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政不是炮制“秘药”

2014-11-20张桂辉

唯实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杨敏民主集中制炮制

张桂辉

“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决策和施政过程,就像在黑屋子里炮制祖传秘药一样。丸药拿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些啥。” 把施政过程与炮制秘药联系起来、画上等号,对我来说,虽是首开眼界,却颇有同感。这话的“专利”,属于不久前离世的原中纪委委员、湖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敏之。

常识告诉我们,在黑屋子里,既可以炮制祖传秘药,也可以生产害人假药。防止炮制伪劣“秘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像杨敏之所说的那样——在黑屋子的墙上凿个洞。一来阳光可以照射进去,二来人们可以抵近观察。这样,屋子“里面的人”便不能胡来,也不敢乱来。只是,那洞的大小与高低都要适度。否则,阳光或许可以透入几缕,“外面的人”因为够不着,还是看不到里面到底在“干些啥”。

制药如此,施政亦然。施政本来就该透明,而不应像炮制“秘药”。可是,在某些施政者看来,施政不透明,甚至很神秘,既便于玩弄权术,又可以搞点名堂。殊不知,少了透明度,失去了监督,好比脱缰之马,轻者失足翻车,重则车毁人亡。杨敏之在湖南省纪委工作六年之际,曾经做过一番统计,全省平均每年查处违纪案件约9000件,处分党员干部约8000人。他因此经常陷入痛苦的沉思:“难道我们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就是为了以后来处分他们吗?”沉思结果是,每年有这么多党员干部出现问题、受到处分,根本原因是权力运行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是施政像炮制“秘药”的必然结果。

人民政府“姓”人民。各级党委、政府也好,相关部门单位也罢,很多事情不是不能公开,而是有人不想公开;不是必须神秘,而是有人制造神秘。那些喜欢且习惯于“暗箱操作”的人,深谙这样的道理,唯其暗乎乎,唯其神秘秘,才能像庙里的菩萨一样,越显得尊严,越透出魅力。长年累月,虔诚朝拜的人就会络绎不绝;逢年过节,慷慨进贡的人便会接踵而至。这样,不单威风凛凛,而且好处多多。何其妙哉。

大量史实证明,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为了防止炮制“秘药”式施政,为了遏制党员干部滥用权力,尽量减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治本之策是倡导阳光施政,推行阳光运作。即加大施政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一旦真正公开了、透明了,屋子“里面的人”就不能为所欲为,也不敢胡作非为。问题是,在哪里“打洞”,该怎样“打洞”,才能让阳光照射进去,才能加大施政透明度?

毛泽东当年在谈到共产党如何跳出周期律问题时,语重心长地强调:“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以为,要想各级政府不敢松懈,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首当其冲、至关重要的是——切实加强民主监督,正确实施民主集中。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应当高度警觉的是,时下,在相当一些地方,原本好端端的民主集中制,不是变形了,便是走样了——民主与集中被人为割裂开来,且“集中”往往是实的硬的,“民主”常常是虚的软的。说白了,就是“民主不足,集中有余”。因而,必须两招并举、双管齐下。最基本的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养成领导干部正确理解、准确实施民主集中的理念与自觉;最关键的是,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拓展公开内容,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权力运行。反之,施政就像炮制“秘药”的怪象,既难以改变,更无法杜绝。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功杭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敏民主集中制炮制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探究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骑车记
我的梦想
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民主集中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