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制备

2014-11-20张文静李明丽樊永庆薛晓霞阚淑玲刘建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耐酸肠衣微丸

张文静 ,李明丽 ,樊永庆 ,薛晓霞 ,阚淑玲 ,刘建平 *

1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南京 210009;2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2000;3西藏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埃索美拉唑镁 [Esomeprazole Magnesium,(ESM)2-Mg]是奥美拉唑的 S-构型旋光异构体[1],是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 研究表明,(ESM)2-Mg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2]、消化性溃疡[3-4]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有较好地疗效,其作为新一代PPI,具有抑酸效果持久、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较理想的药物。(ESM)2-Mg是埃索美拉唑的镁盐,性质更稳定,便于贮存和加工。埃索美拉唑镁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本实验采用流化床上药包衣的方法制备 (ESM)2-Mg肠溶微丸,并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处方工艺简单可行,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

1 材 料

1.1 仪器

JHQ-100型流化沸腾颗粒包衣机(沈阳辽宁医联新药研究所);ZRS-8G智能溶出试验仪 (天津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UV-2102 PC分光光度计(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Agli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 (Aglient公司);Kromasil 100-5 C18柱(250 mm×4.6 mm,5 μm,Sweden);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S-3000N扫描电子显微镜 (日本,Hitachi)。

1.2 药品和试剂

埃索美拉唑镁三水合物(山东诚创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无水物计含C34H36MgN6O6S2100.20%,含水量 7.19%);蔗糖丸心(德国 JRS);丙烯酸树脂 (Eudragit L30D-55,上海德固赛辅料公司);市售制剂(阿斯利康);欧巴代03K19229(卡乐康);羟丙纤维素LF(卡乐康);柠檬酸三乙酯(阿拉丁);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 法

2.1 载药丸心的制备

以3.5%的羟丙纤维素LF(Hydroxypropyl cellulose,HPCLF)水溶液为黏合剂,将(ESM)2-Mg 分散于其中制成混悬液。将空白丸心置于料筒中,采用底喷法,制备载药丸心。控制床温30℃~31℃,雾化压力0.1 MPa~0.12 MPa,鼓风机频率22.5 Hz~24.5 Hz,喷液流速 3 mL·min-1~4 mL·min-1,药层增重 90%。上药结束后,流化干燥30 min。

2.2 载药微丸的包衣

实验使用的肠衣材料Eudragit L30D-55为酸性高分子材料,其pH值大约为4[5]。(ESM)2-Mg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故微丸在包肠溶层之前需要先包隔离层[6]以避免药物与肠衣材料直接接触。欧巴代03K19229为专用的中性隔离材料,采用流化床工艺进行包衣。

2.2.1 隔离层包衣称取适量欧巴代03K19229,以水为溶剂配制含量为8%的溶液,将所配包衣液在持续搅拌状态下用喷枪喷洒至含药微丸上。控制床温 36℃~38℃,雾化压力 0.1 MPa~0.12 MPa,鼓风机频率 22.5 Hz~24.5 Hz,喷液流速 3~4 mL·min-1,包衣结束后流化干燥30 min。

2.2.2 肠衣层包衣取水10 g,加热至70℃。加入柠檬酸三乙酯0.9 g、吐温-80 0.6 g,加入0.4 g单硬脂酸甘油酯搅拌至单硬脂酸甘油酯溶解完全,加入7 g水。用普通搅拌机持续搅拌至30℃以下,最后将此混悬液缓慢倒入30 g EudragitL30D-55水分散体中,同时低速搅拌。包衣控制床温31℃~32℃,雾化压力 0.1 MPa~0.12 MPa,鼓风机频率 22.5 Hz~24.5 Hz,喷液流速2~3 mL·min-1,包衣结束后流化干燥30 min。

2.3 耐酸力的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C第一法,以氯化钠的盐酸溶液500 mL为溶出介质,转篮速度为100 r·min-1,120 min 后,取下转篮,用水冲洗转篮内颗粒,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另取奥美拉唑对照品适量,同法配制成对照品溶液,按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并计算剩余药物含量。

2.4 释放度的测定

按照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D第二法,以0.1 mol·L-1盐酸溶液500 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 r·min-1,2 h后,在盐酸溶液中加入预热至37℃的0.235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400 mL,转速不变,继续释放。在45 min时取样滤过,依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释放量。

2.5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处方

2.5.1 影响因素和考察指标的确定通过预实验发现(ESM)2-Mg肠溶微丸的含药溶液浓度、隔离层增重、肠衣层增重对微丸耐酸力和释放度影响较大。根据初步考察结果,采用含药层药物浓度(X1)、隔离层增重(X2)及肠衣层增重(X3)作为考察因素。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原理,每个因素设置低、中、高 3 水平,编码分别为-1、0、1。以微丸耐酸力(Y1)、释放度(Y2)作为考察指标,其限度分别为 Y1>90%、Y2>80%。测定市售制剂耐酸力和释放度作为自制制剂的最终目标。以含药溶液浓度、隔离层增重、肠衣层增重为可变因素,以耐酸力、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优化。因素水平见表1。

2.5.2 处方验证选择最优处方制备制剂,进行耐酸力、释放度研究。

2.5.3 溶出曲线比较按“2.5.1”优化得到的处方制备肠溶微丸3批。采用溶出度测定法(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XC第一法)装置,以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篮速度为100 r·min-1,分别于5、10、15、45、60 min 取样,滤过,测定溶出量,计算累积溶出百分数,并绘制溶出曲线。

表1 Box-Behnken设计的因素和水平

2.5.4 电镜表征对自制制剂的表面、横切面进行电镜扫描,观察成膜情况及各层包衣的均匀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模型拟合

本实验中不同处方的耐酸力和释放度结果见表2。

表2 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值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当X3水平为1时,耐酸力最好;释放度最大的实验组为第5组,其释放度大于市售制剂(93.19%)。

所得到的耐酸力和释放度的拟合方程分别为:

效应面响应图见图1。

以市售制剂耐酸力和释放度作为自制制剂的最终目标,得到的最优处方:含药层药物浓度19.16%,隔离层增重17.15%,肠衣层增重66.15%。由方程计算的耐酸力和释放度分别为98.12%和95.97%。

图1 各因素与响应值的效应面图

从耐酸力和释放度的拟合方程和效应面响应图可以看出,肠衣厚度对微丸耐酸力的影响最大。随着肠衣膜厚度的增加,微丸的耐酸力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肠衣材料Eudragit L30D-55在酸中不能溶解所致[7]。

从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药物浓度对微丸的释放度影响最大。这是由于药物浓度越大,粘合剂用量相对越小,药物从含药层溶出越快。肠衣材料尤特奇L30D-55在pH值5.5以上的介质中溶解,因此肠衣层对微丸的释放影响不大。隔离层对微丸的释放度影响最小,这可能是由于隔离层是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在释放介质中能迅速溶解,故对微丸释放度影响较小。

3.2 处方验证

对最优处方进行耐酸力、释放度考察,结果见表3。

表3 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n=3)

筛选的最终处方的耐酸力和释放度与预测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耐酸力和释放度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3.3 溶出曲线比较

分别测定3批自制制剂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度,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3批制剂在PBS的pH 6.8的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十分接近,说明本实验的处方工艺可行,重复性较好。

3.4 电镜表征

图2 (ESM)2-Mg肠溶微丸溶出曲线图

由图3-A中可以看出,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无空隙,表明衣膜形成良好;图3-B为微丸横切图,可以明显看出含药层、隔离层、肠衣层厚度均一,各层衣膜质量良好。

图3 (ESM)2-Mg肠溶微丸表面(A)和横切面(B)扫描电镜图

4 结 论

制备与市售制剂性质接近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须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肠溶微丸的耐酸力和释放度是评价微丸性质的重要指标。本实验测定市售制剂的耐酸力和释放度,并以此为目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处方,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肠衣层厚度对肠溶微丸耐酸力影响最大,含药层药物浓度对微丸释放度影响最大。按优化得到的处方制得的肠溶微丸其耐酸力和释放度与预测值接近,表明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可有效应用于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制备。

[1]Hassan-Alin M,Niazi M,Rohss K,et al.Esomeprazole,the S-Isomer of omeprazole,is optically stable in humans[J].J Gastroenterology,2000,118(4):A1244-5.

[2]Szucs T,Thalmann C,Michetti P,et al.Cost analysis of long-term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with esomeprazole on-demand treatment or esomeprazole continuous treatment:an open,randomized,multicenter study in switzerland[J].J Value in Health,2009,12(2):273-81.

[3]Barkun AN,Sung JJ,Kuipers EJ,et al.225 Intravenous esomeprazole for prevention of peptic ulcer rebleeding in a predominantly caucasian population:results on clinical benefits and hospital resource use[J].J Gastroenterology,2009,136(5):A-43-A-49.

[4]Jiawu Song,Bo Guo,Lan Yao,et al.S1046 The clinical study of ilaprazole on duodenal ulcer,a randomize study compared with esomeprazole[J].J Gastroenterology,2010,138(5):S-166-7.

[5]胡海洋,宋华先,陈大为,等.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制备及其处方优化[J].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80-1.

[6]周 欣,张 晶,王 娟.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8(1):32-5.

[7]白 靖,李 骞,王 静,等.药用丙烯酸树脂在制剂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药房,2011,22(17):1613-6.

猜你喜欢

耐酸肠衣微丸
戊二醛添加顺序对胶原蛋白肠衣膜品质的影响
一株耐酸、高产淀粉酶酵母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亲水胶体对牛皮胶原蛋白肠衣膜性能的影响
二十味沉香微丸对绝望小鼠行为及海马5-HT系统的影响
食物分离株细菌素RM1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交联聚维酮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探究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效果
控释微丸国内外研究进展
肠衣携带细菌情况的分析及对策
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