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有效问题,使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2014-11-20张辉
张辉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地涌现出了几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的高中数学“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熊飞的中学数学“诱思探究”教学法等.它们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具体实践中,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等.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知道怎样回答,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的问题,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的问题.
一、预设能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重视结构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成名之作《教育过程》中反复强调结构的重要性和学习结构的必要性.布鲁纳指出,如果不去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则有三点弊病:学生要从已学得的知识推广到他后来将碰到的问题,就非常困难;陷于缺乏掌握一般原理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来说,并无多大益处;学生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多半会被遗忘.因此,我们的视角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某节具体的课,而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知识的背景和前沿出发,从整个知识体系出发.
比如在“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一节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能将例1中的“两直线平行,其中一条垂直于一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与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求证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进行对比,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什么此两结论能同时成立,两者之间有没有本质的一致性?
又如,教师在讲解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求证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时,以长方体举例:两条侧棱垂直于底面,能不能得到这两条侧棱平行?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以后在说明长方体侧棱平行时是否都要先证明垂直于底面?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在学生后续的学习中会产生大麻烦.其实上一章已经学习过长方体是棱柱的特例,侧棱互相平行是它的特点,是不需要证明的.
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比如,在“对数”一节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举例:“ab=N中,N叫做幂,logaN=b中N叫做什么?”教师在设计该问题的时可能觉得很简单,实际上却犯了一个错误:对数的概念没给出,学生怎么会回答呢?此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违背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无从回答,问题也就变成了废问题.
又如,大多数教师在课堂小结时都是简单地问: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只能绞尽脑汁想收获,可还是不知道说什么.问题太大、太笼统,实则也违背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课堂小结也应灵活多样,不仅限于问题式,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讨论、表格、绘图等多种方式.
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或过于笼统,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无从回答,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导致多数情况下变成了教师自问自答.
新课改提出的:“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返璞归真,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概念的现实原形、概念的抽象过程、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形式表述和符号化的运用等多方面理解一个数学概念,使之符合学生主动建构的教育原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预设有效的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一致;问题的指向性不能太明确,设计问题不能过于精巧,要有一定的开度,又不能开度太大;问题要能吸引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责任编辑 黄桂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