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分析

2014-11-20程文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程文涛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补液方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Ⅰ组65例,Ⅱ组66例,Ⅰ组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治疗,Ⅱ组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h、治疗1~2h、治疗>2h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他各项指标。 结果 I组治疗1~2h病死率、总病死率与Ⅱ组比较较高(P<0.05),Ⅰ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8.46%)与Ⅱ组(19.69%)比较较高(P<0.05)。Ⅰ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Ⅱ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Ⅱ组比较较高(P<0.05)。 结论 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补液法比较有显著优势,可以使输液量及严重并发症减少,有利于病死率的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传统补液法;亚休克疗法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202-03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是病情较为严重的突发病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创伤造成的大量出血,可出现临床危象,如低体温、低血容量及酸中毒等,如果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疗患者将会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在创伤性休克治疗中迅速补充有效的循环血容量促进生命体征恢复,维持主要器官的血液灌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3]。我们收集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1例,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治疗,比较两种补液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1例,均临床资料完整,男85例,女4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平均(33.8±5.6)岁,受伤到就诊的间隔时间最短6min,最长43min,平均时间(13.9±2.4)min,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7例,高处坠落伤49例,其他原因伤15例。病种分类:复合伤79例,肝、脾、肾等重要器官破裂、挫伤等腹部闭合性损伤41例,骨折、肌肉撕裂等四肢创伤11例,按休克指数分类:轻度

休克67例,中度休克38例,重度休克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I组65例,II组6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皮肤颜色、体温、呼吸等,为积极治疗做好准备。控制出血,对失血量进行评估,常规应用止血药物,采用加压包扎、直接压迫止血等方式对开放性创伤患者进行止血,如果不能收到明显效果则可以采用止血带对出血情况进行控制,针对合并骨折的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将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及血块彻底清除干净,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呼衰或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气管插管。

Ⅰ组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治疗,治疗中的补液原则为“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将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或0.9%氯化钠等平衡盐溶液以20~30mL/min的速度快速输入,采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对低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保持患者的动脉压为80mm Hg(1mm Hg=0.133kPa),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给予随时监测。Ⅱ组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治疗,将7.5%氯化钠溶液在患者没有充分止血的情况下以3~4mL/min的速度静脉输注,患者平均动脉压最大程度的保持在30~40mm Hg范围内,使机体处于亚休克状态。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病死率比较

Ⅰ组治疗1~2h病死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1h、治疗>2h病死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病死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共有严重并发症38例,Ⅰ组25例(38.46%),Ⅱ组13例(19.69%),Ⅰ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Ⅰ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Ⅱ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收缩压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重要因素为及时给患者纠酸、补液扩容和维持患者呼吸通畅,其中补液是最重要的手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效果及预后[4-6]。

传统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原则为尽快、尽早经静脉补充大量液体进行复苏,以使患者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使生命体征最大可能的与正常水平相接近,并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7]。有学者曾提出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需要补充大量的晶体液、血和其他胶体液,补液总量与失血量比较要高出50%~100%[8],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在休克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生理特点,调节补液的速度时要以具体的特点及失液量为根据,以达到充分发挥补液效果的目的[9],采用早期休克大量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会使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使损伤部位已形成的血栓脱落,增加局部压差,解除血管保护性痉挛而使出血情况加重,并不能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10]。

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休克患者呈现增多趋势,其中多为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有研究发现,采用大量快速液体复苏的方法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会降低血液浓度,增加血液的丢失量,促进发生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降低红细胞载氧能力,不利于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可能使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结果表明,Ⅰ组治疗1~2h病死率、总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II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传统补液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过程中1~2h内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后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影响了机体的凝血功能,使组织供氧量减少,从而使病死率高于采用亚休克疗法的Ⅱ组,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输注液体速度较慢,使患者血压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了病死率。

总之,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补液法比较有显著优势,可以使输液量降低,有利于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新日.应用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146-147.

[2] 施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补液速度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5):3058.

[3] 尹成双,徐晶,金立民.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8):1058-1059.

[4] 王艳霞.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7):239.

[5] 陈陆奇.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运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3):8.

[6] 亚俊.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36,138.

[7] 李权怀.176例创伤性休克的补液经验[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79.

[8] Goris RJA.Pathophysiology of shock in trauma[J].Eur J Surg,2000,166(2):284-290.

[9] 马俊勋,赵茂,赵晓东.失血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最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4):445-446.

[10] 张贵田,潘爱群,刘国海,等.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63-2364.

(收稿日期: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