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不合格血常规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11-20赵红周作华曹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血量抗凝剂试管

赵红 周作华 曹峰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湖北 十堰442000)

采集血常规标本是临床护士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血常规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护士必须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否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标本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临床上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有时会发生检验结果与病情不相吻合的情况,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不仅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给患儿造成再次抽血的痛苦。我院检验科2012年1~12月,检测小儿血常规标本22 640份,发现不合格标本1 152份,现就其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12月小儿血常规标本22 640份,其中,新生儿4 840份,1~3岁患儿7 280份,3~7岁患儿10 520份。使用真空采血管(含EDTAK2)常规采集血常规标本,将血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即可。

1.2 方法检验科通过观察血样、外形、检验分析、抽血复查及联系临床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原因:血液和抗凝剂比例不当、溶血、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等)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EXCEL2003,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的形式表示。

2 结果

22 640份小儿血常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1 152份,占5.1%。其中,新生儿720份,占3.2%;1~3岁患儿288 份,占1.3%;3~7 岁患儿144 份,占0.6%。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溶血、抗凝血凝固、血量过少、采血部位不当、延时送检等,以主要原因进行统计。结果(表1,2)。

表1 1 152份不合格小儿血常规标本的原因构成

表2 不同年龄小儿血常规标本的不合格率

3 原因分析

3.1 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1)采血管漏气、负压不够,使血流缓慢,靠挤压穿刺部位上方使血液间断地被挤入采血管内,采血时间延长,造成凝血;(2)采血时止血带扎得太紧,致抽血不顺利,使采血时间过长,血液已经在注射器内凝固;(3)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剂量不足,或试管内血标本过多而抗凝剂相对不足;错用抗凝管等。

3.2 患儿本身因素(1)新生儿采集血常规标本时最容易发生凝血,这是因为胎儿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血液黏稠度高,加之刚出生1~2d,摄入少和不显性失水,血液浓缩,故血标本容易凝集而发生凝固[1];(2)3岁以下小儿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血管细小,静脉压力不足,使采血时间延长,导致凝血。

3.3 溶血(1)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负压过大,血液撞击试管壁,造成红细胞破裂;(2)穿刺后未取下针头而直接将标本注入试管内,造成红细胞机械性损伤;(3)混匀血标本时过度震荡试管;(4)标本采集的保存在冰箱时间过长等。

3.4 护士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1)血液注入试管后未立即轻轻摇匀或摇匀时间不够,使部分血液凝集,血标本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2)注入的血量不准,血量过多使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凝血块可能性增加[2]。血量过少,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白细胞形态加体积的改变而影响检验结果[3]。

3.5 其他(1)同次多管采血时注入顺序不正确或动作太慢,造成血液在注射器里已经凝固;(2)血标本采好后未及时送检;(3)部分低年资的护士经验不足,采用输液前采血,因一次性头皮针较细(为5.5号)且针后连接长约10cm的硅胶管,血路过长容易引起凝血。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护士检验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静脉采血(1)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对于血液黏稠度高的新生儿,可推迟到第二天抽血检查,但对病情较重或高度怀疑败血症或其他严重感染,为尽快明确诊断必须急查时,可选用股静脉采血,且抽血速度和注入试管的速度要快,并立即摇匀;(2)合理选择血管:3岁以上患儿选择肘静脉或大隐静脉,肥胖患儿和3岁以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可选择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采血。

4.2血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血采好后立即取下针头,尽快注入抗凝管并立即将该管放入双手掌来回滚动,轻轻摇匀或将试管加塑料塞后上下缓慢颠倒6~8次,使血常规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可用力摇晃,以免人为造成血球破坏而发生溶血[4]。

4.3 强化护理技巧训练,认真落实查对制度(1)合理选择采血器具:采血前仔细检查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量是否合适、橡皮塞有无松动、采血管是否完整无裂缝等;(2)严格掌握血标本量:血常规标本所需血量为2ml,血标本采集后以抽血完针刻度为准注入所需血量,以减少标本凝集。

4.4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临床上不合格标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习惯不良有关,要教育广大护理人员认识到标本质量对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意义,杜绝错用试管、遗漏项目等差错,增强责任心,纠正不良操作习惯,严禁在输液静脉近心端或直接从输液针中采血。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密切注意血流速度,达到试管刻度,立即拔出针头,以免造成血量过多。同次多管采血时,应先抽血常规管,用最短的时间将血摇匀,采血后及时送检,以免放置过久发生凝血。

4.5 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采集血标本前向患儿(学龄期或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属解释采血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可能影响结果的原因,使患儿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标本的采集工作,既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标本的不合格率,又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院及科室的投诉率。

[1] 崔森.儿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2-183.

[2] 严颖.影响真空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非疾病因素[J].当代护士,2003,(3):65-66.

[3] 司宁波,陈素珍.血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21-1322.

[4] 南玲.测凝血功能检查中血标本易凝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护理,2003,9(2):139.

猜你喜欢

血量抗凝剂试管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试管难题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把天文数字扔进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