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4-11-20卫玉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应用

卫玉萍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64例,将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家属陪护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 观察组患者家属陪护率为25.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心血管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158-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心血管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使得其护理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心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对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34~79岁,平均(40.3±2.5)岁;其中原发病为高血压心脏病20例,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5例,心绞痛3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将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环境,多数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恐惧,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变化,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更要关心,加强情感与形体语言的交流,让患者有安全感,使患者感到温暖,消除患者其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和仔细的护理。

(2)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关键[3]。全体护理人员应清楚各自的职责权限,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等。同时做好护理责任的划分,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实施护士长-责任组长-护士的三级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创造人性化的病房环境。病房作为住院患者在医院医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舒适度不仅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和痊愈的速度,也是评价医院管理优劣的一个指标。应保持病房整体环境整洁,室内空气流通,调整好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线,避免灯光直接照射患者的眼睛,保证患者安静和足够的睡眠[4]。同时病区走廊两侧安装扶手,地板静音,防滑;各种标牌指示标记清晰,根据患者要求安排病房,病房内设置电视,空调,衣柜灯。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开关门轻,尽可能降低噪音。

(4)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加强全体护士的技能水平,提高其护理水平,可大大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5]。因此全体护理人员应加强三基三严技能培训,不仅掌握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同时还应熟练操作心肺复苏,电除颤仪和呼吸机等。同时全体护士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证高标准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5)提高服务意识,转换服务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应将“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理念渗透到服务的每个环节中,为患者提供温馨,细致和周到的服务[6]。我科打破以往一人一个班的工作制度,不以岗定责,而是因人设岗,使其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责任效能,改变就得排版方式,实行弹性排班和双岗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使护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不仅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6)院外护理。根据本组患者病症的不同,分别给予专业的院外健康教育。例如:休息,心理自疗,饮食调理,锻炼等,并且将各类健康知识,联系电话等信息印制在健康教育卡上,免费发放给患者。在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进行访视或电话随访,同时征求患者对于临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本科室的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由护士长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E-90)统一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比较,满意度调查方法为对入选64例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填写,满意调查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级别,平均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抽查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LE-90评分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2 两组护理后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家属陪护率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家属陪护率为25.71%,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陪护率(46.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6,P<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内科系统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7]。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易复发等特点,因此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8-9]。在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提高医师的治疗效果[10-11]。对心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首先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指导,再结合临床治疗,促进机体的尽快恢复[12-13]。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家属陪护率为25.71%,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陪护率(4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心内科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使其更好地配合医师治疗,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侠.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6):1300.

[2] 鲁宁.探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248.

[3] 栗超,刘冬梅.心内科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101-103.

[4] 郑丹,杜云.浅谈心内科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135-136.

[5] 刘延英.优质护理科在服务心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131-132.

[6] 郑思琳,陈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11):45-46.

[7] 张基灵,刘迪,鲁晓芬.基层医院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2):159-161.

[8] 张子媛.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27-128.

[9] 李艳杰,钱秀红,刘爽,等.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41-142.

[10] 朱春梅.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64-65.

[11] 姚海燕.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60-361.

[12] 陶莉,赵岩,吴丽香,等.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4):169-170.

[13] 马奉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疗效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刊),2013,11(8):247.

(收稿日期:2014-08-2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