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树何以发新枝

2014-11-25熊俊卿

中国德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寝室常规德育工作

熊俊卿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德育工作上有着许多优良传统的积淀。我校又是全市率先实施课改的学校,诸多新的教育理念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但在传统经验与现代理念之间,尚缺乏一座桥梁,一条纽带或是一种能使之融合的催化剂。笔者有六年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经历,针对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想,提出如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念引领常规管理

若往细节上说,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一些小事,如安全、出勤、卫生、纪律等,因而常规管理若能落实,德育工作的基石就稳定。常规管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繁琐,繁琐的工作常常会让德育工作者过多注重于管理的细节和结果。如今天迟到了几人,又有几人上课打瞌睡,被扣了多少分,扣了分应该怎么样去处理。这些问题的反复出现会耗费班主任的诸多精力,从而没有时间对管理背后的教育理念进行思考。

常规管理所关注的大多都是现象,而现象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一个班级在迟到、卫生、纪律等问题上犯错的学生可以说现在会有,以后也会有。而由于常规过分偏重管理,使得部分管理者试图去消灭这种现象,或者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若短时间未能解决,则急躁不安导致德育工作失去了平心静气,停留于对行为的惩罚而难以走进学生内心。

在住校生管理工作中,寝室管理可谓是重头戏。平时我们习惯将寝室管理人员称叫“寝管老师”,殊不知,寝室就是住校生的家,是住校生生活的地方,寝室管理人员本应该称叫“生活老师”。在“寝管老师”这个称呼下,寝管老师行使的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学校寝室管理条例》对各个寝室的违纪违规现象进行扣分,分扣到一定程度,则通知班主任对寝室进行整顿处理。由于寝室被扣分,有为数不少的班主任,特别是平行班的班主任被折磨得焦头烂额。

我们的学生在寝室,除了知道学校寝室管理有多么的严格,扣分有多么的重,扣完分要受到多么严厉的惩罚之外,并没有在寝室生活中感受到自身多姿多彩的情趣。这不禁让我想到学校宿舍各寝室门上的小窗口,寝管老师经常在走廊上巡视,每路过一个寝室,就透过这个小窗口向内探视,去发现有没有违纪行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在电影电视中,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地方?——监狱!殊不知,监视与管制下的秩序和法治引导下的秩序所熏陶培养出来的人,其内心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前者培养的是顺民,后者培养的是公民。

二、剖析数据背后的原因

一般学校的常规德育工作,都很注重量化的数据考核。每个年级都有一块很大的公共黑板,上面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记录着各个班级在一个星期内的常规扣分情况。大多数的班级也制定有班级操行评分细则。这种量化的数据考核,几乎为各年级德育主任所注重和擅长。班主任也自然十分重视。量化考核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直观反映出各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也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一个班级常规工作的落实情况,因此考核数据常被作为班级、班主任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核数据大多数时候是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班主任考核以及领导层对下级表扬和批评的依据,甚至是与绩效工资挂钩的依据,而我们是否意识到,数据考核往往重在阶段统计,而轻视过程分析,只看重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横向对比,而忽略同一班级不同阶段的纵向分析呢?

数据能考核结果,但难以考核过程;数据能考核行为,但难以考核思想;数据能考核现象,但难以考核根源。而德育却又偏偏是重过程并去寻找根源的工作,它必需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地去解决问题。同样扣一分,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有些数据本身在考核方式、规则以及真实性上可能是存在问题的。

如今的学校仿佛是一个“大数据”,分数充满了校园的各个角落,考试的结果是分数,常规管理是分数,寝室生活也是分数。数据能够激励人,但同时也能打击人,这么多的考核数据激励和打击各占了多少比重呢?有多少学生在数据面前渐渐走向麻木呢?我们应该反思,名目繁多的分数,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去的到底是什么?

三、用体验丰富形式

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是全校德育的重要阵地,但“国旗下的讲话”这一形式所承载的内涵却明显不足。一般都是由校级领导轮流讲话,如果我们统计一下1~3年的讲话内容,估计有不少雷同,讲的效果怎么样呢?是否可以去调查学生和班主任,每周的国旗下讲话,都认真听了吗?被讲话的内容打动了吗?

课外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但我却发现,每到重要节日,如果学校不统一庆祝,则一般也不允许各个班级自发组织庆祝活动。我们常常会强行让学生去办一期又一期无聊的,办完就没人看的政治宣传式的板报,尽管我们知道那都是形式,却也不愿意让孩子们去感受生活中的节日乐趣。

还有值得反思的是,课间操为什么只有做操和跑步?为什么每次课间操都在为学生六分钟之内不能全部到操场而恼火,为学生跑步不够整齐而批评?为什么全校学生的课间操一定要全部到操场呢?偌大的广场难道不能利用吗?课间操后点评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学校德育工作似乎有两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安全与卫生。这自然是学校德育的重点,特别是安全工作,如高压线一般悬在每一所学校德育工作者头上。于是安全问题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由此以点到面,致使诸多德育工作在形式上变成了宣讲式。每学期,学校都会印很多与安全、卫生有关的宣传单交给班主任到班上去宣讲,然后张贴。但根据我观察,许多德育工作者往往认为,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了,我已经尽到了责任,万一出了事就与我无关了。所以安全卫生宣讲的背后,并不是责任的层层传递,而是责任的层层推卸。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名句,它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这其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德育理应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道德体验与实践。学校每届的长途野外拉练,是最好的体验式的德育活动。因为一次拉练,让学生体验到的东西,远比看一篇文章,听一次老师的演讲多得多。而这样的活动往往设计实施的太少了。

在学校使用率最高的恐怕也就是广播系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多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去体验老师的一天,校长的一天,保安的一天,食堂员工的一天,环卫工人的一天,等等。

四、关注曾经的自己

大多数时候我们关注学生有没有违纪,有没有扣分,成绩有没有下滑。这些都是常规的关注。再往深层次,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这个稍微困难一些,因为离开了青春期的年龄,也就会忘掉很多青春期的想法和内心需求,加之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尽管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师生,内心却隔着遥远的距离。台湾著名作家蒋勋说:“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遗忘自己走过的困境,这个困境是弥足珍贵的,尤其在教育上面。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给成长中的孩子一个你不要想东想西的答案,而是告诉他我曾经有过跟你一样的感受。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去把青春期的那部份记忆找回来,恐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由此可见,教师关注学生,很大程度上需要关注曾经的自己。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带着饱满的激情,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却对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旦遇到个性十足的学生,甚至问题学生,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可能失去效果,束手无策之时,内心苦闷,有的甚至会逐渐失去对教育的热忱。这个时候如果又面临着年级的各种考评分数落后,大会小会中直接或间接的批评,其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这其中的原因大多在于,我们是在用成人的价值需求去强求他们遵规守纪,而对于曾经的自己,处在学生这个年龄的价值需求,大多都已淡忘。多回想相同年龄时候的自己,来审视现在的自我,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才真正能做到平等对话。德育不是灌输,而是潜移默化,唯有平等的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以同理心来对待他们,这样的关注才是润物细无声的关注。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中学)

责任编辑/李书华

猜你喜欢

寝室常规德育工作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常规之外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破常规 获巧解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