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2014-11-22杨倩
摘 要:如今,信息技术已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变革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多重对话的展开和合作学习的进行,它所提供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它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又有利于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积极地开发并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高效学习,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能够也应该做的。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语文教育心理学 写作教学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着力强调的一个新观念。这预示着语文教学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和发展信息技术。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多重对话的展开和合作学习的进行。它所提供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它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又有利于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积极地开发并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高效学习,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仅是教师能够做的,更是教师应该做的。笔者试从语文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从识字教学中的“识写分流”和写作心理中的写作模型两方面论述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写作教学。
一、“识写分流”与信息化背景下的写作
(一)“识写分流”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识字教学以“四会”(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作为学生识字的质量要求。会读,指看到字形能读准字音。会讲,指了解字(词)义并用语言文字解释意思,后调整为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会写,指认清字形,正确书写。会用,指能把写过的字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加以应用,如说话、造句等。这是识字最高的质量要求[1](P132)。自1949年以来,我国众多的识字教学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和注音识字三种影响最为深广。除此之外,“识写分流”策略也开始进入教育领域。
2001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简化识字教学要求为“认识”和“会写”两种。并且在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建议: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2](P16)自此,各地陆续出版语文新教材,在全国多套语文教材中,低年级识字教材呈现“识写分流”的编写形式。
(二)“识写分流”的编写设想及其识字心理分析
“识写分流”策略,也即“多认少写”“先识后写”策略,可以从数量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认识。就数量而言,要求“认识”的数量多于“会写”的数量,在识字总量上呈现“多”“少”之分;就时间而论,部分汉字先要求“认识”后要求“会写”,在识字和写字要求的达成时间上存在先后,是为“先”“后”之论。
“识写分流”策略的提出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小学低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还不够完善,写字比较费力,而这一阶段恰恰是儿童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识写分流”策略的取向正在于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尽可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
任何理念的提出都有其背后的深层用意。要想深刻理解“识写分流”,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识字心理。识字心理是指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掌握汉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识字的本质就是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并且让这三个因素相互沟通,使神经联系过程可以在任何一方进行。[1](P131)从识字心理的角度来看,“识写分流”中的“认识”汉字所需要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中的“再认”,其实质是要求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四种联系。而写字所需要建立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中的“回忆”,尤其是表象的回忆,其实质是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六种联系,并掌握其程序性知识。“识写分流”是将掌握一个汉字需建立的六种联系分解:先建立四种联系“形→音、义”的联系,即“认识”汉字;再建立剩下的两种联系,达到“会写”汉字。
(三)写作教学中的尴尬及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救赎
“识写分流”策略的确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认识”了更多汉字,便于其阅读并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量。但这种“认识”只强调学生建立对某个汉字的四种心理联系而非本应具有的六种,所以在“认识”的汉字数量增加的同时,其质量(另两种联系未建立)也可能随之降低。
这同时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现实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题目时可以滔滔不绝地陈述观点,而一旦要求其动笔“写作”又变得茫然无措了。
面对这种学生“会说、会认、不会写”的尴尬,信息技术显示出了其特有的力量,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了此难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键盘输入代替了硬笔手写,中小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任意一种拼音输入法,就可以在“识别”汉字之后将其准确地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同时,这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速度。实践证明,熟练的键盘“书写”速度要远远高于硬笔手写的速度。
当学生们发现自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发现这种“思想积淀”的价值时,写作就是他们“乐学”而非“怕学”的了。
二、写作模型与信息化背景下的写作
(一)写作的认知模型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智慧技能。弗劳尔和海斯(L.Flower & J.Hayes,1986)提出了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型。这个模型将写作设想为一组思维过程,作者在这些过程中组织思想并构成篇章。弗劳尔和海斯的模型,并不关注作品本身,而是强调写作过程中应用的程序。[3](P270~274)他们认为,写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作者确定一个问题空间,然后运用有关这一问题的心理表征,最终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个过程由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学生的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和学生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若干成分。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读者意识”
在弗劳尔和海斯的写作模型中,任务环境包括学生的写作任务和外部贮存两方面内容(其中,写作任务含有“主题”“读者”“动机线索”三部分;外部贮存包括“已写出的内容”和“外部资源”两部分);作者的长时记忆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有关主题的知识”“有关读者的知识”和“有关修辞的知识”。在此,“读者”出现了两次,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任务分析、还是在作者所存有的长时记忆中,“读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与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却是有背离的。
所谓读者意识,即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的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也即作者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它要求写作者在进行写作行为之前以及整个写作过程之中,始终主动设想读者将如何阅读,会产生怎样的阅读效果,这个效果与自己的写作动机是否一致等,并以此来调整和矫正自己的写作行为。[4](P112)
一直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就是从来没有培养过学生的读者意识。中国学生的读者意识似乎是自动生成的,并且是高度统一的,那就是教师。也正因此,写作失去了其最大的交流功能,仅变成了任务。学生提作文色变、厌恶写作者众之。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博客的出现使写作的读者多元化,使单纯的表达变成了有趣的互动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弗洛伊德认为作为社会人的做事动机之一就是“渴望伟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足以启发我们把学生写作的读者群扩大到社会,扩大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在激励学生个体发表欲上做文章。
当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章是被众多不同层次的人欣赏时,他业已在无形中培养着自己的“读者意识”;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文章是在和其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而不是等待老师的分数时,他的“假话”“空话”“大话”就少了,真情实感也就出来了。一个愿意并能够用“心”去说话的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人,也是我们写作教学要培养出来的人。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现以一位八年级(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两篇作文为例来看网络信息技术下的写作与传统意义上写作的不同。
案例1
……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它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的伟大,因为它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强林的根基,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党所倡导的精髓。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这种精神,让这种精神真正在我们的国家发扬光大吧!
案例2
Turn around (题目)
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头,回头,然而,看到的,只是每天都存在的街道上的景物。
为什么回头,去看那什么也没有的空虚?我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固执地,回头看,想把那一刻路过的人,固定的物留在我的眼里,永远不去。
留在我眼里的是:那一刻时间的固定,仿佛停在了那一刻,不再流动——
这是时光的刻痕,留在我指间。
生命中那些温暖的人或事,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就算没有永恒,是不是还可以对着流星许愿:希望幸福永伴我左右。
在这2007的最后几天,我在回想,这一年的我,是否已没有了遗憾,想来想去,似乎是没有了。
回头回头,不可能永远都去看过去,未来一定有更多的魅力,去发现。
站在时光洪流浪尖的我们啊,是否真的已经长大?
站在抉择十字路口的我们啊,是否要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DARING,我们会长大,安慰自己,去走下去,别再回头。
我祈祷,别再TURN AROUND.
Why the sea is blue;the sky is high; why cant we be loved?
所选的两则案例,例1是学生考场作文的最后一段,例2是学生当晚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的文章,迥然不同的文笔风格中透出其所面对的迥然不同的“读者”。
例1的读者毫无疑问是阅卷教师,他想要看到的是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向先进学习的端正态度,因此,口号标语式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例2的读者则是多样化的,他可能是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母,也可能是与我素不相识的他/她。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是我的心灵之家,是我可以尽情诉说心声的地方。所以,我可以说我自己想说的话,我可以发表我想发表的观点,我是用心在抒写我的人生,不必任何人给我打分,不用“优”“良”“中”“差”来对我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你支持我,那请给我留言,我一定会及时回复;如果你不支持我,那也没有关系,感谢你这次的点击。我用我的风格记录我的生活,这是我的地盘,所以我做主。”(选自该生博客主页上的主人寄语。)
尽管案例1的语言流畅,排比使用恰如其分;尽管案例1的政治觉悟很高,生活态度很端正,笔者想,我们的教师还是更渴望看到案例2中的孩子。因为这里的她才是真实的,因为这里的她流露出的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纯粹的,因为这里的她是用心在说话,是在真正地体悟生活与生命。而我们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正该如此吗?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外部资源”
如上所述,写作者对外部资源的认知是其写作模型中任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说写作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可广大中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为单一,写作意识也不强,很少有直接经验可以让他们敏锐地捕捉并及时地记录。对学生而言,写作素材的搜集与积累是难点,以往大力倡导的剪报、摘抄费时费力,阅读、保存和更新更是繁琐。现代信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麻烦,搜索引擎的横空出世使网上搜索资料变得异常简单,而且素材的丰富是我们以往所不能想象的,网络保存及更新资料的便捷也是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
此外,网络信息技术还在写作教学的众多方面显现了其特有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帮助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彰显新课程“以学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网络教学,可以将所有学生的反应及时地通过电脑反馈给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怎样都只能关心到部分而非全部学生的状况。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学绩不良的学生而言,这不啻为福音。它有利于信息的充分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也有利于作品的交流与传播,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档案袋的建立。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应当把它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突破口,花大力气进行研究试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插上腾飞的双翼。
注释: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具体的“弗劳尔和海斯的写作模型”可参见吴庆麟:《认知教育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4]鄢明定:《试论实用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第9期。
(杨倩 河南洛阳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4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