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
2014-11-22苗丽
苗丽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3—054—04
[内容提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人口的绝对数量少,但是它涉及到教育、文化、民族团结等很多方面,需要长期细致的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辽宁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面临民族语言使用环境渐弱、基层民族语文工作机构不健全、民族语文法制建设滞后、民族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民族语文读物比例小等诸多问题,必须科学认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深入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作用,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建设富庶文明新辽宁贡献力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科学认识;有序发展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目前仍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人口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出版、教育、新闻、广播、影视、古籍整理事业,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协作交流和人才培养,积极稳妥地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一、辽宁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分布与使用基本情况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辽宁省总人口4 374.6万,少数民族人口664.3万,占总人口的15.2%。世居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满族、锡伯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但只作为文化符号和研究之用,现在已经通用汉语汉文;回族通用汉语汉文;蒙古族、朝鲜族存在双语现象。
辽宁省有蒙古族人口657 869人[1],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蒙语蒙文历史文化悠久,存有大量的民族语言档案资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省内的蒙古族使用汉语汉文频次越来越多,汉蒙兼通和只通蒙文的占少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语蒙文存留状况相对较好。辽宁省有朝鲜族人口239 537人[2],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丹东等市。朝鲜族中兼通汉语和朝语的占多数,基础教育读普通学校的朝鲜族基本不懂朝语(其中部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个别高龄老人只会讲朝语,朝语在本民族内保有率较高。无论是蒙古族还是朝鲜族,在年轻的一代中,使用本民族语言都呈现下降趋势。
二、辽宁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政府部门主导,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十二五”期间,辽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办公室多次到基层区县和自治地方,监督检查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政策落实情况,征集有关资料和典型经验,向国家民委、国家语委、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蒙语八协)、东北三省朝鲜语文工作协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朝鲜语三协)提出补充和完善民族语文政策意见,跟踪导向型政策的执行落实。2012年,辽宁民委多方努力促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项经费的设立,这项政策,只有在新疆、西藏、云南实行,散杂居地区辽宁省是第一个。
(二)参与省区间协作活动,推进民族语言文字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蒙语八协、朝语三协作为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起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辽宁省近年参加的主要活动有蒙语八协组织的蒙古族青年教师创新课竞赛、东北三省蒙古语朗诵大赛等7项活动,朝鲜语三协组织的朝鲜语规范化正文比赛、民族语文干部培训、名词术语规范等3项活动。这些活动和竞赛较好地推动了省内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三)多方力量稳妥推进翻译工作。首先是稳定机构。辽宁省少数民族翻译协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积极开展工作;翻译工作量较大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了蒙古语文翻译中心。其次是培训人才。为提高翻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对翻译人员拓宽思路、更新知识、规范使用语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近两年,共有36人次参加了国家民委、蒙语八协、朝鲜语三协举办的培训班。第三是力求精准。据不完全统计,在辽宁韩商有2 100多家,朝商有90多家,蒙商有30多家,涉韩、涉朝、涉蒙的外贸企业360多家,翻译量大,涉及新词术语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高。几年来,全省韩、朝、蒙翻译健康发展,没有发生因翻译不当引起的经济纠纷、外贸纠纷。2013年以来,翻译全省地方两会文件22篇、治理并新翻译制作牌匾1 045个、公章9个,无一出现翻译问题。
(四)新闻、广播、出版事业长足发展。目前,辽宁省民族地区有民族语言节目广播的电台有5个,其中4个节目开播历史悠久,为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所喜爱。辽宁朝鲜文报由小四版发展到大八版,发行国内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县报在2007年因有蒙古文版而被批准保留下来。辽宁民族出版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出版千余种民族语言文字读物,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出版朝鲜文、蒙古文、满文和汉文图书的综合性出版社。辽宁省还担负着东北三省自幼儿到高中的蒙古语系列教材编写翻译出版任务,翻译出版的150多种各级各类教材教辅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五)以活动为载体,设立学习、使用、发展、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平台。辽宁省内广泛开展以“迎十八大、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和谐家园”为主题的中华颂蒙古语诵读经典、朝鲜语朗诵大赛、蒲公英朝鲜文征集作文和现场作文竞赛,参加人数共计1万多人。广泛开展新闻作品、翻译作品、民族语言文字刊物优质专栏评比活动,“十二五”期间对67个优秀民族语言文字作品给予表彰。广泛开展学习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宣传日、宣传周活动。辽宁省内广泛在学校开展民族文化周、母语角、母语日、母语广播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正视民族语文的魅力。
(六)满语学习方兴未艾。辽宁省满族人口5 336 895人,有6个满族自治县,两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市。虽然满语早已退出日常交流,但是它的文化意义、符号意义、民族情结依然存在。新宾、本溪、岫岩、桓仁等满族自治县相继在小学开展满语满文教学活动,编辑教材、培训教师、设置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北镇市(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市)也在满族高中开展满语校本课程。endprint
三、辽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面临的问题
当今世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日渐严峻,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转型,辽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显见的问题。
(一)双语学校规模锐减,民族语言使用环境渐弱。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机构,有着无形的语言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社会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剧,人口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少数民族群众亦然,加上适龄人口减少的因素,民族学校数目锐减。辽宁朝鲜族各级各类学校由1998年末的198所缩减为2010年末的36所,蒙古族学校由1998年末的229所缩减为2010年末的120所。民族学校的撤并,减少了当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发展的机会。缺少民族学校这个平台,过了基础教育时期,再科学系统地学习本民族语言,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学生集中到城镇读书,讲本民族语言的老人日渐年高,青壮年外出打工普遍,使原来活跃的民族语言小环境渐渐消散。缺少了使用环境,民族语文的掌握度自然降低。辽宁省蒙古族人口较集中而且蒙语保留状况比较好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蒙古族儿童日常用语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于使用汉语。
(二)基层民族语文工作机构不健全。辽宁省内14个市没有专职干部从事少数民族语文工作。10个朝鲜族聚居地级市,没有民族语言文字机构,没有专职民族语言文字干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民族语言文字机构缩减为股级单位,削弱了领导力量。机构少,工作得到重视少,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作开展难度大。
(三)民族语文法制建设滞后。目前,辽宁省出台两部民语单行条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年5月颁布,2002年出台实施细则,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98年颁布,距今已经十多年,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辽宁省没有单独的民族语文法律法规,针对性不强,无法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民族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城市民族语文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乡镇学校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难以引进,现有教师民族语文专项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多。
(五)民族语文读物比例小。阅读是巩固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蒙文报、朝文报覆盖面低,大众读物的民族语言文字版数量少、时效性差。民族学校本民族文字读物所占比例低,沈阳市和信朝鲜族学校本民族文字读物只占所有读物的7%。
四、对辽宁民族语文工作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认识民族语言文字。一方面,事物都遵循着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语言文字流传范围越广、应用程度越高,功能就越强大,知识储量就越丰富,信息传播途径就越广泛,影响也就越大。辽宁在不断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剧,面对国内通用语文和国际通用语文的强势,少数民族语文必然会受到强烈冲击。另一方面,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对协调民族关系、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直接的基础作用,具有政治、文化、社会多重意义,不单单是交际工具,所以要格外重视。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既不宜不切实际的盲目推动、夸大突出民族语文工作,也不能对民族语文任其发展坐视不管。要在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需要、保障社会政治文化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二)深入全面开展调查研究。人民群众对民族语言文字的认知和需求是什么、民族语言掌握的范围和程度、民族语文工作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不同民族语文发展重点等等一系列关乎民族语文工作安排的重要问题,都需要调查研究的支撑。由于语言具有的基础性,语言的调查研究也对民族教育布局、政策法规制定、民族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辽宁省要进一步重视民族语文的调查研究,广开思路,多种渠道摸清情况,有的放矢地推动民族语文学习、使用、发展。
(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作用。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李克强同志也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这也是改革的方向。”国内社会组织逐渐成为一个区别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独立的概念。辽宁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省级联谊会,还有市级联谊会和某一领域的少数民族组织,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纽带桥梁作用,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操作,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有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拓宽渠道,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辽宁省内的民族语文具有区域特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创新思路,广开渠道,可以在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演出、特色村寨建设、出版物等方面寻找民族语言文字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为建设富庶文明新辽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2]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52、53
责任编辑/陈洪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