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每个不同的灵魂,注重孩子差异性教育
2014-11-24顾鑫磊
顾鑫磊
一、什么是差异性教育
(一)误区
1.家长的误区
有的家长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差别对待,有的家长认为存在差异性是因为老师偏爱个别幼儿。
2.老师的误区
有的老师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对待能力弱的孩子不做要求,不做批评。
其实不是,那么什么是差异性教育呢?为什么要实施差异性教育呢?
(二)定义
幼儿在学习速度、认知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样的内容,有的幼儿学得快,有的幼儿学得慢。教师应该考虑、尊重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与学习风格学习,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承认差异存在,另一方面重视潜能的挖掘。教师要树立差异意识,容忍班级内存在差异,接纳并积极利用这些差异。
二、为什么要实施差异性教育
我以前一直认为对待孩子一视同仁才是公平,但经过几年的历练我发现如果对待不同的孩子用一样的方式才是不同平的,我们班有个孩子动作特别慢,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最后一个完成。如一次画画,其他孩子都画好去玩游戏了,可是小小还是慢悠悠地一个人在画,对此,我开始是一直在旁边督促她说:“小小,再快一点哦,加油哦,你很棒的,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可是,一点用也没有,小小依然慢悠悠地画,别的孩子看见了都跑来催促她,后来我发现小小开始不喜欢画画了。和家长沟通以后才知道小小觉得别的小朋友都画得很快,她压力很大,因此开始出现逃避现象,对此我进行了反思,后来在小小绘画的时候我会在小小的身边对她说:“小小,你慢慢画,不着急哦。”慢慢地孩子们也都习惯了小小的慢动作,但我发现小小无论是画画还是做其他事都比其他孩子认真、细致。如果我只以完成速度要求小小和其他孩子一样,对小小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差异性教育在这其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怎样实施差异性教育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正确地掌握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那么教师怎样把握就是重要问题。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教师由于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三重任务,一向崇高,受人尊敬。但在数字经济时代,许多家长和学生面对虚拟的现象,不断面临新挑战。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调整自身的价值体系,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现阶段,中小学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同时家庭结构与从前相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被看做重中之重,大多家长认为孩子在中小学时期是否能够受到好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孩子的成长和一生的好坏,从而对老师提出极高的要求。
(二)实施差异性教育应与家长及时沟通
有时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自身发展及兴趣、能力等对每个孩子的要求也就不同,但如果不及时沟通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如晨间锻炼时一一和天天在走平衡木,老师看一一走不过就让一一踩着地上的线走,让天天一定要从平衡木上走下来,天天的奶奶觉得老师偏爱一一,一一走不过就不走了,而一一的妈妈则觉得,老师偏爱天天,有耐心地培养天天。其实是由于两个孩子的能力不同,一一是先天协调性、平衡性差,因此当一一走不过平衡木的时候老师让一一走直线是在锻炼一一的平衡能力,而天天只是因为胆小不敢走而已,因此老师让天天一定要走平衡木是在锻炼天天的胆量。虽然老师对待两个孩子的方式、要求不同但对两个孩子的心是一样的,事后老师与一一的妈妈、天天的奶奶进行了约谈,家长马上就消除了对老师的误会。因此,在使用差异性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及时与家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三)讓孩子也了解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在实施差异性教育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样在实施过程中孩子才不会误认为老师特别偏爱谁或特别不喜欢谁。如上述的小小的例子,小小动作很慢,在孩子看来老师不催促小小反而让她慢慢画是因为老师特别偏爱小小,因此老师利用晨间谈话的时候组织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优点,还有小小的优点,孩子们在积极述说的过程及老师的有意引导下了解小小和自己的不同之处,欣赏自己和小小的优点,从而包容小小的不足。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在喜欢自己和别人的同时知道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更好地实施差异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