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建设之探寻
2014-11-21嵇婷
■嵇婷
1 引言
地方文献是指关于某一特定区域全部信息资源的总和,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图书、报纸、照片、唱片、拓本、印模、薄籍等等。在传统图书馆时代,受资源与技术的限制,地方文献收藏依据一定的业内标准进行有限的定向收藏。在文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今天,依照旧标准显然不能继续满足公共图书馆信息保障的需要。利用数字与网络技术,延伸并扩大本地实体馆藏资源,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选择。本文以南京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内容、方式、步骤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2 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建设内容
南京图书馆在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方古籍文献数字化、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多元合作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内容。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资源丰富,收录1949年前的各类文献共230万册,其中古籍(1912年前的各类文献)160万册。从2008年起,南图对地方文献古籍方志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已建成“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江苏方志全文数据库”。
南京图书馆建立了多个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通过对2000余种民国文献全文扫描,建成涉及民国历史、人物、艺术、商业等领域的专题数据库,包括:老商标老广告数据库、百年商标图片数据库、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等。此外,南图还建设了“江苏地方文献视频资源库”提供14种江苏地方戏的视频资料在线查询与欣赏;“江苏作家作品数据库”收藏了祖籍江苏或出生江苏或在江苏工作过的著名作家的生平介绍、文学作品及研究。
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省分中心,南京图书馆通过多元合作建设了江苏文化共享工程网、江苏文化数据库、江苏省五星工程数据库等大型文化数据库网站,建成了包括“人物数据库”、“作品数据库”、“旅游数据库”、“文化民俗数据库”等12个江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成为宣传和传播江苏文化的主要窗口。
3 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3.1建设方式分层次进行
南京图书馆在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时遵循两个原则:
1、根据馆藏特点,制定数据库开发顺序。首先,南京图书馆对面临缺损、急需保护的珍贵古籍优先进行数字化;其次是对特色的馆藏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如民国文献资料优先进行数字化处理。
2、根据需求层次,确定开发方案。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定不同的数据应用与信息流通方案。比如较高层次的资源其目标用户人数少,功能设计可以相对简单。而大众层次资源,如江苏文化库,目标用户多、关注度高,其检索、下载、在线点播等应用功能就要设计得全面便捷,方便用户查询使用。最后,针对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对建设内容及时调整和更新。
3.2构建长期稳定的采集协作网络
地方文献因收集困难的特点,离不开各方单位的广泛协助。南京图书馆与地方史志办、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出版社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南京图书馆对公众提供江苏省政府公开信息资料、政策法规的查阅服务,并为政府部门提供“立法决策咨询”等深度服务。该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使全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江苏作家协会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包括交流作家及作品信息资料,联合作协开展交流、讲座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艺作品在凝聚力量、净化心灵的感召作用。此外,南京图书馆执行呈缴本制度,省内18家出版社向南图呈缴样书,南图网站每月公布呈缴样书列单。
3.3多元合作共建共享
南京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建立的合作模式,主要采取的是数据库建设二元合作模式+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多元合作模式。数据库建设是将本馆的地方现有资源进行整理,数字化后进行开发,实现保存与查阅的功能,并在网络范围分享。该模式是由数字技术研发部门与地方文献保存单位共同建设完成的。南京图书馆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通过自主建设完成该协作,例如:民国文献数据库。在自主开发能力较弱的图书馆,也可以采用外包技术或购买数字资源建设软件的方式实施。
江苏文化数据库、江苏文化共享工程网这些数据库是大型资源数据库,由于其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很难由某一两个部门或单位协作完成,必须通过多个单位跨行业跨距离合作才能实现。如“江苏文化数据库”中的“文物库”需要联合博物馆共同完成;“名剧名段”需要联合江苏地方剧院协助完成;“中国金陵百家画展”需要联合省文联等部门来完成;“江苏省五星工程数据库”,需要联合文化馆、美术馆才能完成;“判例库”需政法部门协助等等。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4.1地方文献目录体系须待完善
编制地方文献目录,有助于读者查阅和研究参考。虽然南京图书馆地方文献及其数字图书馆建设内容丰富,OPAC系统能对是否民国文献、地方阅览室文献进行区分,但目前仍然没有体系性的馆藏地方文献目录。由于南京图书馆地方文献以及数字化信息已具一定规模,建立一个实用的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十分有必要。未来可以根据需求,依著述形式来编制各类数据库,如按出版形式分为:图书目录、报刊目录、图片目录;按内容分:地方文献综合目录、专题目录;按揭示程度分地方文献简目、地方文献考录等。
4.2数字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是文献数据资料。在多元合作、共建共享的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必须加强对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原始文献由相关的业务人员所掌握,其可能不懂数据库建设,未继续参与后续工作;而数据库开发人员由于基本不熟悉业务,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数据关联、数据转移等可能会存在偏差与失误。另一方面,由于合作方较多,容易出现责任界定不明的情况,从而导致于数据提供方为完成任务,提供的第一手信息不全面、不深入、甚至不准确,而开发人员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不能正确识别。解决这类问题既要数据提供方参与其中并深入进行检验,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各自也要明确责任划分。
4.3合作建设效率有待加强
南京图书馆大部分数据库是通过二元合作的方式自主开发的,由于没有采用项目制的管理方式,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没有硬性的指标要求,有的数据库从开始建设到建设完毕花费较长周期。此外,存在交流少,合作不紧密的问题。加上有些搜集处理文献数据的人不具备高级信息技术能力,很多重复性的简单劳动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对待该问题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自主开发采用项目制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二是加强技术部门的技术指导,并要注意合作的紧密程度;三是自上而下采取明确的责任分工。
4.4数据库未注重更新与整合
一个活的数字图书馆,需信息不断的更新流通,才能保证其使用价值。目前,有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之后,忽视了对数据文献的及时更新。比如江苏文化库,内容全面丰富,但是里面的内容更新甚少。如“人物库”中的“相关作品”、“相关图片”、“相关音/视频”的链接,出现不少“结果为0”的现象。另外,存在数据库分散零落、内容交叉的情况,建议将分散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如江苏文化数据库中存在“戏曲作品库”,“江苏地方文献视频资源库”中也有地方戏曲。江苏文化数据库中的“戏曲作品库”罗列了一些作品,但仅有少量有文字介绍与视频下载,而另一数据库仅是视频的罗列。这种情况可以两者整合优化。
4.5需加强宣传,提高文献利用率
优秀的地方资源、特色资源建设出来后,如果忽略了宣传与推广,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境地,那是极大的浪费。通过宣传形成社会影响力,既能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亦有助于拓宽地方文献的搜集。目前南图地方文献搜集渠道和宣传渠道还不够广,地方文献利用率有待提高。可以通过告示、网站等途径发布征集信息,号召社会各界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向图书馆捐赠地方文献的活动;也可以通过举办地方特色展览、比赛等各种活动,动员和鼓励更多的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捐赠文献。
5 结语
南京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采取多元合作的模式、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协作网络,分层次、按需求、逐步建立了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既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又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当然,在其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是诸多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只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加强多方友好合作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
1.王丽.地方文献工作多元合作模式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3(1)
2.单元诚.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及网络应用模式——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11)
3.广州市图书馆学会,佛山市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合作创新与发展[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4.杨玉麟.曲义华.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