业主方合同总价风险控制方法、付款方式、结算方式、质保金和保修服务条款等内容。总承包方掌握这些内容后,就可以从业主的要求出发编制投标书、确定工程预算,从而提高中标率。
2.4 加强“两库”建设,创新招标管理模式
“两库”即评标专家库和招投标中介库。加强“两库”建设,可以对现有“专家库”资源进行整合,将分散于各个系统或部门的专家资源统一调配、使用;对登记注册的中介代理机构实行统一、动态管理,并按其服务质量、业务能力及规范、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机制,这有利于形成规范、合理、有效的评标体系。
3 结束语
在规范、完善、健全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建立透明化的监督体制,提高从业者自身的职业操守。因此,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改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雪峰.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113.
[2]陶颖.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3]黄充.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4]季康.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