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张爱玲》中当好舞台监督
2014-11-21袁玚
■袁玚
我在《寻找张爱玲》中当好舞台监督
■袁玚
“各部门准备,音乐起……灯光起!”南京市话剧团首部创新舞台剧《寻找张爱玲》终于在2013年10月29日与广大话剧爱好者见面了,观众在台下认真欣赏的同时也发现这部剧与以往的舞台表演形式有所不同,其中融入了越剧的表演,但为了让年轻观众更容易接受,剧中越剧演员并不会在舞台上大段唱传统越剧,而是以形式更为灵活自由的越歌的形式出现,全剧共有十几段越歌,好听又通俗。《寻找张爱玲》这部舞台剧是由南京市话剧团肖明导演和新锐导演李珺共同执导创作的,虽然是小剧场话剧,但剧组人员多达35人,所以不管从灯光、音效、道具等各个角度,都是按照最高要求打造的一台契合当下的话剧。在这里,我作为该剧的舞台监督,作为《寻找张爱玲》剧组的一分子,有些许感慨。该剧是根据西岭雪女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张迷”少女顾锦盒、花心摄影师沈曹、青梅竹马的导游男友裴子俊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又利用光影效果以及舞台布置,做出了穿越的效果,从而体现1944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相遇相爱的过程,以及顾锦盒通过沈曹提供的穿越道具,出现在当时那个年代企图阻止张爱玲爱情悲剧发生的故事。
懂行的人明白,由于舞台监督要协调好每个部门甚至细化到协调每一个人的工作,所以是得罪人的。在领导起初让我做该剧的舞台监督时,我犹豫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舞台监督这个岗位的,不过好在直到今年该剧的演出计划全部结束时,各个部门的老师并没有为难我,反而积极认真配合我的工作,所谓术业有专攻,我并不是一个对每个专业岗位都很懂的人,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熟练,都少不了每个部门各位老师的细心讲解和指导,在这里我要表示感谢。舞台监督要保证演出的艺术完整性,对于一部戏的演出质量起着直接且决定性的作用,在该剧排演初期,我请教了很多前辈,熟悉了导演计划,并且与导演共同研究计划的具体安排。10月份我专门到江南剧场熟悉演出舞台,与导演、舞美、灯光、音响等部门的各位老师一同研究舞台设计结构,熟悉该剧的具体演出内容。10月27日,我们进入剧场进行了装台与合成,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是我之前一直没有遇到过的,比如造具体预算、督促布景、道具、服装、灯光、效果各个部门人员做好部门工作计划,按照舞美设计图,依照排演日程规定,限期完成制作任务等等,但是我明白这是一个舞台监督最基本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工作。在这些问题出现之后,我抓紧一切时间请教前辈老师,熟悉各幕各场的物体平面图,与舞美部门一同熟记布景以及道具准确的位置,同时又找到了一批迁换的好手,避免了在该问题上的一些麻烦。找到灯光与音响部门的老师,熟悉各幕各场的灯光音乐变化,并且与他们一起研究怎么以最准确最有效率的方式提高质量。
其实归根结底,导演与舞台监督的职权区分就在于导演是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排演任务,保证戏剧的演出水平,充分发挥演员的演技才能,而我呢,则是支配和处理舞台上的一切艺术事务,以保证演出的质量。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要充分学习关于化、服、道、效以及舞台美术制作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提高本人团队管理及协调沟通方面的技能,并且要请教前辈及老师,在对各种舞美项目的报价判断和决策能力上要有自己的判断。总之这几个月的“舞台监督”岗位的工作,让我学习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从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