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4-11-21贾丽芳冯悦民王甲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维持性白蛋白贫血

贾丽芳,冯悦民,王甲正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肾内科,北京 102600)

感染的发生是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感染已成为ESRD患者死亡的第2位病因[1],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减退、防御屏障破坏、侵袭性操作、营养不良、贫血等因素较容易发生感染,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本研究对我院2011-01~2013-06期间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大兴区人民医院2011-01~2013-06期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3月以上、临床资料完整的血液透析住院病例97例次。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6例、糖尿病肾病29例、高血压肾损害12例、马兜铃酸肾病4例、多囊肾3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

1.2 方法

将97例次住院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年龄、透析年限)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肌酐(Cr)、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及尿素氮清除率(KT/V)等,对感染组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评价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临床特征与感染之间的联系。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部位

97例次住院中因感染性疾病住院38例次,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感染23例次,深静脉导管感染6例次,肠道感染3例次,胆道感染2例次,结核活动2例次,败血症1例次,带状疱疹1例次(见表1)。

表1 38例次感染住院患者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n sites in 38 infected cases

2.2 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种类

38例次感染病例中细菌培养阳性14例,以G-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例,鲍氏不动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大肠埃希氏菌1例(见表2)。

表2 38例次感染住院患者中14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Table 2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n 14 positive cases

2.3 感染发生相关因素

感染组的年龄、CRP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Alb、Hb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透析龄、透析前尿素氮、血肌酐及尿素清除指数KT/V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s)Table 3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s)

表3 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s)Table 3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s)

白蛋白/(g/L) 27.97±2.48 34.58±1.87-14.751 0.000尿素氮/(mmol/L) 21.18±3.58 22.34±4.56-1.543 0.126肌酐/(μmol/L) 662.59±172.39 729.31±165.71-1.884 0.063 KT/V 1.20±0.04 1.22±0.04-1.552 0.124 CRP/(mg/L)44.05±14.11 10.12±4.34 17.128 0.000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尿毒症毒素、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等因素常伴发免疫功能减退。透析置管使局部皮肤防御屏障破坏,以及合并贫血、营养不良等,故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部位最常见为肺部感染[2],研究显示血透患者肺炎病死率是普通人群的14-16倍[3],本组结果显示透析患者感染以肺部感染居首位,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2]。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为综合因素导致,与尿毒症毒素导致的尿毒症肺以及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肺水肿等因素有关。国内一项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调查显示,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杆菌、嗜肺军团菌等[4]。本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炎的病原菌构成与一般人群不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肥胖、老年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血管通路的建立难度增大,导管留置的时间增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有研究显示,高龄、糖尿病、穿刺部位、穿刺次数多、置管时间长是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数导管相关性感染由皮肤表面细菌引起,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国外文献显示,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5]。在本组资料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共发生7例,细菌培养阳性5例,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与文献报道一致。

在本组资料中,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平均年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指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的年龄、C反应蛋白高于非感染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低于非感染组。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提示MHD患者预后差的强力指标[6]。ALB是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MH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7],炎症通过细胞因子减少白蛋白的合成,增加白蛋白的分解,引起负氮平衡,出现低蛋白血症[8]。可见,低蛋白血症与炎症反应互为因果。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贫血可导致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使患者病死率增加[9]。血透患者的低Hb水平是易感因素,说明贫血可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而感染又使Hb和Alb水平下降,引起恶性循环。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状况,是并发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本文中,感染组CRP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组。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介导机体急性时相反应(acute-phase response)。有研究显示,在各项炎症指标中,CRP测定较体温、白细胞计数更为敏感,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成正比[10]。

本组资料显示,感染组年龄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平均年龄为(65.16±7.68)岁。老年患者易发生感染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差、病程相对较长及肾功能相对较差等多种因素有关。

总之,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死亡因素之一,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这些相关因素,要积极纠正患者的贫血和营养不良,降低MHD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Vanholder R,Van Biesen W.Incidence of infectiou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dialysis patients[J].Blood Purif,2002,20(5):477-480.

[2]Sarnak MJ,Jaber BL.Pulmonary infectious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Chest,2001,120(6):1883-1887.

[3]Slinin Y,Folev RN,Collins AJ,etal.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pneumoni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The USRDSwaves1,3 and 4 study[J].Kidney Int,2006,70(6):1135-1142.

[4]刘又宁,陈民钧,赵铁梅,等 .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3-8.

[5]Tanriover B,Carlton D,Saddekni S,etal.Bacteremia associated with tunneled dialysis Catheters comparison of two treatment strategies[J].Kidney Int,2000,57(5):2151-2155.

[6]Merkus MP,Jager KJ,Dekker FW,etal.Predictors of poor outcome in chronic dialysis patients:the Netherlands Cooperative Study on the Adequacy of Dialysis[J].Am J Kidney Dis,2000,35(1):69-79.

[7]Jahromi SR,Hosseini S,Razeghi E,etal.Malnutrition predicting factor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2010,21:846-851.

[8]Kamyar KZ,Gladys B,Charles JM,etal.Appetite and inflammation,,nutrition,anemia,and clinical outcom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Am J Clin Nutr,2004,80(2):299-307.

[9]Felker GM,Adams KF Jr,Gattis WA,etal.Anemia as a risk facto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heart failure[J].JAm Coll Cardiol,2004,44(5):959-966.

[10]Mcintyre C,Harper I,Macdougall IC,etal.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regular dialysis patients[J].Clin Nephrol,1997,48(6):371-374.

猜你喜欢

维持性白蛋白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