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耘童话园 培育美德花

2014-11-25邵瑞

中国德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鲤鱼美德

邵瑞

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按照他的看法,整个教育者应以美为“津梁”。而美德教育的要旨就在于以“美”为津梁,就在于追求师生教育活动中“真”与“善”和谐统一的境界。我们知道,“真善美”既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又是童话的精髓,让童话滋养童心,用童话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教育、生本教育。以学校的生活情景为媒介,重视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运用生动、有效、多样的美德教育策略,激发学生潜在的美德潜能,培养孝顺、礼貌、诚信等美德品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人性的高贵。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营建童话环境,让美德生根

童话是美的教育,把童话搬进校园,通过对学校环境中可利用因素的全方位设计,为学生营造童话般的美德氛围,让美德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和完美的心理品质,达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

首先,着手校园自然环境建设。注重儿童化校园环境文化的设计和布置,运用童话逻辑,充分利用草坪、长廊、小路、墙面、水池、假山等开辟校园景点,将中外经典的童话故事、童话作家的生平故事、学生追捧的童话形象等现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加以充分利用,发挥其教育作用。在这其中,教师和学生能热情参与环境建设很重要,如校园里有一些石块,可以请爱画画的学生,根据石块的造型,画成各种动物形象,请爱好写作的学生,对这些石块进行适当组合,用故事将其串连成有趣的景点。

其次,渲染班级文化环境。精心布置富有童趣的班级环境,强化班集体的荣誉感,凝聚团队的力量。如设计“风也文明,雨也文明,文明伴我跳龙门”班级标语;大蘑菇、伞花车样儿的布告栏、卫生角;给中队角、学习园地分别取上“小喜鹊知识宫”“大风车园地”等童趣的名字;设立童话化的队名、队徽、队训等一系列班级独特的标识,把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出中华传统美德的亮点。

再次,优化阵地环境建设。少先队阵地是对学生产生凝聚、吸引、辐射、影响等多方面“磁场”效应的教育场,它具有多元的效应,独特的功能,让学生的活动基地增添童话味,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学生一片更广阔的体验天地。如创建“小鲤鱼童话室”“笋芽儿书室”,根据学生设计出来的卡通美德宝葫芦形象,大队部开辟充满童趣、深受学生青睐的活动阵地“美德葫芦屋”,在那里,学生可以聆听美德故事、展示美德榜样、发布美德小事排行榜,参加活动的学生用有序的排队诠释着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守纪;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什么是诚实,什么是守信;用微笑、热情、细心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正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中华美德深入学生的心灵。

二、寻找童话榜样,让美德发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童话里那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极其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他们常常愿意以自己喜欢的童话主人为榜样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获得道德上的愉悦与满足,促进学生提高美德认识、陶冶美德情操、磨练美德意志和训练美德行为,让诚实、守信、孝义、善良等传统美德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发芽滋长。

葫芦娃、小鲤鱼、喜羊羊……这些童话故事中众多形象令学生可亲可信,可仿可效,可望可及,容易使学生信服和接受。学生们在故事内容中认识美德榜样,在选择榜样的过程中理解美德的内涵。如学校开展“四好少年”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动画片、读童话故事寻找自己心中的“四好少年”卡通榜样,通过绘制或剪贴等方法进行推荐,并在每个形象下面说明推荐的理由及主要的精神品质。

通过展评,最后评出了海宝代言的“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少年形象;小鲤鱼代言的“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少年形象;美羊羊代言的“品德优良、团结友爱”少年形象;功夫熊猫代言的“体魄强健、活泼开朗”少年形象。有的学生说:“小鲤鱼泡泡一天坚持吐一万个泡泡,转圈转到了九百九十九次,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和他的小伙伴们历尽千辛万苦飞跃龙门,战胜了恶魔癞皮蛇,拯救了鲤鱼湖,可以代言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少年形象。”有的学生说:“美羊羊是羊村最善良可爱的羊,她美丽大方心灵手巧,每当羊村遇到危险的时候,她总能和伙伴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起打败灰太狼,可以代言品德优良、团结友爱少年形象。”

这些都不是刻板的教育灌输,不用死记“四好教育”内容,而是在寻找、绘制、剪贴“四好”少年的过程中,在记录、推荐、储存“美德”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四好少年”这一严肃、抽象的主题,变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校还通过创设“四好”形象绘画赛、“四好”歌曲PK赛、“四好”游戏狂欢节等活动情境,让美德榜样的印记真正铭刻于心,让榜样呈现出自身的美丽与魅力,让传统美德教育实在有效。

三、丰富童话活动,让美德开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一切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他曾说:“在学校里,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问题》)这说明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因而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行为训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年龄特点,将时间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沐浴童话的阳光,让美德在校园、家庭、社区遍地开花。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挖掘童话内容、借助童话形式、深化童话想象特性等不同的层次上开发童话,增添活动课的趣味性、实效性。通过聆听“桌椅哭泣了”的故事,使学生们懂得从小养成爱护公共财物;举行“粮食家族大聚会”活动,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开展“我给小树当保姆”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和花木交上了朋友;创设“小鲤鱼重返故里”情境,让学生学习小鲤鱼的品质,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布置家庭“童话角”,并开展以“劳动创造美”为主题的童话活动,进行最佳家庭“童话角”评选。如一小队在开展孝敬父母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在看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动画片段后,纷纷以“我是大头儿子”为题开展了“我给爸爸捶捶背”“当一天家庭小主人”等活动,通过买菜、打扫卫生等琐事体会到当父母的辛苦与操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

我们鼓励学生走向社区,在社区自主设立起童话角色体验岗,组建起“小百灵广播站”“黑猫警长健身馆”“天线宝宝导游社”“小白鸽宣传队”“啄木鸟监督岗”,他们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践行美德,宣扬美德,通过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在拟人体验、换位体验、感情体验、劳动体验中思考并回味。

四、巧设童话评价,让美德结果

在浓郁的童话氛围中,利用富有情趣的评价活动促进传统美德的形成,是新时期培养学生美德行为自觉性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潜力所在。注重评价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能让学生们享受收获的喜悦,享受进步的甜蜜,享受成长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成为一片充满生机、孕育希望的田野,在丰收时节喜结硕果。

在丰富多彩的美德实践活动中,巧用童话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己,使评价具有童趣性、激励性、实效性。如学校为及时评价学生的一切行为细节,点滴进步,将中外著名童话作家的生平简介制作成书签,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用于学生个体在各方面美德实践表现的评价。学生集齐10张书签就可得到1枚“银色小鲤鱼”,集齐3枚“银色小鲤鱼”就得到1枚“金色小鲤鱼”,并将其与学生期末评优工作相挂钩。

学生和老师们还进一步深化评价活动,一起设计推出了一套校园美德币,以葫芦为造型,绿、蓝、红、黄等五种颜色的葫芦分别为1—5美德币。学生提出通过兑换获得书签、奖章,参加当月美德小鲤鱼评选和开展捐赠在家闲置的玩具书籍等爱心活动获取美德币的建议,这些建议非常有利于学生在平时更注重自身良好品行的养成,激励学生养成勤奋、节俭、善良等美德,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此外,美德币又可以自主兑换成“演唱赛的入场券”“为班级添置物品的爱心卡”以及喜欢的书籍、玩具等,校园里开通“美德热线”,开设“葫芦信箱”,精彩纷呈的“美德夸一夸”“美德学一学”活动,让大家一起重温一个个美德小故事。活动中推荐产生的100个美德小故事,通过在校园内师生评、各村社区家长评,最终评比表彰感动校园的十位“美德好少年”,以此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收集美德信息的有心人、传播美德的热心人。

上述尝试,均体现出我校通过“童话”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激励学生乐记美德要求,乐说美德榜样,乐当美德好少年和从校园到身边,从体会到寻找,在体验中求发展,在实践中获体验……多渠道、多层面地强化美德实践体验,让学生从中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种品质,培养一种情操,让美德教育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触及学生心灵,达成最有效教育的德育特色。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金近小学)

责任编辑/李书华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鲤鱼美德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小鲤鱼的问候
鲤鱼跳龙门
道人善即是善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红鲤鱼的“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