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兰亭集序》札记
2014-11-24武庆红
武庆红
摘 要: 晋代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情怀。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于是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类作品,可谓最优美的写景文学。中国古人十分懂得山水与自然美是“人情”的需要,自然美和“人情”的融洽是维系人与自然的纽带。作者在对“死生”问题抒发感慨之后,批判了庄子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
关键词: 《兰亭集序》 人与自然 死生 虚无主义
一
《兰亭集序》既是书苑珍品,又是文坛杰作。文中记叙了兰亭盛会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语言清新朴实,自然流畅。在雕琢词句、骈俪风行的晋代文坛之中,实属别具格调的佳作。
短短320余字的《兰亭集序》,在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方面,给人们不少启示,不应该忽略。笔者认为教学本文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骈俪风行的晋代文坛,何以产生《兰亭集序》这样的美文?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情”的需要。
(三)对庄子虚无主义哲学的批判。
二
東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这一天,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等41人,为欢度修禊日,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地名,兰渚,渚有亭)。会稽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顾恺之语)。山阴这个地方山水之美,令人叫绝。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人的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之中。这是一种“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司空图)的艺术心灵。
这次集会热闹非常。与会的人们列坐在曲水之旁,临流赋诗,畅叙幽情。王羲之为此作了序,并精书了这篇序文,书法遒美劲健。后世流传的《兰亭帖》,据说就是他的这篇序文的真迹,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为人胸怀旷达,晚年称病去官后,游名山,泛沧海。正是因为晋人具有对宇宙的深情,所以在文学艺术上有不可企及的艺术成就。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情怀。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写得那么好,是因为他们对自然有深入化境的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境,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在这种浓厚的自然体验下,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类作品,可谓最优美的写景文学。
三
中国古代不仅重视文艺美育,而且重视自然美育。许多哲人、智者和墨客骚人对自然的特殊的美育作用作了极为生动的细致的描绘。《兰亭集序》写道: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由此看出,自然美引起人的情思是何等优美,又是何等愉悦;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何等协调,又是何等默契。它使我们想起孔子的人生理想:
“莫春者,春风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好一幅阳关和煦,春光融融,一群活泼青年,说说笑笑,载歌载舞的游春图。又使我们想起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国古人如此钟情山水田园景致绝不是无缘由的。他们十分懂得山水与自然美是“人情”的需要,充分理解自然美和“人情”的融洽是维系人与自然的纽带。
王羲之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他的《兰亭诗》这样写道: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作真能代表晋人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尤能写出晋人对自然的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以及一切新的灵魂及新的生命。于是“寓目理自陈”乃是活泼的宇宙生机中所蕴含的至深的理。王羲之另有两句诗:“争先非我事,静照在忘求。”“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活动的起点。
四
《兰亭集序》通篇着眼于“死生”二字,作者想人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是悲从中来,情调比较低沉。作者在对“死生”问题抒发感慨之后,又批判了庄子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为什么“一死生”、“齐彭殇”是荒诞的呢?我们不妨从《庄子·齐物论》中采择几点并作简要分析。庄子认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生乎?
这是就相对主义的观点说明事物的相对转换。庄子认为,相反的理论有一方面生长中,另一方面在消亡中,反之亦然。所谓的“一死生”就是“死”和“生”是相对的。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在庄子看来,“寿”和“夭”是相对的,彭祖和天地间更长寿的事物相比,就显得短命。夭亡的婴儿与更短命的事物相比,就显得长寿。这就是所谓的“齐彭殇”。
庄子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否定了“死”和“生”、“寿”和“夭”的本质区别,所以得出这样的诡论。作者在这里指出庄子的这些说法是荒诞的。在悲愤感慨之中透露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同样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