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比较

2014-11-21李庆隆高峻鹰王建国李可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颌面颌面部间隙

李庆隆,高峻鹰,王建国,李可来

(1唐山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唐山 063000;2唐山人民医院中药房;*通讯作者,E-mail:liqinglonglql@126.com)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类疾病系指发生于口腔颌骨周围软组织及颜面部的化脓性炎症,确定感染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宿主的防御机制。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往往造成个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感染的易感性。现对2002-01-01~2011-12-31来我院就诊的535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按照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02-01-01~2011-12-31间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具有完整住院病历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535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排除标准:口腔颌面部感染未累及口腔颌面部间隙者,无完整病例资料者不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由研究人员到医院病案室,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2002-01-01~2011-12-31间所有住院患者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记录号、住院时间、性别、年龄、出院诊断、入院体温、感染部位、是否患糖尿病等项目。自行设计调查的表格,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逐一进行调查分析,记录相关调查指标,最后汇总分析相关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中多间隙感染患者占36.6%,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19.0%(P<0.01);口底蜂窝织炎在糖尿病患者中占18.3%,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6.0%(P<0.01);发热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89.0%,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64.9%(P<0.01)。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4.87±9.18)d vs(10.58±7.9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在多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和发热的分析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single space and multi-space infection,celluliti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and fever between diabetic patients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3 讨论

糖尿病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目前有9 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有1.482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1]。糖尿病作为系统性疾患,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造成感染,且感染不容易控制,容易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迁延及较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在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时发现糖尿病比非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多间隙感染、易发热、住院时间更长。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2]。

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时,需同时控制患者血糖和感染[3]。由于高血糖扰乱了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其抗感染中起的防御作用减弱[4]。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缺陷,表现在糖尿病患者易受各种感染侵袭,如化脓性细菌感染、坏死性感染和真菌感染,许多学者对糖尿病患者感染和非糖尿病患者感染都进行了比较,结果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因此控制血糖极为重要[5]。

感染不但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糖尿病人发生感染时,其对感染的抵抗力也相当低。其原因主要有:①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这导致患者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使患者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血流缓慢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机体组织供血减少和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组织坏死。②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控制差并伴有脱水、失水、酸中毒等,这些也使患者的防御机制降低。当细菌侵害机体时其抵抗力低弱,细菌易繁殖因而极易感染。③患者体液中糖的浓度较高,这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和繁殖,故而当发生感染时常常比普通患者更要迅猛及症状更严重。④颌面部间隙感染使患者全身发热进食困难,继而使患者体内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随之机体血糖发生应激性升高;感染也可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6],使医生控制血糖更加困难,形成恶性的循环。⑤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组织缺氧,更有利于厌氧菌生长,严重时可引起组织腐败坏死,最终需行脓肿切开引流。

需要注意的是急诊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时患者的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4 mmol/L以下[7],同时我们应该预防低血糖,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往往大于高血糖,患者可能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8]。

总之,糖尿病更易引起较为严重的多间隙感染,特别是口底蜂窝织炎;并使患者面临较重的症状;治疗更为棘手,治疗时间更长。所以,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Yang W,Lu J,Weng J,et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Med ,2010,362(12):1090-1101.

[2]Bakir S,Tanriverdi MH,Gün R,etal.Deep neck space infection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73 cases[J].Head Neck Med Surg,2012,33(1):56-63.

[3]王晓颖,颜兴,韩培彦.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1):1118-1119.

[4]肖逊,罗云.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时期的风险和预防[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6):712-716.

[5]Peralta G,Sanchez MB,Roiz MP,etal.Diabetes does not affec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emia[J].BMC Infect Dis,2009,13(9):94.

[6]王连伟,王海安,孙智颖,等.糖尿病患者分型诊断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5(11):827-828.

[7]祝开思,王彤.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应用和血糖管理[J].药品评价,2010,7(15):23-25.

[8]唐松梅,段秀兰,赵继萍,等.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的观察和防范[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82-783.

猜你喜欢

颌面颌面部间隙
间隙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紧流形上的SchrÖdinger算子的谱间隙估计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浅谈保护间隙的利弊与应用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