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4-11-20王建设
王建设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和学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课堂是否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搞好高效课堂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1.借助学习小组,搞好学生自主管理
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课前的预习习惯和意识,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学生由于学业繁重,绝大多数学生都缺乏主动学习、提前预习的习惯,同时在课堂上也羞于主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不喜欢和同学分享学习的感受。所以,为了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借助班级自主管理的作用,要求各小组给予本组组员一定的压力,让他们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同时敢于问为什么,敢于回答为什么。借助学习小组,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问题的讨论,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一些学困生,平时不敢回答问题,不敢提出问题,但在和同学讨论过程中,则能学会思考,树立信心。
2.教师精心准备、高效设计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节奏,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2)在课堂组织上要“放得开”。要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要充分相信学生,教师设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放开,可以是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学生间辩论和竞争,还可以是师生间的讨论。学习的结果要开放,鼓励一题多解,鼓励新思维、新方法。
(3)多给学生展现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上黑板解答、辩论、动手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4)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当堂反馈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关于本节知识的练习,并对练习进行及时讲评。在课堂上学习的每一个知识都要及时练习、及时检测,以便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5)科学安排作业,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作业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安排作业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作业内容要精选,这需要教师提前做一遍。作业难度要有层次,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要,设计适应差异训练的弹性作业。在理科作业设置上,我建议实施“1+2+1+1”的作业设计模式,即设置一道基础题、两道中档题、一道综合题、一道用来选做的拔尖题。高效的作业,并不一定是指所有学生都学会的作业。所有以丧失个体差异为代价的趋同性作业,都有其局限性。二是根据时间合理布置作业。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一定要在限定的时间完成,一般作业量要使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并有时间给予讲评和交流。通过作业反馈,要及时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会了,哪些学生没有学会,到底是哪里不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堂堂清”。
(6)教师对知识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整理、提炼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因此,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自己总结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提炼,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每一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一个环节。
3.用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感情吸引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学生不爱某一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任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要精神抖擞。每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在课堂上自己就是本节课的主持人,这节课,是否精彩,全在主持人。因此用热情和真诚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根本义务。为此,在课堂上要多用幽默诙谐和诚恳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 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