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导促学求高效,以生为本助发展

2014-11-20徐昌江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案学会

徐昌江

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洋思、杜郎口、永威等学校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实践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掀起了运用导学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潮,引得众多学校争相仿效.但由于部分教师的认识不足、导学案设计不合理、导学案使用不当等原因,致使导学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使得部分教师对导学案教学持怀疑态度.

一、当前导学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导学案成了教材的翻本.教材凝聚着专家、学者的心血,是学生获取知识体系、发展智力的重要载体.导学案内容应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联系学生与教材的纽带.但部分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成了教材的“翻版”,成为待“填空”的教材,导致导学案愈来愈脱离了教学目的.

2.导学案成为习题集.教师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些习题,教师在讲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上对应的习题,因而导学案就演变为课前做题、教师范例、学生再做题的过程,导学案已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又一本辅导资料.

3.导学案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新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而部分导学案未能采取分层设计问题、分层设计作业的策略,使后进生认为题目过繁过难,优秀生认为缺少思维拓展、能力开放类型的题目,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4.导学案的学法指导功能缺失.导学案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其价值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取基本知识、掌握基本能力和学习策略.但部分教师迫于中考的升学压力,仍以知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导学案的导学功能缺失.

二、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的有效策略

1.引入课外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考分的崇尚,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每一个基本题型都要翻来覆去地做上几遍,致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教师要在课堂导学、课外拓展等环节中增加一些数学故事、数学史实等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科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困囿于导学案预设的步骤,未能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致使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于教师的思维,机械地套用公式,缺乏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他们遇到实际问题的情境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猜想、学会推理、学会验证,不能满足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要通过积极的反思达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如在“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一组题,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分层设计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若教师在问题设计、作业布置中,一味地顾及优秀生,会使中等生和后进生无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沦为“看客”,与优秀生的差距也会愈来愈大.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地设计问题,对于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问题可将其分解成若干个有梯度的小问题,让后进生拾级而上,逐步地解决问题,而优等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部分问题.如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1)”的教学中,笔者将“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70°,那么另外两个角等于多少度”的问题进行分解,在此题的前面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小问题:在△ABC中,AB=AC.(1)如果∠B=70°,那么∠C= °,∠A= °;(2)如果∠A=80°,那么∠B= °;(3)如果有一个角为120°,那么∠A= °,∠B= °.

4.设计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导学案的设计应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思,获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完成:(1)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对比函数y=2x与y=2x+1、y=2x-1的值;(2)通过手工或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观察它们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通过问题的指引,让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导学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掌握解题问题的基本策略,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责任编辑 黄桂坚)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案学会
乡愁导学案
高中英语学习优秀生特质分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