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高校设置“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思考
2014-11-21夏静
■夏静
关于江苏高校设置“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思考
■夏静
本文在具体分析了当前“非遗”进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和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后,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我们从教学目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做了明确的方案和计划,并对师资、教材和场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
“非遗”舞蹈 高校 艺术课程
高校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西化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引导,处于教育领域前沿中的高等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知。为了激发江苏高校师生对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参与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非遗”应走进高校校园,走进大学教育,发挥高校师生传播本土民俗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展现新的活力与生机。对于每一所有责任感的高等院校而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搭建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平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铸造学生的文化品格,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都将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教育工作。长远看,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全民大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扩大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第一节 “非遗”舞蹈艺术课程进高校的意义和作用
舞蹈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它符合人的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健美肢体的形式来愉悦身心。舞蹈艺术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之一。“非遗”舞蹈作为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符号,其作品内涵刊载了一个名族、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与芭蕾舞、现代舞或国标舞这样的专业性舞种不同,“非遗” 舞蹈的表达中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绚丽的技巧,也没有对于空间调度上的过分强调。古朴的衣着、简单的形式,却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有序、精神的完满和信仰的纯净。在高校开设“非遗”舞蹈艺术课程其目的就是通过对于“非遗”舞蹈实践和相关文化背景的学习,利用这样的一种传承模式,让我们的年轻学者近距离的接触这一民族瑰宝,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精神,从而促使其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上来。
一.“非遗”舞蹈对传播传统文化的推动
“非遗”之所以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其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其独特性是其他依附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它的延续与传播代表了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延续与传播。舞蹈艺术通过鲜明的形象、逼真的动作,结合道具、音乐、环境的因素,使得原本抽象隐晦的文化内涵变得易于感受和理解。《东坝大马灯》、《跳马伕》、《杨家抬龙》和《麻雀蹦》等舞蹈表达了儒家文化的忠孝礼义;《跳五猖》、《钟馗戏蝠》和《抬判》等舞蹈则营造出了傩文化的神秘氛围。舞蹈艺术动态直观的特征更加契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欣赏习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传授方式更加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非遗”舞蹈对丰富情感表达的帮助
艺术的核心作用在于教会了人们如何表达,而舞蹈艺术通过动作表情可以传达出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比如:高兴时的手舞足蹈,痛苦时的垂头丧气,感情激越时的腾飞跳跃等等。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工具的包围下,正逐步丧失自我的表达能力。现代的电子信息工具无法满足人们的各种情感表达需要,压抑、彷徨、烦躁成了现代人情感点击率最高的词汇。相比现代人的这些困扰,前人则淡定得多,他们视传统的艺术形式为一种自由的情感抒发方式。我们的祖先借助舞蹈与自然宇宙相通、与神灵相通、与上层文化相通、与乡邻民众相通……。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味到了无限自由、无比畅快,甚至忘我的愉悦感觉。1
此外,“非遗”舞蹈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之比其他舞种更容易学习,对学习者的身体条件、舞蹈基础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注重“练心”更甚于“练行”。因此“非遗”舞蹈具备较强的普及性。人人都可以跳舞,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非遗”舞蹈的舞动中来。
三.“非遗”舞蹈对培育创新能力的裨益
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当后人被某件艺术精品所震撼,从而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愉悦的时候,那正是被创新成果所震撼,那正是对创新精神的欣羡。艺术所张扬的精神,从来都是独创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批判的精神、求新尚异的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精神。2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新的起点。”显然,艺术精神与创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非遗”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古人对于创新表达的追求。“非遗”舞蹈中每一个独特的舞姿、每一处巧妙的道具、每一种别样的动律,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都蕴含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开设“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味、观赏、实践、参与,借助优秀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总结前人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方法,帮助他们挖掘在观察力、判断力和想象力等思维层面中的潜在能力,建构创新思维。“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3用古人的智慧,唤醒现代人的创新意识,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进步。
第二节 开设“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设想和建议
尽管众多学者及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从学校教育入手,意在树立学校师生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具体院校(系)并未对开设、组织“非遗”教学活动的实践意义给予高度重视,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到教学计划的日程上来。大多数学校仅仅是举办宣传活动,展览、表演,或以“非遗”为名目成立相关学生社团,或组织学生进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所观摩等,活动效果只是局限于让学生浅层次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学生普遍认为活动单一,无法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很少能够达到互动参与交流的学习效果。欲更加详尽、系统的学习、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高校院系应首先加强此课程建设的重视度,并将其纳入学分计算。
依据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以及舞蹈艺术的自身特点,笔者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做了明确的方案和计划,并对师资、教材和场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
一.以传承、保护为教学目标
“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设置,应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为目的,以“育人”为本,将“普及型”教育观念贯彻于教学始终,旨在保护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优秀人文精神。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艺术课程其总目标是:通过相关理论与实践学习,特别是对于本省“非遗”舞蹈的深入接触,树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非遗”舞蹈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激发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二.以经典的作品为教学内容
目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共计111项。根据舞蹈类型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选取例如《京西大鼓》、《土家族摆手舞》、《花鼓灯》等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传统的,并被现代人广泛熟知,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经典之作;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以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历史价值和存活价值较高的省级或实际“非遗”舞蹈作品为主。例如江苏省高校可选取例如《东坝大马灯》、《跳马伕》、《睢宁落子舞》和《麻雀蹦》等作品,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选为教学内容。
三.以多样化呈现为教学形式
1.讲授与欣赏结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课程相关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4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法是“非遗”舞蹈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一定的讲授。“非遗”舞蹈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尤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音、像、文结合起来,对“非遗”舞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表达,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序列化。
2.讲座与研讨结合
讲座主要是邀请专家、艺人、传承人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题性讲述。相比课堂讲授,讲座的内容可以更加的宽泛和自由,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围绕“非遗”舞蹈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讲人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自定主题,内容可以是阐释定义、罗列现象、或者分析案例。与此同时,主讲人可以根据现场听众的实际接受度增加互动环节。通过对话、提问、研讨、现场示范等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解答难点。
3.观摩与实践结合
走出校园,近距离的接触“非遗”舞蹈。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亲身体验的行为方式来传承的,具有很强的实践参与性。因此,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 “非遗”舞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自觉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正如上文所述,“非遗”舞蹈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很容易 “上手”。“师傅带徒弟”,在传统的传授方式中,学生们跟随模仿,反复练习,虚心请教,直至能够掌握重点难点,熟练演示为止。在参与中了解“非遗”,在了解中获得启迪,在启迪中传承创新。
四.以多元形式选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载体,是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是传播文化知识的纽带,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重要的要素之一。但是由于“非遗”舞蹈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文化溯源多种多样,并不是单靠某一本教材能够详尽说明的。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应以统一教材与“活选”教材相结合。
统一教材即由国家教育部或政府部门规定,众多专家聚集共同研商教材内容,相关部门编订成册,供某些教育机构或教学场所统一使用的教学材料。“非遗”舞蹈艺术课程使用的统一教材,须由国家文化教育部批准,研究“非遗”的专家、学者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合作撰写。其教材内容可以筛选国家级或省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秀“非遗”舞蹈作品,从传统文化的缘由、发展、特性及技艺等方面予以介绍和阐释。编著成册,由相关部门出版发行,供教育机构或教学场所教学统一使用。
所谓“活选”教材,指的是教师根据当时地方区域的特点,教学对象的不同,空间场所的不同,气候或季节的不同等现实状况,灵活选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知识,其教材内容具备一定的随机性。其教学形式、教学场所可能也会随“活选”教材内容的特色发生变化。5
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
五.以双重途径配备课程教师
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非遗”艺术课程难以系统走入高校课堂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结合舞蹈艺术的专业性和“非遗”文化的综合性,将形式应是专职与兼职、专任与兼任相结合。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引进具有专业学习背景的舞蹈人才作为师资培养对象。通过向著名专家、艺人求教,学习其精湛的技巧,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非遗”舞蹈的技能培训。同时,要求培养对象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深入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研究课程教学的精髓,全面提升教学实力。另一方面也要聘请一些适合高校教学需要的的各类“非遗”舞蹈研究学者和“传承人”作为兼职学者进行教育传承。这样,通过双重途径、交叉渗透的教师队伍建设,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六.以综合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非遗”舞蹈课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表演两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小结
“非遗”舞蹈经多年经典文化积淀而成,融入浓郁的民俗民风,其自身珍贵的多元化价值不言而喻,故其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世代延续。进入高校艺术课程,将是一个全新的,有效的传承途径。笔者就此缘由提出设想:在江苏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虽目前尚有难点亦需克服,譬如:主题活动缺失、师资队伍匮乏,以及教学用书缺乏。但这些困难并不能阻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进步。针对于“非遗”舞蹈对于传播传统文化、丰富情感表达和培养创新意识三方面的积极意义,我们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做了明确的方案和计划,并对师资、教材和场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
江苏高校设置“非遗”舞蹈艺术课程,高校师生全部投入到“非遗”保护、传承的行列中,使“非遗”文化传遍燕赵大地,定能成为江苏教育界的一大亮点。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本论文为南京艺术学院校级课题——《艺术院校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研究论文)
1、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P86
2、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6,1.P113
3、孟万金.心理传统是全人类发展的教育根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9.
5、李艳哲.河北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