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颈静脉肝活检在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4-11-23高海军陈光蔡金贞高伟王浩王鹏辉杨颐馨温连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颈静脉肝移植积液

高海军,陈光,蔡金贞,高伟,王浩,王鹏辉,杨颐馨,温连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肝穿刺活检是肝移植术后经常需要进行的检查,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解释的肝脏功能变化,需要肝穿刺活检以确定有无排斥反应、胆汁淤积、感染性并发症、 药物毒性或原发性疾病的复发等[1-2]。肝活检主要方法是经皮穿刺肝活检(PLB)、开腹肝活检、腹腔镜肝活检及经颈静脉肝活检(TJLB)。PLB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相对较为简单、方便。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其他方法进行肝活检。根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患者行TJLB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

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肝移植术后患者行TJLB 3例(见表1)。患者年龄9个月~67岁,均为男性。原发病1例为胆道闭锁,另2例为肝硬化。1例为左外叶供肝,2例为全肝移植。1例小儿患者大量腹腔积液;2例成人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26秒、30秒,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53×109/L、46×109/L。

表1 患者基本情况

1.2 TJLB

术前患者禁食、水,1例小儿患者在全麻下进行TJLB,2成人患者在局麻下行TJLB。具体操作步骤:采用飞利浦FD20数字血管造影机,以21G微穿刺针(cordis)行右侧颈静脉穿刺(1例小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留置5F桡动脉鞘,然后以导丝导管置入至肝静脉进行肝静脉造影(见图1A),以明确肝静脉通畅情况、肝静脉直径以及穿刺部位。经超硬导丝交换置入9F鞘及颈静脉穿刺活检系统(cook),透视下旋转颈静脉自动活检穿刺系统在肝静脉内进行穿刺,对于小儿患者应尽量平行肝左静脉进行小角度旋转穿刺(见图1B),以避免穿破肝被膜。将标本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见图1C)。然后拔出穿刺系统,置入与肝静脉直径一致的球囊并扩张测量肝静脉楔压及自由压,再次造影复查。所有患者应用于成人的颈静脉自动活检针,针槽为2 cm。

1.3 TJLB适应证[2-5]

TJLB的适应证有: ① 凝血功能障碍(PLT<50×109/L,PT延长>4秒); ② 大量腹腔积液;③ 严重肥胖; ④ 血管性肿瘤或肝紫癜; ⑤ 需要进行其他血管操作(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造影排除流出道梗阻); ⑥ PLB失败; ⑦ 同时行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 ⑧ 同时行肝、肾活检;⑨ 肝脏、肾脏、心脏移植前后的评估;Budd-Chiari综合征;肝萎缩;PLB不能配合的患者。其中凝血障碍和(或)中度、重度腹腔积液是最常见指征。

1.4 TJLB的禁忌证[3-5]

TJLB的禁忌证有:① 包虫囊肿和其他的囊肿性病变,存在过敏性休克及出血的潜在风险;② 胆总管阻塞,肝内胆管扩张,存在胆道出血的风险; ③ 心脏异常,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 ④ 颈部有创伤瘢痕者或颈静脉存在病变。

图1 TJLB过程图

1.5 效果判定

标本充足,能够进行病理诊断;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判定为技术成功。

2 结 果

所有 TJLB 均取得了技术成功且无相关并发症。3例患者分别取1、2、3段活检组织,其中一段组织由于从穿刺针取下时断裂,一段由于旋转角度较小,活检针一部分位于肝静脉内,取出半段活检组织,其余4段均为完整片段。平均段数是2(1 ~ 3)段。病例1肝静脉自由压为6 mmHg(1 mmHg=0.133 kPa),楔压为19 mmHg,压力梯度为13 mmHg;病例2肝静脉自由压为8 mmHg,楔压为18 mmHg,压力梯度为10 mmHg;病例3肝静脉自由压为10 mmHg,楔压为6 mmHg,压力梯度为4 mmHg。所有患者静脉造影中未见对比剂外溢。所有患者在肝移植术后2周内进行TJLB,2例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1例诊断为肝炎复发、胆道并发症。

3 讨 论

1964年,Dotter首次对实验动物狗行TJLB取得成功[6]。1967年,Hanafee和Weiner详细描述了经颈静脉肝静脉插管[7],并于3年后报道了TJLB的一组病例[8]。颈静脉肝活检首次主要临床报道是在1973年Rösch及团队报道的44例肝活检[9]。89%的病例获得诊断肝活检标本,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年后,他们报告 83 例肝活检,再次无重大并发症或死亡;80%的病例获得充足的活检组织[10],随着颈静脉切割式活检针的出现,获得充足活检组织达 96.1% ~ 100.0%[3,11-12]。

我们的经验表明:使用自动的穿刺活检针对凝血功能障碍和腹腔积液的肝移植患者行TJLB是安全可行的。所有患者避免了开腹肝活检的需要。该技术除了可以进行肝活检,对于大量腹腔积液患者,还可以进行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造影并测压以排除有无流出道梗阻,如有梗阻可直接进行治疗。另外还可以进行肝静脉自由压及肝静脉楔压的测定,间接测量门静脉压力,这有助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病理诊断。

肝移植术后患者行TJLB较非肝移植患者TJLB更具有挑战性,因为移植后患者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存在解剖或吻合变异、肝静脉吻合口狭窄等均增加了技术难度。对于小儿左半肝移植(Ⅱ和Ⅲ段)患儿难度更大,因小儿左外叶肝脏体积较小,而且肝左静脉角度较大。为了避免穿破肝被膜,我们应保持活检针尽可能与肝静脉平行,通过小角度旋转活检穿刺鞘进行穿刺。文献报道小儿TJLB应在联合超声和透视下进行,或者在术前进行肝脏体积及厚度测量,以避免肝被膜和胆囊穿孔[13]。对于全肝移植患者,应尽量选择肝右静脉进行肝活检,穿刺部位应在肝静脉开口1 ~ 3 cm,且针尖应距离肝边缘至少2.4 cm[14],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应根据超声或CT来确定肝脏边缘。肝右叶体积较大、走形角度较小,穿刺更加容易且不易穿破肝被膜。

所有患者没有出现肝穿刺活检相关并发症:如肝内、腹腔及胆道出血、下腔静脉损伤、肾静脉损伤、室性心律失常;亦未出现非肝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如气胸、 颈静脉损伤/血栓形成、颈部血肿等并发症,这可能是因为小儿患者是在超声引导下行颈静脉穿刺。Kalambokis等[15]报道成人TJLB并发症发生率为7.1%,包括轻度(6.50%)和重度并发症(0.60%);其中肝穿刺相关并发症为3.20%,非肝穿刺相关并发症为3.30%,病死率为0.09%。小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总发生率17.0%,严重并发症1.9%,轻度并发症发生率20.0%,病死率为0.6%,然而没有小儿左外叶劈离肝移植的TJLB报道。

本研究获得的肝活检组织片段与其他报道相一致[16-17],但是接受肝脏移植患者比非移植患者组织学诊断率更高,而且大多数病例仅需要1个或2个片段。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活检的大部分为“非肝硬化”肝脏,且多为移植术后早期。本研究中患者进行1 ~ 3次活检,活检次数的选择依据进行活检医生观察标本是否充分,标本长度至少1 cm[15]。

本研究表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大量腹腔积液肝移植患者行TJLB是安全可行的,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我们的结果。

猜你喜欢

颈静脉肝移植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研究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之路
颈静脉孔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
后组脑神经和岩下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