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望天门山》《鹿柴》
2014-11-20郭学萍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路豪情一路歌
李白,一个仗剑远游,诗酒当歌的豪客。
李白,一个纵情山水,泼墨云峰的诗人。
他第一次踏上安徽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李白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梦想,顺江而下。
尽管他也苦闷过,彷徨过,所谓“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孤剑谁托,悲歌自怜”,但他仍然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而“欲济苍生”的愿望矢志不渝。
“天门中断楚江开”,一个过分现实的人,不会相信长江水可以把天门山冲裂开来,变成东梁和西梁二山。然而,正是李白这份非凡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江水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力量。
当涂,古代属楚地,故流经这里的长江称楚江。“断”、“开”两字,下得利落有力,从而将天门山夹江而峙、相望如门之势,极其简洁、准确地摹绘出来。
如果说诗的首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第二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雄奇。尽管浩荡的江水能够将大山冲开,但大山毕竟扼江,江流不得不在此回旋转向,往北而去。
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之美,而且点出了诗人“望”的角度。他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固定地方,而是舟行江上所见。
李白立于船头,任千壑在胸,气吞山河。此时,他就是大江之子。精神上的优越与自信,让他傲视一切。
诗的末句意思是:别看我只是远道而来,别看我只是孤帆一片,我却是从太阳之边乘舟而至。雄浑的诗句,酣畅淋漓,巍峨的山和奔腾的水,在李白的笔下,惊心动魄。
正如明代大学者方孝儒赞叹的那样:“我今吟诗篇,乱发飘萧寒。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
李白,盛唐的歌者。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禅韵悠然藏古意
王维,字摩诘,有“诗佛”之称。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如果用“人缘浅,佛缘深”来形容他,算是贴切。
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受其胁迫为官。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得到赦免,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臣”。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之人,不仅通音律,会写诗,他还是水墨画南宗之祖。在经历了大繁华、大幻灭之后,他在山水中找到了一种平静。他忽然很希望自己是一朵开在山中的花,自开自落,任天地荣枯。
他的诗,有一种禅境。“空山无人”“鸟鸣花落”“水流云在”“月照素琴”……这些意象经常出现于他的诗中。
“鹿柴”,是一个地名,“柴”和“寨”同音。诗的前两句,写空旷幽静的山谷中看不见一个人,却由于响过清脆悦耳的瞬间的人语声,当空谷复归于万籁俱寂的时候,便有一种浸润整个心灵的幽静。
诗的后两句,写返照的夕阳那最后一抹余晖,透过幽密的深林,投射到林间的青苔之上。这一抹淡淡的暖色调,与整个深林的冷色调,构成了一种难以言状的丰富。
“景”同“影”。如果用电影镜头来看,“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不是人的视角,而是阳光的视角,亦或是诗人心中的一道佛光。
《鹿柴》是辋川系列诗中人们最熟悉的一首,非常单纯。静静地读时,你能否感受到自然生命微妙的运动和变化?能否谛听到生命的脉动与丰富?能否触摸到诗人心灵中微弱而清晰的响应和回声?
也许,我们本来就不必苦苦寻觅诗境,不必去面壁深山拜佛修禅。但是,我们的心中不能没有这样的一份清醒和宁静。
当生命不再充满喧哗,一切就会变得非常单纯。
(郭学萍,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
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