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生存与发展之我见
2014-11-21廖天凯
■廖天凯
戏剧生存与发展之我见
■廖天凯
中国戏剧是文学艺术各个门类中起源较早、比较复杂、成熟亦较晚的一种文学艺术。有关戏剧历史的各种资料和论述散见于诸多著作之中,如《尚书·尧典》、《乐记·宾牟贾篇》、《吕氏春秋·古乐》是关于古代乐舞的记录和评价,《国语·楚语》《楚辞·九歌》关于巫觋的记载和描绘,《礼记·郊特牲》关于蜡祭的记载,杜佑《通典》等。宋代瓦舍勾栏的林立,元代作家辈出,演员活跃,明代北曲南曲交替更新,清朝佳篇涌现,无一不体现出戏剧在当时的地位及影响。清朝以后,大时期的动乱,中国戏剧几乎无重大的发展,而解放后,曹禺的《雷雨》,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等一批名作,使中国戏剧出现了一个复兴的阶段,然而近几年中国戏剧再次步入了低谷。虽然也有《窝头会馆》这样的好话剧引起了短时间的轰动,但个别优秀的剧目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戏剧的现状。戏剧发展到今天的这个状况,这里面含有多方面的因素,那么我们对中国戏剧的今天和明天又有哪些了解和期待呢?
一
戏剧若要想保持原有的社会功能,又要赢得广大的观众,就必须有大批在文学内容和舞台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富有人文精神的好剧目(并非专指现代戏,新编历史戏加工后的传统戏同样也能富有时代精神)。创作新剧目,首先要有好剧本,但光有好剧本而没有好导演仍然出不了好戏。契诃夫的名剧《海欧》几乎葬送在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的导演和演员之手,是杰出的导演丹钦科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带领着演员们挽救了这部戏。一个剧本只要在刻画人物、反映生活等方面较有基础,即使它在某些地方还不太符合舞台演出规则,但到了好导演手中,经过精心处理,也会焕发光彩,对照《茶馆》最初的文学剧本和舞台演出剧本,最初的话剧《茶馆》与2000年的《茶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当年如果没有焦菊隐,《茶馆》的艺术成就就不会体现得那么完美。
我们可以说,只要戏剧界有了一批真正懂得戏剧艺术的好导演,整个戏剧艺术的改革与发展要顺利得多;中国戏剧若要快速顺利地改革,便必须完善现在极不完善的戏剧导演制度,培养出大批出色的戏剧导演。
观众是戏剧演出成功与否的奥秘之所在,如果能巧妙地接通与观众之间的精神通道,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热情和想象,使他们随着演出,积极地做出情感反应与想象,那么他们的艺术会取得相应的成效,反之就会失败。对演员来说,这正是一种要求、挑战和机遇,正因为如此,这对演员的素质要求十分高。胡袛在《黄氏诗卷序》中提出了他的九美说:一.姿质浓粹,光彩动人;二.举止闲雅,无尘俗态;三.心思聪慧,洞达事物之情状;四.语言辨利,字句真明;五.歌喉清和圆转,累累如贯珠;六.分付顾盼,使人解悟;七.一唱一说,转重疾徐,中节合度,虽记诵闲熟,非如老僧之诵经;八.发明古人喜怒哀乐,忧悲愉佚,言行功业,使观听者如在目前,谛听忘倦,惟恐不得闻;九.温故知新,关键词藻,时制新奇,使人不能测度为之限量。九美既备,当独步同流。同样,夏庭芝的“色艺两绝”说也对演员的素质提高提了要求:一.色艺兼重;二.一专、多能兼重;三.开赋、功力并重。张岱的“性命于戏”说则更为切实。演员缺少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使戏剧水平降低了很多,这样不但未能有新观众引进,而且还失去了不少老观众。若要不失去观众,提高戏剧艺术水平,演员的素质是必须加强的。目前戏剧发展后劲不容乐观,人才培养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现象严重。这种差距将在未来几年的剧目生产中呈现出来,因为剧目是靠生产主体——演员来体现的,他们肩负着塑造人物的重任。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提到,伏尔泰曾经沿用古希腊史诗的传统观念,摹仿史诗方式写了《亨利亚特》,结果十分可笑。同样,今天如果再按照传统戏剧的方式和观念来描写无比复杂、丰富的现代生活,也只能是笑料而已。但是,今天写历史题材,如果采用新的观点和方式,就可以获得新的美学效果和方式。比如说《茶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是以变形的方式,而是以一种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方式,深入刻画出人性的复杂性,从而显现出一种在传统戏剧中几乎不见的深沉的壮美。因此,我们并不排斥采用各种手段按原风格保存有价值的古老剧种和传统剧目,也不妨碍各剧种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状,在继承和改革的问题上制定自已切实可行的方针。但是,在总体观念上,应该跟上时代和广大观众审美的变化。
中国社会目前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从大的教育观点来看,文化是教育,从大的文化观点来看,教育是文化。文化似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然而文化的力量到底发挥得怎样?我们的民族到底有多少文化后劲?从某种意义上讲,戏剧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折射。戏剧的社会功能,无论是从中国的元杂剧开始,还是从西方的古希腊戏剧开始,戏剧始终有一种“高台教化”的功能,是知识阶层对于普通民众的一种启蒙方式,无论是人性启蒙、社会伦理启蒙,还是思想启蒙,格调品位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去追求市场化,那只能是,有钱的到剧场就是为了买乐,演员为了赚钱,你要乐,我就给你乐,剧场变成市场,是廉价的交易,文化人就成了工具,在降低文化尊严的同时,戏剧教化功能,对社会问题批判的功能和对人的净化功能都给削弱了。
二
我们承认,现在的作品讲市场、面向市场,但作品价值最重要的不在于经济层面,而在精神层面。只有坚持这一条,才能使一个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特色永存,尊严永在。目前,戏剧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边缘化
中国戏剧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其艺术魅力是不可小觑,而当今陷入低谷,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亦是不少的。中国经济在改革,同样戏剧为了巩固、加强其地位也在改革,然而从传统出发还是从现实、从活生生的艺术实践出发?这是戏曲改革中说来简单,但实质上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们的观念形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随之而改变,再加上各种电影、电视不断地潜移默化的改造着审美主体的结构,在这一些冲击和影响下,广大观众对我们的戏剧艺术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是封闭的国度里生长起来的戏剧必然要发生变革,它的某些原有的艺术法则和规律,自然会被一些新起的法则和规律取而代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至今,戏剧边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地方戏的生存和发展更是面临着新的困境和危机。不管是继承传统还是从艺术实践出发,面对这样的市场,戏剧很无措也很无奈,是不是告知我们戏剧的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戏剧工具化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到现在的从上至下热议的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进步。可是大多数人对文化的重视,仍旧没有脱离经济利益的驱使。并非真正认识到文化是对人精神层面的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他们忽视了文化的精神价值,仅仅把文化当做赚钱的工具,谈到文化就必谈文化产业。
物质生产领域为了赚钱,假冒伪劣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如果一切向钱看,会更加贻害无穷。这就是当前文化领域媚俗之风盛行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已经被金钱绑架了。戏剧在这场金钱游戏中扮演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走向了“堂会”化的悲剧格局。
3.戏剧庸俗化
戏剧为了生存赢得观众,被迫迎合部分观众的趣味、不是在剧目的审美取向上下功夫,而是自毁其门,搞一些四不像的东西。有些戏曲甚至不惜降低自己,屈驾将一些庸俗、低俗的剧目搬上舞台,自降品格。现在有些剧种为了生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已不卖座了,封建迷信,黄色下流的糟粕戏也纷纷搬上了舞台,搞笑版、娱乐版、低俗版的各类戏剧纷纷登场,戏剧的高雅品质遭到破坏,戏剧对文化的引领作用逐渐丧失。戏剧对人类灵魂的净化、对人类美好感情的抒发、对真善美执作的追求意义也会消亡。如此以往,戏剧品格会越来越低,戏剧观众会越来越少,进入令人心痛的恶性循环。
4.戏剧同质化
为什么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独特性和鲜明性是艺术的特征。提倡戏曲杂交的创新,是对剧种毁灭性的行为。因为独特性和鲜明性是此剧种与它剧种的区别所在,剧种没有了独特性就没有了此剧种,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不少戏曲剧团为了生存,搞起来歌舞,唱起了流行歌曲。其实并不能争取到市场,因为在那个市场你并没优势,于是,在这场世俗的欢宴中,戏剧就沦为席间卖笑的小丑,但它的取笑本事又不见得高过别人;或者为了引起注意,而通过拔高调门博得喝彩,但它难免因调门拔得太高而走调。戏剧自身的迷失是加速戏剧死亡的助推器。因而剧种个性、地方特色是戏剧保护的灵魂,对于戏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影响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失的精神力量,更是一支中国改革发展到今天需要关注和扶持的文化生态,戏剧艺术将在未来社会发挥出属于它自己特有的光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中国戏剧复苏的生机和未来。
1.现代人心灵更需要慰藉
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央视记者白岩松曾经呼唤 “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也就是说,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一旦吃饱饭,就会生出无数个烦恼,一个烦恼是生存的烦恼;无数个烦恼是发展的烦恼。我们国家正处于解决了一个烦恼,又开始生出无数个烦恼的时期。我们已经感觉到,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欲望越来越多,精神需求越来越少。说明人的精神不是仅仅靠物质就能解决的,人的精神需要文化艺术的慰藉,需要人文关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友情的氛围,需要美好情感的寄托,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用文化艺术抚慰人们流浪、迷失的心灵,是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戏剧已经站在了被需要的前沿,戏剧人的使命和责任也将在这个时期充分发扬。戏剧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崇高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和“敬业乐群”的精神将重新绽放,中国戏剧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肯定能够找到自己变革和发展的一席之地。
2.农耕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有九亿农民的文化需求需要得到满足,而他们的审美习惯则是几百年留存下来的。中国戏剧特别是戏曲的综合性、写意性、程式性、虚拟性以及抒情、传神的叙说故事方式,是在顺应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人类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正因为它顺应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又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亲和力很强,生长的土壤很丰厚,只要戏剧人能够坚持不懈的耕耘,戏剧事业的复苏和振兴还是可能实现的。
3.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民族、国家要自立于世界之林,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力量。社会发展和谐需要情感,当代文化最薄弱的环节是对情感的忽视,这是文化承前启后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对情感的滋养。这对于生活节奏快、生存竞争紧张的现代人来说,尤为需要,就拿昆曲来说吧,近年来在校园、在年轻人中有着很大的市场,也出现了一大批粉丝,剧场内无数双专注的眼神和鸦雀无声的氛围,集中彰显了高雅艺术的内在魅力和征服力。这是个非常可喜的现象,说明了社会在进步,人的内心需求也在变化,不可忽视的是,昆曲也在进行着艺术形式的创新,比如实景的利用让观众身临其境,置身于剧情的场景之中,给观众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觉享受,这样的创新使昆曲更加走进了人们期待的视野,提升了昆曲的辨识度。由此可见,高雅艺术正在以其不可替代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成长在人们的心中。戏剧的特征决定了戏剧在社会前行中的担当和作用,保护本民族的文化独特性是全民族的责任,更是戏曲人的使命。中国戏曲对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它蕴藏着中华民族最原始、最纯粹的精神基因,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只要戏剧人拥有发自内心真正的人文关怀,拥有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国戏剧将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书目:
《戏剧美学》《中国戏剧学通论》《东方戏剧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