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2014-11-21廖君群杨清秀毕小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6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6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22期
关键词:轻链浆细胞骨髓瘤

廖君群,杨清秀,毕小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6;.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它的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以中老年人发病为主。中国MM年发病率约为1/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占10%左右,而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MM 的发病率不断增加[1]。由于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伴贫血、骨折、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极易漏诊或误诊,以致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对MM 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显得极其重要。免疫固定电泳(IFE)具有周期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分辨率高的优点,主要用于M 蛋白的鉴定以明确诊断MM。本文收集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经IFE 检测的患者标本,分析其电泳特征,旨在探讨其在MM 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本院经IFE检测的患者155例,年龄19~90岁,平均60.8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诊,其中MM 患者73人,均符合临床MM 诊断标准。MM 患者中男41例(56.16%),女32例(43.84%);年龄42~78岁,平均59.7岁。73例MM 患者中,IFE 检测阳性51例。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arsys 2琼脂糖凝胶电泳仪;试剂为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arsys 2琼脂糖凝胶电泳仪配套试剂。

1.3 方法采集空腹(8~12h)静脉血4mL,3000r/min离心5~10min。采用IFE的方法(包括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和免疫沉淀两个过程),对患者血清的M 蛋白进行分型,即先对血清蛋白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应用固定剂和各型Ig及其轻链的抗血清,加入凝胶道,与对应抗原结合,从而对各类Ig及其轻链进行分型。具体方法:(1)取患者血清用A、B稀释液分别按1∶2(血清30μL+稀释液60μL)、1∶5(血清20μL+稀释液100μL)倍稀释,其中A 液用于血清和IgA、IgM、κ、λ,B 液用于IgG;(2)稀释后点样10μL(1、8、15号位不加,3、10号位加B液,其余各孔加A 液);(3)加抗血清(ELP加固定液8μL,其余各孔加8μL抗血清,依次为IgG、IgA、IgM、κ、λ;(4)吸液、烘干;(5)染色、脱色、烘干;(6)扫描并观察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版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血清IFE结果155例患者的血清IFE 检测结果中,67例阳性,其中MM 51例。电泳阳性结果及免疫分型结果见表1、2,由表1可得出IFE对MM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9%,80.5%。

表1 155例患者血清IFE四格表分析结果

表2 51例MM 患者血清IFE分型结果[n(%)]

2.2 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73例MM 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3。

表3 73例MM 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表4 42例IFE阳性患者初诊断及入住科室分布

2.3 51例IFE阳性MM 患者初诊断及入院科室情况对51例IFE阳性MM 患者病例资料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这51例IFE阳性的MM 患者中,有9例患者入院前已确诊为MM,无法确定患者初诊断及入住科室,因此只做其余42例MM 患者的初诊断及入住科室分析。见表4。

3 讨论

MM 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 或IgE)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MM 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无自觉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Ig的生成受抑。但这些异常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需要与其他浆细胞疾病和实体瘤骨侵犯鉴别。IFE是一种免疫沉淀反应的混合技术,将区带电泳和免疫扩散结合起来,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分离及鉴定M 蛋白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2-3]。本文中IFE 对MM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9%和80.5%,与临床报道有一定差异[3],可能与研究病例较少有关。IFE 可对M 蛋白进行免疫分型,MM 的每一型都有自己的特点,临床可根据分型结果,采取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缓解病情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按照国内MM 的诊断标准[4],67例IFE 阳性患者中,51例被确诊为MM,IFE的阳性预测值达76.1%,说明IFE 阳性患者被诊断为MM 的可能性很大,但本次阳性预测值低于以往的报道[5],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22例IFE 阴性的MM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入院前已被确诊为MM,经过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以致血清中M 蛋白水平降低;另有少部分患者为低分泌型或未分泌型,因此出现IFE 检测为阴性的情况。16例IFE阳性的非MM 患者中,有2例巨球蛋白血症,2例浆细胞病,3例淋巴系统肿瘤,1例POEMS综合征,这些疾病都会引起血清中Ig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造成假阳性的出现。因此,可以通过IFE对血清M 蛋白进行分离及鉴定,对MM 进行诊断,疗效监测,指导临床治疗。

本研究中,73例MM 患者中,男41例(56.16%),女32例(43.84%),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28∶1,说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MM 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骨痛、蛋白尿、感染、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由于MM 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化,极易被漏诊、误诊。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MM 误诊率可达54.00%~69.11%[6],许多MM 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本研究中初诊为骨痛骨折的有11例,肾病、肾功能不全5例,冠心病、心绞痛2例,贫血待查者9例,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2例,发热1例,其他12例。由于原发疾病被掩盖,患者常会就诊于其他科室。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骨关节痛、病理性骨折、不明原因的蛋白尿、贫血、高钙血症、感染等,均应考虑MM的可能[7]。IFE结合了蛋白质电泳的高分辨率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果判断简易,大大降低了MM 的误诊率。有报道指出,IFE 可对MM 患者进行早期诊断[8],与本研究相符。本研究中,有2例初诊断为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1例发热患者,骨髓瘤病变还没累及肾脏,还没造成严重的溶骨性损伤,但IFE已能对血清M 蛋白进行检测,对MM 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本研究中51例IFE阳性MM 患者IgG型最常见,与文献[9-10]报道相符,有24例,占47.06%;IgA型15例,占29.41%;轻链型11例,占21.57%,其中游离轻链κ型7例,占13.73%;游离轻链λ型4例,占7.84%,而IgM型λ只有1例,占1.96%。各型别的κ∶λ比例不同,IgG 中κ∶λ为1∶1.4,IgA型中κ∶λ为1.5∶1,轻链型中κ∶λ为1.75∶1。在16例IFE阳性的非MM 患者中IgM 4例,占25.00%;IgG 3例,占18.75%;IgA 4例,占25.00%;游离轻链λ型5例,占31.25%。4例IgM 为巨球蛋白血症或淋巴系统瘤。在MM患者中,IgM型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当IFE检测结果出现IgM时,要特别注意MM 与其他浆细胞病如巨球蛋白血症和淋巴系统瘤的鉴别,减少误诊率。

综上所述,IFE是一种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度很高的能快速分离及鉴别单克隆M 蛋白的方法。在MM 的鉴别诊断、指导治疗、疗效监测、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MM 发病率的提高,临床表现的多样化,IFE 已成为诊断MM必不可少的实验室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还应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研究,寻找新的快速准确诊断MM 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对MM 的诊断正确率。

[1]田永芳,贾海英,田洪燕.47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0,23(4):473-474,478.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234.

[3]罗琳,罗军,赖颖晖,等.3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学特征[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1):39-40.

[4]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3-380.

[5]张磊,高秀登,刘树业.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517-519.

[6]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noclonal gammopathies,multiple myeloma and related disorders:a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J].Br J Haematol,2003,121(5):749-757.

[7]孟秀琴,艾工文.18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5,18(1):40-41.

[8]卢娉霞,陈莺,张敬喜.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3):267-268.

[9]乔永红,保方,陈莲英,等.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31例中的诊断价值[J].交通医学,2011,24(5):477-478.

[10]刘玉梅,黄琳淋,赵有利,等.296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45-46.

猜你喜欢

轻链浆细胞骨髓瘤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浆细胞唇炎1例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一例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