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
2014-11-21吕学柱
吕学柱
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因工作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局限,从事理论研究通常存在困难.而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则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定的成效.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研究教材是一线教师容易上手的教学研究项目.可以从发现瑕疵、问题拓展、比较研究等方面切入开展教材研究.研究教材要从哪里入手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个主要切入点,以供参考.
一、拓展
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变式、引申、推广和拓展,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案例1】过点P(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BC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讨论解法后发现,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恰好以点P为斜边的中点,这是否具有一般性?这个问题可类似于例题用解析法进行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并有下面推广.
推广1:过已知直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直角的两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是斜边的中点.(也可以用几何法证明,此处略去)
若已知角不为直角,结论如何?经过研究发现结论仍然成立.
推广2: 过已知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角的两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为其所在边的中点.
证:已知∠XOY=α,其内部定点M,过M的直线l交两边与A、B两点,
过M作OA、OB的平行线分别交OB、OA于A′、B′,,由基本不等式得S最小时M为AB边的中点. (还可用平面几何知识简洁证明,此处略去)
将推广2拓展到空间,有下述命题成立.
推广3 : 已知顶点O为的三面角,其内部一定点M. 过点M的平面与三面角所围成的四面体OABC(A、B、C三点分别在三面角的三条棱上),其体积V最小时,点M为△ABC的重心.(证明可以类比推广2的方法,此处从略)
注:推广1和推广2可以在例题教学中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推广3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也可以在“推理与证明”学习时作为探究的素材).
二、“破格”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标准按“模块”编制,教材按“模块”编写,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由此在教学中“水土不服”现象频频出现.有的教师直接打破“模块”界限重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给学生使用教材带来不便.我在教学中坚持渐进性原则,力避后置内容的前移,采用“挖掘加等待”的模式,打破“模块”阻隔给教学造成不便的格局.
【案例2】直线的倾斜角增大时,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
教材中给出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k=tanα(给定α)来感知变化规律.似乎有“用现代技术把结论灌输给学生”之嫌.
这个问题等到学完必修4 中“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可以水到渠成.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除了“等待”之外,还可以挖掘现有资源消除“等待”之苦.
①如果直线l过原点,直线上取两点O(0,0),P(1,y)易知斜率k=y.当倾斜角α满足0°≤α≤9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倾斜角α满足90°<α<18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②如果直线l不经过原点,过原点作直线l′∥l,l′与l有相同的倾斜角和斜率,由①可得同样的结论.
综上可知,当0°≤α≤9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90°<α<18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三、“指瑕”
研究教材可以从发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作为切入点.而教材编写中科学性错误是极少的.对教材“指瑕”主要是指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合适”.
【案例3】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1)a{a}.
编者意图是填“∈”,因为a是集合{a}的元素.对这个答案师生中的争执主要在a是集合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否用“∈”表示.
分析:
当a为实数(或者仅为“英文字母”)时,填“∈”正确;
当S为非空集合时,{a}为一个集合组成的集合,填“”正确;
当a=时,填“∈”正确,填“”也正确(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当然,a可以代表“形形色色”的数或集合,我们无法逐一讨论,但a是集合{a}的元素是始终不渝的.
不难看出,就“学术”层面而言,教材此处是没有瑕疵可指的.而就“教学”层面而言,即从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言,还是值得讨论的.
建议:作为练习,编者一定不会让学生思考如此复杂的情形,这个练习引起这样的讨论应属“意外”,这种讨论也略有超越《课程标准》之嫌.“纷争”源于a的“自由”.建议在教材中把此题加上限制(如a∈).作为教师,对问题应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扮演好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在课堂生成的“意外问题”面前方可从容淡定,游刃有余.从广义来说,集合与集合之间也可能出现“∈”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学识,轻易说“不可能”,那就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争议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产生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对某个问题争论的现象.争议常常又源于教材的界定(或者未作界定).对争议的研究和处理当然成为研究教材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案例4】教材中对函数零点作了这样的界定:
(1)f(x)=0的实数x的值叫做函数y=f(x)的零点.函数y=f(x)的零点就是f(x)=0的实数根,也就是y=f(x)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和二次函数y=ax2+bx+c,设Δ=b2-4ac.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x1=x2,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唯一交点(x1,0).
分析:根据教材的界定,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问题,说成有两个相等的零点或者说成有唯一的零点都是有根据的.但是教材引入“零点”的初衷是沟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同时还可以使数学表述更为简洁.而在“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这个问题上不光没有使表述更简洁,反而产生明显的争议.
建议: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回避上述争议问题,因为这种争议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教材在此应予以明确,如果教材中“不便妄言”,可以在教参中“发出声音”.
五、比较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进行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但最贴近教学实践的当然是新课标教材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案例5】关于集合表示法(必修1 中1.1)
人教A版给出“描述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
这种编写产生两个问题:1.竖线前后不就都有共同特征了吗?2.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是不是描述法只能表示数集呀?
对于这一内容,“苏教版”教材的处理总体是比较好的,“苏教版”的表示方法学完后再介绍人教A版的表示法,学生就知道后者表示有些“数集”较为简洁,也就难怪人教A版教材中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了.
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因工作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局限,从事理论研究通常存在困难.而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则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定的成效.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研究教材是一线教师容易上手的教学研究项目.可以从发现瑕疵、问题拓展、比较研究等方面切入开展教材研究.研究教材要从哪里入手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个主要切入点,以供参考.
一、拓展
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变式、引申、推广和拓展,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案例1】过点P(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BC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讨论解法后发现,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恰好以点P为斜边的中点,这是否具有一般性?这个问题可类似于例题用解析法进行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并有下面推广.
推广1:过已知直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直角的两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是斜边的中点.(也可以用几何法证明,此处略去)
若已知角不为直角,结论如何?经过研究发现结论仍然成立.
推广2: 过已知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角的两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为其所在边的中点.
证:已知∠XOY=α,其内部定点M,过M的直线l交两边与A、B两点,
过M作OA、OB的平行线分别交OB、OA于A′、B′,,由基本不等式得S最小时M为AB边的中点. (还可用平面几何知识简洁证明,此处略去)
将推广2拓展到空间,有下述命题成立.
推广3 : 已知顶点O为的三面角,其内部一定点M. 过点M的平面与三面角所围成的四面体OABC(A、B、C三点分别在三面角的三条棱上),其体积V最小时,点M为△ABC的重心.(证明可以类比推广2的方法,此处从略)
注:推广1和推广2可以在例题教学中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推广3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也可以在“推理与证明”学习时作为探究的素材).
二、“破格”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标准按“模块”编制,教材按“模块”编写,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由此在教学中“水土不服”现象频频出现.有的教师直接打破“模块”界限重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给学生使用教材带来不便.我在教学中坚持渐进性原则,力避后置内容的前移,采用“挖掘加等待”的模式,打破“模块”阻隔给教学造成不便的格局.
【案例2】直线的倾斜角增大时,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
教材中给出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k=tanα(给定α)来感知变化规律.似乎有“用现代技术把结论灌输给学生”之嫌.
这个问题等到学完必修4 中“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可以水到渠成.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除了“等待”之外,还可以挖掘现有资源消除“等待”之苦.
①如果直线l过原点,直线上取两点O(0,0),P(1,y)易知斜率k=y.当倾斜角α满足0°≤α≤9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倾斜角α满足90°<α<18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②如果直线l不经过原点,过原点作直线l′∥l,l′与l有相同的倾斜角和斜率,由①可得同样的结论.
综上可知,当0°≤α≤9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90°<α<18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三、“指瑕”
研究教材可以从发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作为切入点.而教材编写中科学性错误是极少的.对教材“指瑕”主要是指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合适”.
【案例3】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1)a{a}.
编者意图是填“∈”,因为a是集合{a}的元素.对这个答案师生中的争执主要在a是集合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否用“∈”表示.
分析:
当a为实数(或者仅为“英文字母”)时,填“∈”正确;
当S为非空集合时,{a}为一个集合组成的集合,填“”正确;
当a=时,填“∈”正确,填“”也正确(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当然,a可以代表“形形色色”的数或集合,我们无法逐一讨论,但a是集合{a}的元素是始终不渝的.
不难看出,就“学术”层面而言,教材此处是没有瑕疵可指的.而就“教学”层面而言,即从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言,还是值得讨论的.
建议:作为练习,编者一定不会让学生思考如此复杂的情形,这个练习引起这样的讨论应属“意外”,这种讨论也略有超越《课程标准》之嫌.“纷争”源于a的“自由”.建议在教材中把此题加上限制(如a∈).作为教师,对问题应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扮演好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在课堂生成的“意外问题”面前方可从容淡定,游刃有余.从广义来说,集合与集合之间也可能出现“∈”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学识,轻易说“不可能”,那就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争议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产生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对某个问题争论的现象.争议常常又源于教材的界定(或者未作界定).对争议的研究和处理当然成为研究教材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案例4】教材中对函数零点作了这样的界定:
(1)f(x)=0的实数x的值叫做函数y=f(x)的零点.函数y=f(x)的零点就是f(x)=0的实数根,也就是y=f(x)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和二次函数y=ax2+bx+c,设Δ=b2-4ac.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x1=x2,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唯一交点(x1,0).
分析:根据教材的界定,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问题,说成有两个相等的零点或者说成有唯一的零点都是有根据的.但是教材引入“零点”的初衷是沟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同时还可以使数学表述更为简洁.而在“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这个问题上不光没有使表述更简洁,反而产生明显的争议.
建议: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回避上述争议问题,因为这种争议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教材在此应予以明确,如果教材中“不便妄言”,可以在教参中“发出声音”.
五、比较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进行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但最贴近教学实践的当然是新课标教材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案例5】关于集合表示法(必修1 中1.1)
人教A版给出“描述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
这种编写产生两个问题:1.竖线前后不就都有共同特征了吗?2.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是不是描述法只能表示数集呀?
对于这一内容,“苏教版”教材的处理总体是比较好的,“苏教版”的表示方法学完后再介绍人教A版的表示法,学生就知道后者表示有些“数集”较为简洁,也就难怪人教A版教材中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了.
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因工作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局限,从事理论研究通常存在困难.而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则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定的成效.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研究教材是一线教师容易上手的教学研究项目.可以从发现瑕疵、问题拓展、比较研究等方面切入开展教材研究.研究教材要从哪里入手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个主要切入点,以供参考.
一、拓展
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变式、引申、推广和拓展,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案例1】过点P(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BC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讨论解法后发现,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恰好以点P为斜边的中点,这是否具有一般性?这个问题可类似于例题用解析法进行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并有下面推广.
推广1:过已知直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直角的两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是斜边的中点.(也可以用几何法证明,此处略去)
若已知角不为直角,结论如何?经过研究发现结论仍然成立.
推广2: 过已知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角的两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为其所在边的中点.
证:已知∠XOY=α,其内部定点M,过M的直线l交两边与A、B两点,
过M作OA、OB的平行线分别交OB、OA于A′、B′,,由基本不等式得S最小时M为AB边的中点. (还可用平面几何知识简洁证明,此处略去)
将推广2拓展到空间,有下述命题成立.
推广3 : 已知顶点O为的三面角,其内部一定点M. 过点M的平面与三面角所围成的四面体OABC(A、B、C三点分别在三面角的三条棱上),其体积V最小时,点M为△ABC的重心.(证明可以类比推广2的方法,此处从略)
注:推广1和推广2可以在例题教学中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推广3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也可以在“推理与证明”学习时作为探究的素材).
二、“破格”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标准按“模块”编制,教材按“模块”编写,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由此在教学中“水土不服”现象频频出现.有的教师直接打破“模块”界限重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给学生使用教材带来不便.我在教学中坚持渐进性原则,力避后置内容的前移,采用“挖掘加等待”的模式,打破“模块”阻隔给教学造成不便的格局.
【案例2】直线的倾斜角增大时,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
教材中给出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k=tanα(给定α)来感知变化规律.似乎有“用现代技术把结论灌输给学生”之嫌.
这个问题等到学完必修4 中“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可以水到渠成.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除了“等待”之外,还可以挖掘现有资源消除“等待”之苦.
①如果直线l过原点,直线上取两点O(0,0),P(1,y)易知斜率k=y.当倾斜角α满足0°≤α≤9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倾斜角α满足90°<α<18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②如果直线l不经过原点,过原点作直线l′∥l,l′与l有相同的倾斜角和斜率,由①可得同样的结论.
综上可知,当0°≤α≤9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90°<α<180°时,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三、“指瑕”
研究教材可以从发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作为切入点.而教材编写中科学性错误是极少的.对教材“指瑕”主要是指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合适”.
【案例3】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1)a{a}.
编者意图是填“∈”,因为a是集合{a}的元素.对这个答案师生中的争执主要在a是集合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否用“∈”表示.
分析:
当a为实数(或者仅为“英文字母”)时,填“∈”正确;
当S为非空集合时,{a}为一个集合组成的集合,填“”正确;
当a=时,填“∈”正确,填“”也正确(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当然,a可以代表“形形色色”的数或集合,我们无法逐一讨论,但a是集合{a}的元素是始终不渝的.
不难看出,就“学术”层面而言,教材此处是没有瑕疵可指的.而就“教学”层面而言,即从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言,还是值得讨论的.
建议:作为练习,编者一定不会让学生思考如此复杂的情形,这个练习引起这样的讨论应属“意外”,这种讨论也略有超越《课程标准》之嫌.“纷争”源于a的“自由”.建议在教材中把此题加上限制(如a∈).作为教师,对问题应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扮演好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在课堂生成的“意外问题”面前方可从容淡定,游刃有余.从广义来说,集合与集合之间也可能出现“∈”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学识,轻易说“不可能”,那就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争议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产生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对某个问题争论的现象.争议常常又源于教材的界定(或者未作界定).对争议的研究和处理当然成为研究教材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案例4】教材中对函数零点作了这样的界定:
(1)f(x)=0的实数x的值叫做函数y=f(x)的零点.函数y=f(x)的零点就是f(x)=0的实数根,也就是y=f(x)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和二次函数y=ax2+bx+c,设Δ=b2-4ac.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x1=x2,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唯一交点(x1,0).
分析:根据教材的界定,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问题,说成有两个相等的零点或者说成有唯一的零点都是有根据的.但是教材引入“零点”的初衷是沟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同时还可以使数学表述更为简洁.而在“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这个问题上不光没有使表述更简洁,反而产生明显的争议.
建议: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回避上述争议问题,因为这种争议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教材在此应予以明确,如果教材中“不便妄言”,可以在教参中“发出声音”.
五、比较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进行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但最贴近教学实践的当然是新课标教材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案例5】关于集合表示法(必修1 中1.1)
人教A版给出“描述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
这种编写产生两个问题:1.竖线前后不就都有共同特征了吗?2.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是不是描述法只能表示数集呀?
对于这一内容,“苏教版”教材的处理总体是比较好的,“苏教版”的表示方法学完后再介绍人教A版的表示法,学生就知道后者表示有些“数集”较为简洁,也就难怪人教A版教材中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