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测定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应用研究

2014-11-20明国英曾昭荣洪冬梅

中外医疗 2014年22期
关键词:黄斑部断层扫描频域

明国英 曾昭荣 洪冬梅

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医学院附属三水医院眼科,广东佛山 5281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发病率较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3],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4-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非接触性、探测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的扫描技术,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出患者视网膜各层的细微结构,并能定量测量视网膜的厚度,对于糖尿病性黄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7-8]。为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测定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中的应用,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对51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频域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黄斑部扫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77眼),男249例(427眼),女 263例(450眼),年龄 28~65岁,平均年龄(42±11.8)岁,根据2002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标准[9]将上述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正常视网膜组(NDR组)患者138例(236 眼),男 67例,女 71例,平均年龄(44±11.3)岁,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202例(346眼),男100例,女102例,平均年龄(41±13.2)岁,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72例(295 眼),男 82例,女 90例,平均年龄(42±11.7)岁,排除有高眼压、青光眼以及有视网膜激光光凝史和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另选取 100例健康体检者(188眼),男 47例,女53例,年龄 27~66岁,平均年龄(41±10.4)岁,裸眼或矫正视力≥1.0,眼科常规检查无异常,比较上述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2 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调整其眼部高度到适宜位置,选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生产的Zeiss-Humphrey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4),对患者进行眼底频域 OCT扫描,以中心凹为中心,分别从左向右、自下往上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线性扫描,扫描结果储存于计算机中。采用Macular Thicknes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见图 1,图 2。

图1 频域OCT在黄斑部的扫描区域及扫描模式的示意图(左眼)

图2 用Macular Thickness分析软件进行九分区模式分析示意图(右眼)

1.3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受试者黄斑区9个区平均视网膜厚度的比较

NDR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976, P=0.21>0.05);NDR、NPDR、PDR 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与NPDR组比较(P=2.878,P=0.013<0.05, 与 PDR 组比较,t=3.559,P=0.004<0.05;NPDR 组与 PDR 组比较(t=2.998,P=0.012<0.05),见表 1。

表1 各组受试者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的比较

2.2 各组受试者黄斑部总体积的比较

NDR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黄斑部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7, P=0.33>0.05);NDR、NPDR、PDR 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与NP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P=0.012,与P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1,P=0.003;NPDR组与 P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2,P=0.009),见表 2。

表2 各组受试者黄斑部总体积的比较()

表2 各组受试者黄斑部总体积的比较()

组别 总体积(mm3)健康体检组(188眼)NDR组(236眼)NPDR组(346眼)PDR组(295眼)10.09±0.4310.16±0.9512.31±3.4314.07±4.89

3 讨论

该研究采用Zeiss-Humphrey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受试者黄斑区厚度进行九分区量化测定和形态学观察,相对于二维时域 OCT,通过傅立叶域技术、宽带光源技术,采用三维频域OCT对受试者进行扫描,扫描速度相对于二维时域 OCT可提高50~100倍,所测得的厚度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到视网膜内界膜的距离,而时域OCT所测的厚度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到光感受器内段和外段的距离,因此,频域OCT能够更加精确地将受试者黄斑部的视网膜活体结构显示出来,更精确、完整的测量出受试者视网膜的厚度,既能反映实际,又可达到可视化,且还能避免微小或早期病变的遗漏。该研究对512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黄斑区,视网膜的平均厚度和总体积,随着糖尿病分期的升级逐渐增加,NDR、NPDR、PDR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DR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罗杰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糖尿病病变的程度加深,黄斑区视网膜的平均厚度和总体积增加,糖尿病黄斑部病变程度与糖尿病分期呈相关性。

[1]张承芬,张惠蓉.糖尿病的并发症及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27.

[2]罗洁,赵菊莲,游志鹏,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14-17.

[3]罗洁,赵菊莲,李小平,等.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分区测定的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2,32(2):163-165。

[4]王光璐,马凯,张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3):184-186.

[5]郭海科,韩云飞,张洪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0,30(2):141-143.

[6]赵欣,张仲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8):3580-3582.

[7]魏宁,王亚冬.2型糖尿病患者120只眼黄斑区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的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5):483-486.

[8]吴葛玮,陈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868-869.

[9]赵堪兴,杨培增7版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6.

猜你喜欢

黄斑部断层扫描频域
本期英文缩略语名词解释
大型起重船在规则波中的频域响应分析
频域稀疏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处理和快速成像稀疏阵列设计
湿性黄斑部病变成老年人视力隐忧
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
B型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玻璃体后脱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改进Radon-Wigner变换的目标和拖曳式诱饵频域分离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眼科视网膜黄斑部体检中的应用
基于加性指标的网络断层扫描的研究
基于频域伸缩的改进DFT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