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因论看《飘》的两种中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014-11-21

电影评介 2014年22期
关键词:模因译本语言

李 徽

《飘》[1]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经典作品,一经问世便被翻译为多国语言,为各国读者所拜读。在我国傅东华先生最早将这部巨作译入中国[2],并引起巨大反响。随后又相继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多种译本,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新译本纷纷涌现,如黄怀仁、朱枚若[3]、戴侃、陈良廷等,他们尽力将异国风情带给中国读者。本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傅东华和黄怀仁、朱枚若《飘》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理论依据

模因论一词最早出现于Richard Dawkins的The Selfish Gene中。Richard Dawkins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a uni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or a unit of imitation)。[4]通过模仿和复制,模因能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传播。《牛津英语词典》将“模因”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5]继Richard Dawkins之后模因研究发展迅速,继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模因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概念。事实上小至一个词语、一个动作、一个理念,大至文化,都被看作模因单位,或模因复合体。具体说来,“它可以是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的模式,也可以是科学理论、宗教信仰、决策程序、惩罚模式、客套常规;等等。”[6]总而言之,“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7]与基因类似,模因同样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Helighen认为模因要经历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才能得到成功复制。而在每一个阶段模因都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只有强势模因才能生存下来。

从模因的角度来看,翻译就是以语言为载体,同时把一种模因复合体从源语宿主传播到目的语宿主的过程。译者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模因,因而成为了其模因的新的宿主。为了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作品中的模因,译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造就富有竞争力的成功模因。本文结合模因理论试从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傅东华和黄怀仁、朱枚若的《飘》译本来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二、译例分析

“翻译不光是语际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现象。”[8]自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译界普遍认为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应充分了解两种文化。因而近年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倍受关注。对于文化负载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综合所有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负载词就是因各个国家民族自己独特的发展史,独特的生活环境,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词汇。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模因的载体。而“翻译的意义正是将模因由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并平安的越过文化界限。”[9]翻译过程也就是模因传播的过程,翻译的机制就体现为模因传播的机制。恰当地理解和翻译这些文化模因,不仅能很好地传达原作的意境氛围、人物的情绪特征,更能带领读者遨游于异国文化之中,领略新奇的异国风味。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奈达将文化分为五种类型:物质文化、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本文将试从前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中文化模因进行分析。

(一)物质文化负载词

“He drove an old wagon to the Yankee camp every day and sold 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 to the soldiers。”

傅:他每天用一辆旧货车装一些饺子,糕儿,饼干之类到北佬营里去卖。

黄:他每天赶着破大车,到北佬营房里去卖蛋糕,馅饼和薄软饼。

“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原本是西方国家特有的食物,属于其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傅、黄在对“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进行翻译时,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傅将其译为“饺子,糕儿,饼干之类”,用中国当时活跃的文化模因“饺子,糕儿,饼干”替代了西方文化模因。黄将其译为“蛋糕,馅饼和薄软饼”显得洋味十足,可谓各有千秋。在翻译中,要将源语中的核心模因顺利地传入目的语国家中,就必须将源语中的模因与目的语国家的强势模因相结合,形成共生关系的模因复合体。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相当闭塞的国度,对外交流程度低,因而普通民众少有机会接触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biscuits。所以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无疑是当时社会的弱势模因。若将其翻译为“蛋糕、馅饼和薄软饼”无疑给读者阅读增添了几分晦涩。而黄译文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国外商品涌入中国市场,西方物品对于多数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已由弱势模因转变为了当时的强势模因。将其翻译为“蛋糕、馅饼和薄软饼”不但不难接受,更能传达出几分异国风味。

(二)生态文化负载词

当Scarlett和Rhett谈到把棉花卖给英国一事时,Scarlett说:“Youwill get a dollar a pound when elephants roost in trees!”对此句的翻译傅、黄两译本差别较大。傅将其译为“你等雄鸡生蛋的时候才去卖一块钱一磅罢!”,黄将其译为“你想要一磅棉花卖一块钱,除非等到大象爬到树上过夜!”。“when elephants roost in trees”是一句美国谚语,指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傅将其译为“你等雄鸡生蛋的时候才去卖一块钱一磅罢!”傅完全领会并满足了语言民族性与语言自然性的要求,用中国的强势模因巧妙地替代了难懂的外来模因。这样就避免了误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而黄将其译为“你想要一磅棉花卖一块钱,除非等到大象爬到树上过夜!”会给中国读者带来阅读困难,由于地理、生态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很难碰到大象,对其生活习性更知之甚少。“大象爬到树上过夜”在中国是弱势模因,黄译文对中国读者来说有几分奇怪感。虽现在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可以去推测其意义,该模因并非死模因,但亦非成功模因。

(三)社会文化负载词

Second Mrs.Calvert

傅:填房

黄:第二个卡尔佛特太太

傅选用了填房这一具有历史特色的词,既容易让当时读者接受,又保留原文历史文化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夫一妻制长时间实行以来,填房这一模因已在人们的心中陌生化了。因而,黄文选择进行直译,更能贴近读者。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典型的模因,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所处时代特征。综合分析目标读者当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找出当时社会、语言中的强势模因并将其与外来模因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强势模因,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译作。

[1]Ma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M].World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1992:63.

[2]傅东华.飘[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145-146.

[3]黄怀仁,朱枚若.乱世佳人[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221.

[4]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牛津英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

[7]谢朝群,何自然,Susan Blackmore.被误解的模因-与刘宇红先生商榷[J].外语教学,2007(3).

[8]冯庆华,王昱.从文化交流的宏观角度研究翻译一《飘》的译本研究[J].外国语,1998(3).

[9]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

猜你喜欢

模因译本语言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