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原服饰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2014-11-22李绍俭
李绍俭
摘要:
高句丽特有的地理环境比较适合纺线织布。中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其纺织、服饰及刺绣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了高句丽服饰制度、服饰习俗形成的渊源。
关键词:高句丽;中原;服饰
一、高句丽服饰基本概述
服饰功能为遮身盖体、防风御寒,还有其审美功能。不同民族的服饰与其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审美观念密切相关。服饰文化是其民族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反映,体现其民族智慧与创造力。高句丽服饰在壁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描绘,为我们研究高句丽服饰及社会生活,提供一了真实、直观的宝贵形象资料。高句丽地处长白山区,鸭绿江从境内流过,山里的植被树木较多,再加上适宜的气候,比较适合蚕的生长,还可种植苎麻,这都均可用于纺线织布。
当时高句丽的纺织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新唐书》载:“王服五彩,白罗制冠,革带皆金扣。大臣青罗冠,次降罗,饵两鸟羽,金银杂扣。衫筒袖,裤大口,白革带,黄革履。庶人衣褐,戴弃。”从中可以看出,隋唐时代的高句丽已经能够纺织锦、罗、绸、缎等品种,仅就罗来说就分白、青、绛三色。
深受高句丽纺织技术影响的邻邦新罗常以纺织品为褒奖之物,“至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布。”(《隋书·新罗》)“真德女王即位,自梨太平歌,织绵为纹,命使往唐献。”(《三国遗事》)可见当时纺织技术之高,已作为上乘贡品与唐朝往来。
高句丽的纺织都是由手工生产的,许多谷民、蚕农过着自己养蚕、自己织布的农耕生活,除了自用,还要上缴,“人税布五匹,谷五石,游人则三年一税,十人共细布一匹。”(《隋书·高丽》)细布,即绸缎织物,粗布则为麻布。
二、隋唐服饰文化的影响
高句丽王朝始于公元前37年,亡于公元668年,长达705年。期间和中原的西汉、晋、隋唐诸朝有着密切的来往,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其纺织、服饰及刺绣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周边民族,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原的殷商时代,已出现了丝织品的生产,近三十年曾在商墓中发掘出大量的玉蚕,说明那时的养蚕业已十分普遍;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丝、帛等一百多个与纺织有关的文字;在商代的墓葬里,发现了用来包裹礼器的丝织品。殷商文化随着“箕子率五千人人朝鲜,其诗书礼乐、医药卜笠,皆从而往,教以诗书,使知中国礼乐之制。”(《海东绎史》)可以说殷商时期的纺织技术也随之传到了古朝鲜,成为高句丽纺织的根基。
汉唐时代,是丝织业的全面鼎盛时代,在纺织工具方面,缥车、纺车、络纱、整经工具、多综多踢织机等已经相当完善,束综提花已经产生,各种丝麻产品种类齐全,纱、罗、绮、锦等花色品种日益增多。
始于西汉、盛于大唐的丝绸之路,向西通向中亚、西亚和地中海东岸各国;向东通向高句丽及新罗、百济、日本等地。
高句丽各代王与中原诸朝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来往频繁,当时就修通了著名的南道、北道两条旱路及鸭绿江、浑江水路交通,勾通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往。仅以平原王为例:“三年(公元561年)遣使人陈朝贡;六年(公元564年)遗使人北齐朝贡……十九年(公元577年)王遣使人周朝贡,二十三年(公元581年)十二月遣使人隋朝贡……(《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后来,与唐朝的联系就更多了,中原的服饰文化随着频频交往传到了高句丽,随后又传到了新罗和百济。《三国史记》载“(新罗)真德在位二年(公元648年)金春秋人唐,请袭唐仪,唐太宗皇帝诏可之,兼赐衣带遂还来施行以夷易华。文武王在位四年(公元664年),又革妇人之服,自此以后,衣冠同于中国。”唐代的服饰,包括妇人之服饰传到了这里。高句丽离中原更近,联系更多更早,隋唐服饰较新罗更早传到这里,所以:“(新罗)风俗、刑政、衣服略与高句丽同”(《隋书·新罗传》);“(百济)其衣服饮食与高句丽同”(《魏书·百济传》)。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是为隋文帝,在服装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对官宦服装有了严格规定,听朝之服、帝王与贵臣均著“储黄纹绩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靴,腰束革带。”(《隋书·礼仪》)庶民服装,折领窄衣大袖,下著大口裤,腰束革带,足著软靴;女子服装多为窄袖衫糯,长裙软鞋……。这种隋代的服饰对高句丽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当时高句丽服饰的“服大袖衫,大口裤,素皮带,黄革履,妇人裙懦加撰。”十分相似,可见其滥筋。至唐代,胡服对汉族服饰的影响越来越大,自战国时代“越武灵王好胡服骑射”始,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迫至隋唐已达最盛时期。普遍穿着的“足著革靴,腰束革带”就是沿用胡人的装束。随之,这也对高句丽产生影响,在官宦庶民中得以仿效。唐太宗贞观四年又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绊,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新唐书·车服志》),官宦服色有了诸多区别,根据其品级的高低而不同,一般庶民则一律著白……这些都成为了高句丽服饰制度、服饰习俗形成的渊源。
总之,纺织业成为了高句丽经济的重要部分,为服饰缝制和刺绣加工奠定了物资基础。高句丽民族的服饰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那个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高句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影响使周边的诸多民族受益,至今仍闪现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尹国有.高句丽壁画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2]王纯信,尹国有.吉林民间美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