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剂学试卷分析及引发的思考

2014-11-20贺蕊龚慕辛王满元李静翟永松李朝霞仇峰

药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区分度药剂学信度

贺蕊,龚慕辛,王满元,李静,翟永松,李朝霞,仇峰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北京 100069)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1]。由于课时多(162学时),内容多(25章),跨两个学期授课,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易学难会的课程。考试成绩是反映学生对所授知识和技能理解和灵活掌握的程度,较为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种重要参考。通过试卷分析,不但可改进和提高出题质量,还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对本校2010级中药班37份试卷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了试卷质量,探讨了中药药剂学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对中药药剂学的考试命题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课程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出版,杨明主编的《中药药剂学》作为教材,先后有四位教师参与教学。受试者为本院2010级37名学生,对37份试卷的每一道题得分情况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

1.2 试卷题型

期末考试试卷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根据学校规范化试卷要求,由本教研室承担相应章节授课的教师出题,集体讨论出2份题量相同、难度和覆盖面相当的试卷,学校教务处随机挑选其中1份试卷作为考试试卷。本试卷分6种题型,分别是:单选40题,共40分;多选15题,共30分;填空10题,共20分;简答5题,共40分;处方分析1题,10分;计算2题,共1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3 评分方法

标准答案由集体讨论后确定,主观题严格按照制定的得分点评分。采用流水作业方法判卷。

1.4 数据处理

将每名学生的学号,每种题型得分,总分输入计算机,用Excel20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分别对学生的成绩分布,试卷的信度(α),难度(P)和区分度(D)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基本统计分析和频数分布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客观题占60%,主观题占40%,学生平均成绩为82.19,最高分为115.5,最低分55.5分,全距为60分,标准差为13.2。各分数段频数分布情况见表2,高分组(>120分)缺乏,75-89分组的人比较多。各题型所占比例和得分率情况见表1。其中,多选题和处方分析题得分率较低,分别是36.58%和39.46%。由于这次考试仅占学生本门课程最终成绩的60%,加上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之后,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70-80分组(百分制)之间,学生最终成绩基本符合标准分布,见表2。

表1 2010级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期末考试题型分配和得分情况

表2 课程成绩分布

2.2 难度分析

难度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用难度系数P表示,P值越大,说明试题越容易。主观题难度计算采用公式P=该题的平均得分/该题的满分值,客观题难度计算采用公式P=该题的答对人数/受测试人数。评判标准:难题 P <0.6,较难题 0.6P <0.7,中等题0.7P <0.8,较易题 0.8P <0.9,易题 0.9 <P1[2-4]。一般认为难度系数应控制在 0.30 ~ 0.75之间。试卷整体难度系数=平均分数/试卷满分。一般认为试卷整体难度以0.7-0.8为好[5]。本试卷的整体难度系数为0.55,偏难。各题的难度系数统计情况见表3。多选题15道中有12道题属于难题,偏难。处方分析也属于难题。整个试卷属于难题的分值达到59.33%,偏大。

表3 试卷各题型难度分布情况

2.3 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学生高、中、低不同水平的区分能力,代表试题能否将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真正达到区分学生水平的目的,也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与依据。计算方法为:将考试成绩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从两端各取27%,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客观题区分度计算公式为:D=(Rg-Rd)/N(Rg为高分数组人中答对该题的人数;Rd为低分数组人中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应试总人数27%)。主观题 D=(XH-XL)/[N(H-L)],XH 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为应试总人数27%,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参照美国测量专家R.L.Ebel的评价体系,对全卷区分度进行评价。区分度评价指标:D>0.4为很好,0.3D <0.4 为良好,0.2D <0.3 为尚可,0 <D <0.2 为差[2]。

各题型的区分度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区分度很好的试题占18.00%,良好的占24.67%,尚可的占16.00%,差和劣的题分别占26.00%和15.33%。区分度差和劣的比例偏高。其中单选题有29道、多选题有5道,填空题有5道的区分度比较差。有些题,考查学生对中药剂型的概念、基本原理、制备工艺和方法,辅料作用以及质量考察等基本内容,如单选题第 1,7,10,17,20,22,34,35 题,难度系数均超过0.9,属于较易题,区分度都在0.2以下,这些题涉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比较明显,学生掌握的比较好,所以区分不明显。有些题虽然难度比较大,P值都在0.6以下,但是区分度比较好,D值都在0.2以上,比如单选的第11,14,15,21 题;多选的第 2,7,10,11,填空题第7题,简答题第4,5题,处方分析题,计算题第1题,这些题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是书本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本身比较难,因此难度P比较小。但是区分度比较好,属于优良试题。整体来讲,试卷区分度基本可以接受。

表4 试卷各题型区分度分布情况

2.4 信度分析

客观题(选择题)采用库德—理查逊(Kuder R ichardson)信度公式来计算[2]

n为该部分的试题数,pi该部分第i题的答对率,为试卷上该部分题考生卷面分数的方差。

主观题信度采用Cronbach(克朗巴赫)α系数计算[3]

式中n为试题总数,S2为总分的方差为第i道题得分的方差。

信度分析的结果如表5所示,除了简答题0.84以外,各题的信度都在0.9以上。一般认为信度系数在0.9左右可靠性最好,信度指数在0.40~0.76之间,可以认为考试成绩是可以依赖的[2]。说明本次考试的可可信度比较好,考试成绩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表5 试卷各题型信度分析

3 讨论

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通常情况下,考察试题质量应综合考虑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难度适中且区分度较好(P0.5,D0.15)的为“优秀试题”、虽难但区分度较好(P<0.5,D0.15)的为“较好试题”、难度适宜但区分度较差(P0.5,D<0.15)的为“一般试题”、较难且区分度也差(P<0.5,D<0.15)的为“较差试题”[5]。由表6可以看到,虽然本次试卷总体难度偏难,但是综合考虑试题的区分度,发现本试卷73道题中,有19题(26.03%)属于优秀试题,分值比例36%;15题(20.55%)属于良好试题,分值比例25.33%;25题(34.25%)属于一般试题,分值比例26%。即占分值比例87.33%、题目总量80.83%的试题,处于一般水平以上,而占分值比例61.33%的试题属于优良试题,整体上试卷质量可以接受。但是试卷的难度偏高,区分度不够高,需要在这方面改进。

对6大题型的难度和区分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多选题和处方分析题要求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要牢固掌握,还要学会灵活分析和应用,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以致得分率也比较低。对单选、填空和简答中的得分率较低,难度系数P值较低的题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中药剂型的概念、基本原理、制备工艺和方法,辅料作用以及质量考察等基本内容掌握不够,而这些是中药药剂学的重点。分析原因,有些知识可能是学习时间过早,学生已经忘记,或是记忆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前后呼应、融会贯通,反复强调。此外,有些个别多选题,出题不够严谨,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之一。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如何让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是关键的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灵活地驾驭教材;还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堂案例一定要典型易懂易记;此外,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会融会贯通;最后考试出题一定要精练严谨、重点突出、把握适当。

表6 各题型中试题质量分析

尽管期末考试成绩不是学生最终的成绩,但是在学生成绩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约60%),也是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及学习成效的最直接的方法。利用考试这一手段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反思教学,有意识地通过各个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要求,还可以督促学生全面复习、巩固与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因此,考试试题的质量非常关键,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当学会科学评判试题质量的方法,学会分析试卷存在问题及其背后隐藏的教学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以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中药制剂人才。

[1]杨明.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第九版.

[2]黄艳,李俊.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药理学试卷分析[J].安徽医药,2009,13(2):1602-1604.

[3]王一任,曾小敏,王乐三,等.医学统计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61-162.

[4]张凤,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329.

[5]蒋宁一,刘生,梁九根,等.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66-67.

猜你喜欢

区分度药剂学信度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浅谈试卷分析常用的几个参数及其应用
图形推理测量指标相关性考察*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单维参数型与非参数型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参数的比较研究*
体育社会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文核心体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