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数学
2014-11-22张玉焕
摘 要: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重视知识发展的过程。实践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地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数学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动手操作从实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统计》中,教师一开始给每一小组发了小猪、小猴等动物的头像,让他们认识了这几种小动物,然后问学生:“动物们都跑到你们的桌子上去了,你们各个小组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知道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请大家动动手,想想办法?”学生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比看教师分、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动手操作从实践出发,把数字形象化,把知识内化
操作实践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变成有趣的、快乐的、带有思维形式的游戏,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知识内化。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自己用长方形的纸折,利用分一分、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现同样是表示长方形纸的■却有大有小。促进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三、动手操作从实践出发,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很弱的,我们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其中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各种表象。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通过触摸、展开、重组等实践活动,有序地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特征,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生动地使学生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二维空间观念发展到三维空间观念。
四、动手操作从实践出发,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主要包括使学生养成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态度;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等。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长期的动手操作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动手操作的进程,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慢慢提高,小学生自己也有求美心和表现欲,也会要求自己认真地完成每项操作。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要画出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问题:“不要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得到120°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来得到120°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的表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五、动手操作从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加强合作讨论,在操作讨论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楼房的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出现意外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其主动参与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使所学知识更扎实,应用知识更灵活。
作者简介:张玉焕,女,1977年5月,本科,就职单位:山东省青岛遵义路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