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2014-11-21张菁菁
■张菁菁
在声乐表演中,完善的歌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并做到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结合。然而,个性与共性的结合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下苦功夫,通过广泛的阅读欣赏和实践开阔视野,积淀知识,将良好规范的声音与高雅的艺术表现力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的演绎更具魅力。
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声乐艺术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声乐演唱的大众性即共性,另一方面是演唱者在声乐表现中所体现的技术个性,这也给声乐演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卓越的歌唱技巧,丰富的情感,高尚典雅的人格,是歌唱者所必须具有的品质。
如果说共性是歌唱的基础,那么演唱者自身的艺术个性就是歌唱的灵魂,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条件。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声音演唱都离不开声、气、字、情,这些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要想唱好一首歌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发展。随着演唱者的生活经验、文化内涵及所接触作品的积累,演唱也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具有特点。可见,声乐演唱者共性与个性是紧密相连的。
二.演唱中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与运用
“唱歌的目的就是传情达意,所传之情须真,所述之意须切”。只有用真情去歌唱,才能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在歌唱表演中,就是用美好的声音,熟练的技巧,多变的音色,丰富的表情以及协调美观的形态动作来揭示和展现歌曲的形象与魅力。然而,怎样做到这几点的互相协调呢?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声乐演唱中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在演唱中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凭自己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以饱满的热情和广博的知识修养去深入理解每一首作品的背景、思想与内涵,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深刻理解作品的曲情词意,真正做到声乐演唱中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与运用。例如,青主所创的《我住长江头》是大家都熟悉的艺术歌曲之一。抒写了一个女子怀念其爱人的深切情谊。歌曲以清新悠远的音乐体现了歌词的意境,而又别有寓意;歌调悠长,但又别于民间的山歌小曲;句尾经常出现下行或向上的拖腔,听起来更接近于吟古诗的意味,却又比吟诗更具激情。钢琴伴奏以江水般流动的音型贯穿全曲,衬托着气息宽广的歌唱,象征着绵绵不断的情思。全曲表达了一种质朴、真挚的情感。在歌唱中,每一个乐句都应该唱得连贯,要有流动性。歌曲中很多地方都要求用弱声演唱,那就要在发音、吐字以及气息上有很好的控制,以字行腔,有字有声。歌曲中的声、气、情互相交融,把内心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歌曲最后的旋律在高音区,以较慢而强的乐句结束全曲,把思念之情表达得情辞真切,激昂有力,使得这首古词的情意更加动人心弦。
不管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他们在演唱这首歌时都要把握这样的共性。然而每个人的表现能力并不一样,对于歌曲的艺术处理也并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艺术表现个性也不一样。对于花腔女高音来说,她们的音域很高,对这首歌的艺术个性表现在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唱出来的感觉“好似长笛一般清脆而又像洪水一样华丽澎湃”。高音部分适当地控制音量,但要做到坚强有力,表现出心中那种复杂的相思之情。抒情女高音,她们音域宽广、音质纯净,演唱时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声音线条细腻柔美,高音部分的气息控制得很恰当,声音轻柔有点幽怨的感觉,把歌曲中主人公想象塑造得多愁善感。再看戏剧女高音,她们的喉部最完美,嗓音力度强且泛音丰富。在演唱中声音坚强有力,表现一种强烈激动复杂的思念之情。这是一首比较抒情的歌曲,由于戏剧女高音嗓门大音量高,在演唱歌曲时需要有音量控制,但都要做到收放自如。把歌曲中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中共性与个性并非脱离的,我们在歌唱中要很好地把握二者的联系,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达到演唱时的良好效果。
【1】徐小懿著,声乐演唱与教学 上海音乐出版社,1986
【2】管谨义著,西方音乐艺术史,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