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2014-11-21崔钟

剧影月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潜台词话剧舞台

■崔钟

话剧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崔钟

所谓“话剧”,简单的说就是用语言来表达剧情的艺术形式。演员更是需要用台词作为依据,把编剧写在纸上的文字,通过自己在音色、语调、节奏等方面的处理,从而刻画出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用以展示剧情。话剧台词一般包括对白、旁白和独白。对白,是剧本中角色之间的相互对话,也是话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独自说出的台词,是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活动直接诉说传递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旁白,是一种独特的台词形式,可以是角色用第一人称回忆过去或展开情节的主观性自述,也可以是编剧对故事的背景及原委,或对人物事件直接议论和抒情的叙述说明。话剧不像小说,不能由读者自己解读作者的叙述,只能依靠角色自身的行动和语言向观众说明一切内容。而塑造完整、准确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以此推动剧情的发展,表达正确的主题思想,是台词处理的最终目的,因此台词是话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

语言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交流工具,在话剧的构成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会说普通话、音色好听、嗓音洪亮就能演话剧。这些人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重表演,轻台词,更多是用表象的行为塑造人物,却忘记了表演既包括了形体动作,眼神和表情,又包括了语言动作,而这些外在的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又都是靠心里动作来指使的,它们缺一不可。事实上,用表象行为作为表现形式的只有哑剧和舞蹈,而它们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受到局限的。即便是电影初期的默片,也是要通过字幕来说明人物语言的。一位优秀的话剧演员,绝对是有着扎实的台词基本功,同时具备着强大的舞台语言艺术感染力。反之,那些不重视台词技巧的掌握与基本功训炼的演员,在上了舞台后,经常会出现声嘶力竭,口齿不清的现象,台词处理逻辑混乱,用千篇一律的语调和一成不变的音色说着内心空虚的台词,最终给所饰演的角色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演出效果。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会说话,并不等于在舞台上能说好台词,因为舞台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生活语言是自己说的话,是一种自然形态的语言,随意性很强。舞台语言是人物说的话,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它是编剧逐字逐句经过推敲和润色后固定下来的人物语言,演员不能随意更改,同时因为舞台时间的限制,不能任意重复。最重要的是,在舞台这个特定空间,演员需要将舞台语言清晰、动听、并极富感染力地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这背后是一个艰苦的艺术加工再创造的过程,绝对不是把台词背下来,用普通话说出来这么简单。可以说,台词作为话剧表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无以复加的,其难度也是相当高的。

话剧的台词类似于戏曲舞台上的念白,在戏曲的“唱、念、做、打”四功法中,念功是最难掌握的。在梨园行中,一直流传着“千斤念白四两唱”的说法。以前的老人,把看戏称作听戏,这足以说明念功与唱功的分量。话剧也是如此,真正的行家可以只靠聆听台词,就能辨别出演员的优劣。我就目睹过一位我国杰出的话剧导演,在排练过程中一直闭着眼睛,单靠感受演员台词中的喜怒哀乐,就指出了演员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这足以说明台词的魅力和作用有多么大。而现在,相当多的话剧演员从事着影视演员的工作。久而久之,在台词的处理上就出现了混淆。最经常见到的是,拍摄影视时被指出台词太舞台腔;排演话剧时被指出台词太水。究竟如何区别二者之间的特点呢?话剧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它不是自然生活的照搬,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后凝炼的生活。所以,话剧台词是经过放大,言简意赅,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最深意念的口语。演员在处理台词时,既要说清台词的真实内容,又要让观众听懂台词的言外之意。既要用适度的夸张去渲染剧本文字的意境,另观众感受到美,又不能用千篇一律的语调朗诵,令观众感受不到来源于生活的自然亲切。影视是由话剧演变而来,但是相比话剧,影视更加高度的还原了生活。所以,演员在台词的处理上,与话剧舞台上的要求正好相反。演员绝对不能有舞台上的感觉,要用非常自然的状态去说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做作和夸张。但是这种生活化又不是原始的自然,是经过加工提炼,经过推敲并控制的不留痕迹的艺术语言。话剧、影视这两种相近又有区别的表现形式,真的很容易让演员在台词的处理上发生混淆。所以,想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的切换模式,需要演员有着扎实的台词基本功,和对台词概念上的完全领悟。

话剧演员要想创造出更多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并获得成功,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舞台语言在话剧艺术中的重要性,然后就是要充分地掌握并细化自己对台词处理的创作过程。这个创作过程,具体由内部依据和外部技巧两个部分组成。演员对角色台词语言行动性的分析、潜台词的挖掘、内心独白的寻找、和语言基调的确认。这样的分析理解是为了寻找到台词的内部依据。演员在表达角色台词时,要根据所扮演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等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角色的语言基调,通过人物的心理状态,准确的用气息的掌握、重音的安排、停顿的使用、语调的变化等技巧,将分析、理解和体验到的一切鲜明地体现在舞台上,这就是所谓的外部技巧。在内部依据和外部技巧的组成要素中,潜台词的挖掘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成功塑造人物的先决条件。同样的段落,同样的台词,不同的演员会说出不同的韵味,这是因为潜台词紧紧依附于台词,而台词的实质一定是蕴藏在潜台词里的。不同的演员对挖掘作者台词里字里行间的深邃意图的认识是不同的,再通过创造性地处理人物语言,把台词意思的弦外之音或深层意思表达出来的功力也是有差距的。因此可以认定,虽然角色的台词来自于作者,但如果演员没有挖掘隐藏在台词背后的潜台词,不对作者意图的进行补充,那就绝不可能创造性地刻画出角色,说出来的台词也绝对是苍白空洞,没有任何韵味及感染力的。

作为演员,只有强大的理论作支撑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多实践,在实践中将理论加以消化,变成为自己的方法,便于今后更好地塑造角色。我十九岁之前是一名京剧演员,因为对话剧的热爱而跟随几位话剧艺术家学习了几年话剧表演,后来调入话剧团工作,可谓是半路出家。当时的我对话剧表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理论,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剖析、解读人物,所以,我的表演完全是很幼稚的表现状态,台词更是只停留在自我欣赏的层面。直至我接到了话剧《我的第一次》的排练、演出任务,我的表演才真正从质的层面有了提高。这些都要归功于已故的著名导演—郝钢先生。记得当时在排练场,一个冲出厕所接电话的的段落,郝钢导演愣是让我一天没进行下去,也不告诉我哪里错,只是不停地说:“不对,再来,重新说!”一直自信满满的我完全不知所措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此类情况更是层出不穷,和对手所有的交流都被质疑,所有的台词都被否定。我最后的一丝自信终于被彻底击溃了,我甚至开始怀疑我的能力,质疑自己选择话剧是否正确。后来,郝钢导演开始教我挖掘潜台词的方法,让我和对手在每一个行动,每一个交流,每一句台词之前,都要再创造出当时应当存在的真实思想,并把一切都说出来。按照这样的方法排练了几天后,我发现我所有的台词说出来都有依据了,角色的塑造也在各种合理的虚构与深刻的剖析中真实地成立了。在严格按照此方法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塑造的角色得到了观众认可,《我的第一次》也获得了成功,至今在国际国内的话剧舞台上演出已达十二年之久。后来继续深造时,我才从书本上知道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的掌握潜台词的方法。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也是一直用这种方法塑造人物,只是比起当初的运用更加潜移默化了。现在我也理解郝钢导演当初击溃我自信的用意了,那时的我根本不懂方法,不懂得去挖掘台词背后的实质和探索潜台词的底蕴,只是在外在的形式和语言上兜圈子。这样表面化的处理台词,机械地背诵台词,直接导致了我台词的苍白懂的、无趣和表演的一般化,简单化。郝钢导演的良苦用心正是在于:首先把我不正确的方法和盲目自信彻底击碎,然后重新灌输好的方法,并让我彻底领悟、熟练掌握。意识到台词的重要性,对我来说真可谓是事业上的一次重生!

想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段话:演员应该给台词作出自己的情感和乐谱,并学会用角色的话语把这种情感的乐谱唱出来……如果不是这样,观众就不必费力到剧场里来看演员表演,坐在家里读剧本就行了。

猜你喜欢

潜台词话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话剧《二月》海报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哪个瞬间,会让你觉得“活该我单身”
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
老公的潜台词你懂不懂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国国家话剧院
话剧演员必须掌握的功课——如何挖掘和体现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