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开展化学实验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014-11-20曹恒山
曹恒山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要高度重视实验活动的开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自然科学,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熏陶的重要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是学生亲近化学、了解化学的窗口,同时也是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多种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丰富的探究活动,在感受化学学习乐趣的同时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开展实验教学要注重“四性”
1.趣味性。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初中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加上刚刚接触化学这一门学科,此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活动,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化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进充满趣味性的实验,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开拓,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2.目的性。精彩纷呈的化学实验的确能够吸引学生眼球,但有时我们也发现,实验做完了,学生仍是云里雾里,不会思考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样就完全丧失了化学实验的意义。所以,在做每一个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按照程序去思考、探究、讨论、解决问题。
3.实效性。追求实效课堂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化学实验教学同样也要注重它的实效性。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做“有心”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实验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种动态生成,探究实验现象,并能通过一些实验细节,找准切入点,去进一步分析、挖掘,让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智慧与实践能力的共生点。
4.环保性。环保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实验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及预防环境污染的相关措施,比如怎样减少试剂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其次,教师要身体力行,与学生一起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垃圾;再次,有一些污染物可以用来作为实验观察和分析的对象,借此来唤醒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开展实验教学要坚持“两个原则”
1.以生为本。实验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实验中要做到合理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实验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2.实事求是。化学实验以探究为主要手段,以客观现象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得到结果。实验中,有不少学生因为不能顺利完成实验活动,而马虎应付,表现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抄袭、猜测、胡编乱造等。这样的实验严重“失真”,无疑是掩耳盗铃,在教学中要坚决摒弃。求真是实验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和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让他们在“真”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三、开展实验教学要培养“四种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一系列化学现象,并透过现象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刻地掌握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观察。如,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含量时,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推测出了多种结论,再用试管实验去证明。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我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演示实验,让试管中难以观察到的一些细微变化都能够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动手能力。实验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次实验,在实验时,细心操作,留心观察,尽量减少错误实验的产生。这里特别强调分组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分组实验,对每章节的内容都做到有计划、有条理的安排,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形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3.思维能力。学习化学,要努力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一些化学现象、化学反应进行认真观察、分析、记录,然后通过讨论、概括,去不断认识其中的原理和本质。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维不断活跃和发展的过程。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4.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发现者和创造者,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分析、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