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效果观察
2014-11-23
蛋白尿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同时又是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认为是“精气下泄”的表现[1]。因此,减少尿蛋白是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下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是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重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病病人在我科已经普遍开展,常规穴位贴敷时间长,易于脱落,并且疗效不是很满意,为取得更满意疗效,我科采用子午流注法依据时间段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科收住院的慢性肾病蛋白尿病人60例,诊断均符合王海燕[2]主编的第3版肾脏病学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至3年,且24h尿蛋白定量(UAE)>1.0g,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3岁~65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0岁~66岁。两组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病程、24h尿蛋白定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穴位贴敷方法 选穴: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随症加减。
1.2.1.1 对照组 每天上午给予穴位贴敷,每日1次,每天17:00下班前揭下,留置时间6h~8h,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2.1.2 干预组 采取子午流注法,每天酉时(17:00)开始穴位贴敷,每日1次,每天21:00点夜班值班人员负责揭下,留置时间4h,7d为1个疗程,给予相应护理,治疗4个疗程。
1.2.2 护理
1.2.2.1 贴敷前护理 贴敷前应先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和家属讲明贴敷治疗的目的、方法、疗效和应注意的事项,使病人对穴位贴敷疗法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
1.2.2.2 贴敷中观察与护理 选穴要准确。贴敷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倾听病人主诉,观察敷贴固定情况,以免脱落影响疗效。贴敷后局部皮肤偶有灼热感,为正常反应,若短时间内即有局部瘙痒、热、痛等感觉,为过敏现象应停止贴敷。
1.2.2.3 贴敷期间的饮食起居 指导病人多休息,忌食生冷刺激、肥甘厚腻等生痰助湿食品,禁食鱼腥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完全缓解:24h尿蛋白定量≤0.2g;基本缓解:24h尿蛋白减少≥50%;有效:24h尿蛋白减少25%~49%;无效:24h尿蛋白减少<25%。
1.2.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s) 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s) g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干预组30 2.30±1.15 0.85±0.76对照组 30 2.28±1.30 1.30±1.25 P>0.05 <0.05
两组病人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过敏现象。
3 讨论
3.1 慢性肾病蛋白尿产生机制和中药穴位贴敷原理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中医可归于“精气下泄”范畴[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中医学所谓的“精气”“清气”“精微”的概念类似。中医学认为,“精气”等宜藏不宜泄,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脾主统摄升清,若肾不藏精,或脾不摄精,或脾不升清,便可致精气下泄而出现蛋白尿[5]。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依据中医学的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中药膏剂,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绕过胃肠屏障直达病灶,用药量小,药物透皮吸收,直接刺激经络,增强肾脏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蛋白尿排出,修复肾脏功能。
3.2 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优点 子午流注法是以井、荥、俞、经、合5俞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6]。该方法是中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即依据时间段选取穴位进行治疗。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根据人体气血流注于经脉过程中,随时间的进展而有周期性盛衰变化规律,表现在十二经脉的原穴和腧穴及任脉交会穴上,有周期性开阖规律,从而根据病症选取气血盛开的腧穴进行治疗。酉时(17:00~19:00)与肾脏相匹配,酉时气血运行流经肾经,此时肾经气血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本”[7],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遵循“择时而治”“因时而护”的原则,选择此时中药穴位贴敷,可以促进肾脏对药物的吸收,更好地发挥药效,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此方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用药量小、贴敷时间短。不但缩短了治疗时间,而且也减轻了病人长时间贴敷留置带来不便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使病人普遍易于接受;同时也缩短了每天护理治疗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产生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运用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1] 王怡,韩世盛.蛋白尿的中医证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5):381.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8-420.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2.
[4] 张志彬.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6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397-1398.
[5] 李平.时振声教授治疗蛋白尿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8):438.
[6]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90.
[7]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