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商的培养
2014-11-24何先云
何先云
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更明确地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及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实现情商对智商的推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见解。
一、培养学生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数学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真实美。
比如:讲授“兑换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把十元钱兑换成零钱,学生想出了很多种方法,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十元没有多也没有少,刚好兑换成功都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可以从中多动脑筋,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讲授新课时,我都会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学生特别喜欢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培养学生习惯
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好,也干不成。
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特别是小学阶段,应把这点作为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如:教学了“分类”这一内容后,学生明确了分类的好处。为了更好地落实到生活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比比我们的小书包”、“比比我们的小笔盒”等活动,每天放学检查同学们书包和笔盒的摆放情况,培养学生在校自己清理书包和文具的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发现技巧,如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同时整个过程要写得工工整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个性品质也逐渐得以形成。
三、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情境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的体验。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以下五点:营造氛围,诱发兴趣,丰富生活,激发欲望,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资源。情境设计,应改变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设计模式,如有的老师上“0”时设置的提问:“0”像什么?那就只是为了形式而没掌握教材的根本,热闹却背离了数学内容的要求。
四、组织数学活动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缺少同伴、缺少群体生活,有些同学形成自私、孤僻的性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鼓励和支持学生与其他同学多進行交往活动。如家庭作业的检查可让3人或4人为一小组进行互查,在互查中订正错误。在教学中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我在教学“米的认识”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小组合作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课后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小皮尺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量花坛,还有的量篮球场。学生合作非常默契,创造性地学习了“米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互帮、互教、互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倡导协作,学会协作,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多提供共同协作的机会,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机会,以开拓思路,形成良好的性格,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运用幽默语言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 “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六、注重学法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开展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调动多种器官,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造成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心理发展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学法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他们克服认知障碍,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设置障碍要科学,所给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超出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基础,否则,学生会因过难而产生厌烦心理。
七、采取激励评价
老师的每一次肯定、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在提问、作业批改和其他数学活动中,教师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的火花。即使是学困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有个学生在板演“1375+4829”时,忘了十位上有进位,订正时你可能给个“×”就完事了。可要是在学生做对的数位上都给“√”,只在做错的数位处划一个“?”那会怎样呢?学生一看,四个数位我做对三个,只在十位上忘了进位了,以后要认真了。这样既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又纠正了学生马虎的坏习惯。
总之,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要站在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结合教学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各方面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培养,为今后健康全面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把培养情商与开发智力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