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42例葡萄膜炎的类型和病因分析

2014-11-26滕克禹邓丽娅陈丽丽王小青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葡萄膜特发性感染性

滕克禹 宿 艳 邓丽娅 陈丽丽 王小青

葡萄膜炎是一大类疾病,其病因和类型多达100余种。葡萄膜炎虽有其一般共性,但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又有特异性,深入探究葡萄膜炎病因并熟悉掌握其不同类型的特点是正确诊疗、确保患者取得良好视功能的关键。我们回顾分析近十余年间就诊于我科门诊和住院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解剖分类和病因或归类某种疾病进行重点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我科的742例葡萄膜炎患者,其中男性359例,占48.4%,女性383例,占 51.6%,男女之比 1∶1.07。 发病年龄 3~78岁,平均 35±13岁。

1.2 分类

病因分类参考杨培增的葡萄膜炎一书〔1〕,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解剖分类参考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制定的标准〔2〕。分类为前葡萄膜炎(AU)、中间葡萄膜炎(IU)、后葡萄膜炎(PU)、全葡萄膜炎(PanU)以及急性、慢性和复发性葡萄膜炎。

1.3 方法

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常规眼科检查,必要时行三面镜、眼B超、OCT、FFA和ICGA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胸部、骶髂关节的X线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抗链“O”、RF、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RN)、结核菌素试验等,有的进行 了 HLA-B27、HLA-B5、HLA-B51、HLA-DR4、HLA-DRW53等检查。

2 结果

2.1 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

742例葡萄膜炎患者中感染性36例(4.85%),非感染性葡萄膜炎706例(95.15%)。根据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炎症累及的解剖位置,AU337例(47.7%)、PanU280 例(39.7%)、IU47 例(6.7%)、PU42 例(5.9%)。特发性葡萄膜炎、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风湿性疾病伴发的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三大常见类型。非感染性葡萄膜炎706例中特发性293例占41.5%为首位,其次为VKH185例占26.2%、AS46例占6.5%、Fuchs综合征 44例占 6.2%、Behcet病 43占 6.1%,JIA21例占3%,青-睫综合征15例占2.1%,UC12例占1.7%,其他47例占6.7%。非感染性葡萄膜炎706例中能够确定病因或可归于特定类型的患者413例占58.5%,其中VKH患者最多为185例44.8%,依次为AS46例占11.1%、Fuchs综合征44例占10.7%、Behcet病43例占10.4%、JCA21例占5.1%、青-睫综合征15例占3.6%、溃疡性结肠炎伴发的葡萄膜炎12例占2.9%等(表1)。急性葡萄膜炎210例占28.3%,慢性葡萄膜炎532例占71.7%,复发性葡萄膜炎390例占52.6%。

表1 706例(1 182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病因分析

2.2 发病年龄与性别构成

葡萄膜炎患者小于19岁者46例占6.2%,大于61岁者31例占4.2%,19~61岁者665例占89.6%。男性较女性多发的葡萄膜炎,常见的为脊柱关节病相关葡萄膜炎如AS、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葡萄膜炎以及Behcet病;女性较男性多见的葡萄膜炎有JCA以及特发性中的IU、PU、PanU。VKH中男87例女98例,13~19岁 5例,20~29岁 42例,30~39岁 69例,40~49岁 45例,50~59岁 17例,60岁~78岁 7例,其中 20~59岁占九成(93.5%)。

2.3 感染性葡萄膜炎分析(表2)

表2 36例(46眼)感染性葡萄膜炎病因分析

2.4 293例特发性葡萄膜炎分析(表3)

表3 293例(462眼)特发性葡萄膜炎分析

3 讨论

3.1 警惕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发生

本组患者感染性葡萄膜炎36例占4.9%,与国内他人报道的 25/600(4.2%)〔3〕、78/1 200(6.5%)〔4〕、25/1 214〔5〕(1.7%)相符,但明显低于国内 57/354(16.1%)〔6〕、95/600(15.8%)〔7〕报道。 这可能与患者首诊于西医眼科经抗感染药物治愈有关,也可能与不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有关。眼弓形体病是欧美国家常见的葡萄膜炎,但在我国报道不一,有报道〔3,4,7〕弓形体性葡萄膜炎占0.1%~0.5%,而郑曰忠〔6〕报道弓形虫抗体检查阳性率占7.3%,据杨培增〔8〕分析眼弓形体葡萄膜炎的诊断应具有典型的眼底病变和全身表现。梅毒、结核性葡萄膜炎是我国早年报道的葡萄膜炎常见类型,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张美芬〔9〕提醒对病因不明的葡萄膜炎,须警惕梅毒性葡萄膜炎的发生。有资料报道我国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结核病新发国家,临床上易漏误诊,应关注本病葡萄膜炎的发生。本组疱疹病毒是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主要类型,其他病毒性葡萄膜炎也时有报道,有资料〔10〕显示Fuchs综合征与风疹、青-睫综合征与巨细胞病毒有关,应加强对病毒性葡萄膜炎的认识。对于病因不明的葡萄膜炎,应考虑感染性葡萄膜炎发生的可能〔11〕。

3.2 重视葡萄膜炎的解剖分类

葡萄膜炎解剖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对其进一步病因推论有重要的提示。本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706例中 AU337例占 47.7%、PanU280例 39.7%、IU47例 6.7%、PU42 例 5.9%,与孙世珉〔3〕报道 AU45.7%、PanU34.0% 、IU11.0% 、PU9.3% ,与 杨 培 增〔7〕报 道AU45.6%、PanU 727例 41.5%、PU 119例 6.8%、IU 106例6.1%基本相符。AU、PanU是我国最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

3.3 加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病因分类

本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占95.1%,其中特发性患者占41.5%,能够确定病因或可归于特定类型患者 占 58.5%,与 孙 世 珉〔3〕的 63.8%,谢 楚 芳〔4〕的51.4%、杨培增〔5〕的57.91%基本相符。特发性葡萄膜炎中AU占62.8%为最常见的类型。能够确定病因或可归类患者413例中VKH病占26.2%,其次为AS占 6.5%、Fuchs综合征占 6.2%、Behcet病占6.1%、感染性占 5.1%、JCA 占 3.0%等。与谢楚芳〔4〕报道的VKH21%、风湿性关节炎13%、Behcet病6.5%、单胞病毒感染性3.3%、Fuchs综合征2.1%基本相符,与孙世珉〔3〕报道的VKH14.2%、伴风湿性关节炎的AU13.7%、IU11.0%、Behcet病4.7%前四位也基本相符。广州眼科中心的两组资料:1988—2001年谢楚芳〔4〕报道 Behcet病 78 例,而 1996—2003 年杨培增〔7〕报道289例,分析同一中心两组报道的Behcet病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来源的渠道不同所致,杨培增团队为全国葡萄膜炎研究中心,其患者不仅仅限于广州地区而是来源于全国各地,因此可知Behcet并不一定是第一位。同样,我们报道的VKH病占26.2%,虽然明显高于其他确定的病因,这可能与我们的课题有关,也不一定能确定该病就是病因的首位。

3.4 关注葡萄膜炎新病种的报道

桥本甲状腺炎〔12〕亦称桥本病,多发生于中年妇女,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甲状腺球蛋白和微粒体抗体阳性,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发生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合并 VKH〔13〕、JCA〔14〕等。 本组 5 例中年女性患桥本甲状腺炎合并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两种疾病是偶然关联还是有共同免疫学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APMPPE、视网膜坏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葡萄膜炎等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应继续关注。

[1]杨培增,李绍珍.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4-169.

[2]Jabs DA,NussenblattRB,Bosenbaum JR.Standardization of uveitis nomenclature for reporting clinical data:results of the FirstInternational Workshop[J].Am J Ophthalmol,2005,140(3):509-516.

[3]孙世珉,刘焕业,薛南平.600例内因性色素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88,24(5):261-264.

[4]Xie CF,Huang SK,Hu SX.Clinical Patterns and Etiology of Uveitis inChina[J].U.S Chinese J Ophthal,2002,2(2):1-4.

[5]杨培增,张震,王红,等.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及病因探讨[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4):253-255.

[6]郑曰忠,时冀川.内因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2,2(2):410-411.

[7]Yang PZ,Zhang Z,Zhou HY,et al.Climcalpsro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veitis in a tertiary oenter for uveitis in China[J].Curr Eye Res,2005,30(11):943-948.

[8]杨培增.临床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9-639.

[9]张美芬.警惕梅毒性葡萄膜炎[J].中华眼科志,2008,44(10):867-869.

[10]王红,沈琳.伴有高眼压的前葡萄膜炎诊治中的一些问题[J].眼科,2012,21(4):228-233.

[11]杨培增.关注我国葡萄膜炎的病因和类型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0):865-866.

[12]司英奎,刘亚峰,郭雁冰,等.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143-146.

[13]Chi HI, Furue M, Ishibashi Y.Vogt-Koyanagi-Harada’s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Hashimoto’s thyroiditis[J].J Dermatol,1994,21(9):683-686.

[14]Koga Y,Kuromaru R,Takada H,et al.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thyroid disorders and autoimmunecholangitis[J].Rheumatology,2001,40(8):942-943.

猜你喜欢

葡萄膜特发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儿童葡萄膜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
特发性腹痛一例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