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2014-11-20向政华
向政华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湖南怀化 418400
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股骨头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常见的类型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外伤性股骨头坏死老年股骨头坏死、儿童股骨头坏死[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临床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临床早期不易发现,极易漏诊。有研究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低场强MRI检查,对于该病早期临床分期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为探析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佳诊断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入选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检查随访证实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MRI检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该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22例,其中男性70例,女52例,年龄 37~83岁,平均年龄(52.9±3.5)岁;单侧发病 62例,双侧发病60例,全部病理均经随访及病理检查证实。长期服用镇痛类及激素类药物30例,酗酒史40例,股骨颈骨折35例,11例为明确外伤史,其他病例病因不明。按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52.8±3.6)岁;单侧发病 31例,双侧发病 3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2.9±3.4)岁;单侧发病31例,双侧发病30例。
1.2 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均出现疼痛,早期表现为髋部疼痛,夜间疼痛最显著,可向膝内侧、股部、臀部放射;休息后可缓解,过度活动可加重疼痛;“4”字征试验阳性,外展、内旋活动受限;晚期股四头肌及臀肌萎缩,患肢短缩,无法行走,患髋全方位受限。
1.3 检查方法
观察组:进行低场强MRI检查法,患者取仰卧位,1 mm间距,4~5 mm层厚,选用体部线圈,连续扫描。矩阵192×256,35~38 cm FOV;全部病例均进行FSET2WI及SET1WI冠状面及横断面检查,其中31例进行STIR序列冠状面或横断面检查。参数如下:STIR TR/TE/TI 3000 ms/37.5 ms/75 ms,FSE T2WITR/TE 4000 ms/91-105 ms,SET1WITR/TE 400-480 ms/13-19 ms,FSE T2WITR/TE 4000 ms/91~105 ms。
对照组:进行CT检查,连续扫描髋臼缘至足部,窗位250-300,窗宽1500~2000,间隔 2 mm,重点区域层厚2 mm,间隔 5 mm,扫描5 mm,扫描股骨颈及髋臼。检查后比较两组的阳性诊断率及MRI、CT检查法的影像学特征。
1.4 试剂与仪器
美国GE-signa Profile 0.2 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美国GE SYtec 1600iCT扫描机。
1.5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的阳性诊断率及不同分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影像学特征,包括股骨头坏死部分或期冠状面及横断面产生异常不规则性条带状或线状信号,出现病灶周围,即线样征;股骨转子间、股骨颈及股骨头病灶周围出现骨髓水肿,为异常弥漫性信号,STIR高信号、T2WI高信号、T1WI信号。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阳性诊断率的评估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95.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阳性诊断率的评估比较
2.2 不同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影像学特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分期0期可表现为股骨头前上缘长T2、长T1信号,小斑片影;I期可表现为双线征或带状长T2、长T1信号,II期表现为股骨头斑点状、斑片状混杂信号;III~IV期MRI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塌陷、骨质碎裂等,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影像学特征
2.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影像学特征情况
股骨头61例中病变部位多见于上部,该组50例位于股骨头上部,外上方5例,全部股骨头受累6例。60例股骨头坏死部分或期冠状面及横断面产生异常不规则性条带状或线状信号,出现病灶周围,即线样征,42例双线征,呈现长T2、T1信号并行于短T2、长T1信号线内侧,且股骨转子间、股骨颈及股骨头病灶周围出现骨髓水肿,为异常弥漫性信号,STIR高信号、T2WI高信号、T1WI信号。STIR产生髋关节积液28例,T2WI可见20例,T1WI出现8例,呈现髋关节略增宽。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股骨头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常见的类型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外伤性股骨头坏死老年股骨头坏死、儿童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致病因素包括肝肾亏虚、酒精刺激、药物、创伤、骨质疏松、骨结核、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跛行等[5],早期仅有局部压痛(股内收肌起点、腹股沟中点、缝匠肌起点、髋关节外侧粗隆、臀中肌为常见压痛点),“4”字试验及Thomas征均阳性。晚期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肢体短缩,屈曲内收挛缩畸形,肌肉萎缩,患髋可出现半脱位体征,Trendelenburg征阳性,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骨盆正位X线片、MRI、CT等,可早期准确诊断并防止股骨头塌陷[6]。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低场强MRI检查可有助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期及早期诊断[7]。
该研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应用低场强MRI检查法,低场强MRI检查法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成像具有多方位性,可显示骨髓解剖病变形态、提供其骨髓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对骨髓病变的敏感性更强,目前,低场强MRI已成为国内外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诊断检查的“金标准”。该研究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低场强MR检查法,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的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95.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分期0期可表现为股骨头前上缘长T2、长T1信号,小斑片影;I期可表现为双线征或带状长T2、长T1信号,II期表现为股骨头斑点状、斑片状混杂信号;III~IV期MRI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塌陷、骨质碎裂等;股骨头61例中病变部位多见于上部,该组50例位于股骨头上部,外上方5例,全部股骨头受累6例。60例股骨头坏死部分或期冠状面及横断面产生异常不规则性条带状或线状信号,出现病灶周围,即线样征,42例双线征,呈现长T2、T1信号并行于短T2、长T1信号线内侧。股骨转子间、股骨颈及股骨头病灶周围出现骨髓水肿,wi异常弥漫性信号,STIR高信号、T2WI高信号、T1WI信号。STIR产生髋关节积液28例,T2WI可见20例,T1WI出现8例,呈现髋关节略增宽,说明低场强MRI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具有较理想的临床价值,这也与杨勇[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低场强MR检查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期及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对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雷新伟,展影,屈瑾,等.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6):168-169.
[2]孟增东,李蕾,胡彪,等.MRI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4(10):702-703.
[3]张德洲,易雪冰,钟鉴,等.不同病因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表现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4):173-174.
[4]肖云洪.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5):129-134.
[5]朱峰,李慎江,崔学峰,等.骨髓水肿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相关性的 MRI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3):173-174.
[6]王业庆,石岩.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DR、CT和MRI影像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168-169.
[7]李静东,赵德伟,崔大平,等.成人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与MRI影像学对坏死程度的定量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8):702-704.
[8]杨勇,刘勇.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螺旋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