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2021-02-22程宏亮
程宏亮
摘要: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在当代诗意阐释中存在着分歧,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两种观点:一种以为“孤帆”系李白所乘之舟,顺流而下;另一种认为“孤帆”逆流而上,是李白眼中的“他人之舟”,来自东方“日边”。这两种观点皆渊源有自且能自圆其说。文章从“视觉震撼中心”经验、主观性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及语词的多义性存在等三个维度切入问题,通过分析认为:视“孤帆”为“自谓”,将“日边”理解为李白所来之处(四川),淡化对该末句描写意味的理解,更多地从叙述性表达角度去解读该句的语意内涵,或更贴近李白的诗意境界和浪漫情怀。
关键词:李白 孤帆 日边 刘学锴观点 郁贤皓见解 文学传播学方法
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堪为神品。历代诗论家对该诗评价甚高,然而对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意阐释却存在着歧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两种主流见解广泛传播,影响甚大:一种观点认为“孤帆”是李白所乘之舟,另一种观点以为“孤帆”是李白过天门山后所见到的下游驶来之舟。在唐诗研究学者中,以今人刘学锴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专家持前一种观点,而以郁贤皓先生为代表的有关专家认同后一观点。
当代歧释及其渊源
刘学锴早在《唐诗鉴赏辞典·望天门山》(1983年版)鉴赏文稿中写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郁贤皓在《李白选集·望天门山》(1990年版)的“按语”中认为:“末句舟过天门山后江面辽阔,遥望日边来的飘帆,拓开境界。”刘学锴、郁贤皓二位学人对自己的观点都很坚持。刘学锴2015年版《唐诗选注评鉴》问世,其中《望天门山》篇中对“孤帆”的描述,除了增加“背映日影”四个字外,其他未作变动,一仍原貌。郁贤皓在2018年版《李白全集注评·望天门山》中虽然修改了语句表述,但认为“孤帆”是“他人之舟”的观点依然不变,其云:“末句则是小舟已驶出天门山,江面宽阔,诗人遥望前方,只见一片孤帆从日边迎面驶来。”其实,二位学人的观点也都能自圆其说,也都得到了当代诸多名家的响应。霍松林、尚永亮在解读《望天门山》时认为:“使得‘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因有诗人的存在而情韵陡增……”杨义认为:“因为诗人有一颗与山水相亲相悦的心,乘一片孤帆,从天地光源所在的日边走过来。”周啸天鉴赏《望天门山》时认为:“末句则写诗人之舟乘风破浪通过天门山的令人兴奋情景……”以上见解与刘学锴之说同声相应,均认为“孤帆”乃李白所乘之舟。而安旗、赵昌平等学者则与郁贤皓先生不谋而合,或同气相求。当代李白研究专家安旗早在1990年12月出版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释》中说:“‘日边当指旭日,全句亦江上舟中所见,非自谓,更无寓意。”至2015年出版的《李白全集编年笺注·望天门山》中,她依然认为:“孤帆,舟中所见自下游而来之船只,非自谓,更无寓意。”赵昌平亦于《李白诗选评·望天门山》中作出了反应,他以反问句“你还会认为‘日边是指长安,孤舟是李白自喻吗”来表述与郁氏相同的观点。(按:“日边”是隐喻“长安”,还是指太阳升落之处,曾有歧解,当前“长安”之说已在学界消解)刘氏“李白之舟”与郁氏“他人之舟”之说,代表性极强,但绝非他们个人别出心裁,考究李白《望天门山》研究史料,容易发现二说渊源有自,长期存疑。兹从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望天门山》之“笺评”部分选择几则史料以析:
1.郭濬曰:“说尽目前山水。将孤帆一片影出‘望字,诗中有画。”(《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2.周珽曰:“以山‘相对,照应‘中断,以水‘流回,照应‘江开,意调出自天然。将‘孤帆一片影出‘望字,诗中有画。”(《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绝中》)
3.唐汝询曰:“上三句写天门之景。落句言己之来游时,盖初去京华而适楚,故有‘日边之语。”(《唐诗解》卷二十五)
4.《李诗直解》:“两岸青山夹大江相对以出,凝望缥缈之际,孤帆一片,从日边而来……”
5.俞陛云曰:“大江自岷山来,东趋荆楚,至天门稍折而北,山势中分,江流益纵,遥见一片白帆痕,远在夕阳明处……”(《诗境浅说》续编)
第1、2则材料,皆认为是“孤帆一片”“影”出了“望”字,此处“影”有“暗指”的意味。可见,行舟非“望”中之景,乃“望”之立足之处。第3则材料,指出前三句主要写景,而后一句为叙述性表达,并指出“日边”为“京华”(指长安)。喻“日边”为京华,今人已多不认同,但该句至少暗示出“孤帆”来自西部,当与李白之舟密切关联。此处所引的前三则材料,可以说是学者刘学锴“孤帆一片日边来”之说的重要源头。而第4、第5则材料则表明“孤帆”来自长江下游,系李白“望”中之景。此说当是启迪郁贤皓等今人学者所持观点的重要来源。
关于李白自“日边来”的认知分析
刘学锴先生与郁贤皓先生承续传统衣钵,又能以当代眼光予以拓展解读,启人心路,惠人良多。他们的共性理解较多,例如写作时间的一致性,均认为该诗写于开元十三年(725);又如,均认为李白自上游顺江而下见到了天门山。他们的分歧在于“孤帆”是“自谓”,还是谓他?不过,笔者以为二人观点虽存在差异,但他们的见解皆有渊源,均能自圆其说且产生了广泛影响。然笔者更认同“孤帆”为李白所乘之舟,此说境界阔大,意蕴丰富,或更符合李白的形象思维模式和典型的主体意识精神。兹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1.自“视觉震撼中心”经验解之
“视觉震撼中心”概念多用作报刊版面设计的术语,也可将其牵引至画境解读中。《望天门山》的诗境可比拟为一幅画,根据视觉焦点理论,一幅画往往只存在一个“视觉震撼中心”,该视觉中心景观是最能吸引观者目光之处,它往往是由点、线、面等要素所构成的视觉触点,以其外观或内涵之悦目怡人而使人产生认知与审美感动,观赏者会随着中心景观的引导而游移目光以观览整幅画境,由此形成画境印象。诗境如画,其视觉震撼中心往往由一个意象或一组意象构成,若是一组意象的结晶,则当与诗人目之所及而无须转睛的视觉经验相吻合。《望天门山》诗境构图的“视觉震撼中心”定位于东西梁山与中间夹水所构成的山水组合意象之中(诗中主景),诗人所在的观察地点当离天门山有较远的距离,这样才会无须转睛而直视主景。诗人自上游乘舟而下,目触主景,上下流观,纵情体验,其眼中的诗意画境就是视觉焦点景观及关联性景致。若觉得天门山主景既已览毕,意犹未尽,再将视线挪至下游远方迎面驶来的一叶风帆(再添一个“视觉震撼中心”),虽也符合时空流动中的逻辑情理,从视角转换、画面剪辑之“蒙太奇”原理来说也说得通,且也拓展了时空画面的游览内容;但诗人为注目第二个视觉中心景观(下游来舟),其观景的审美视点游动幅度太大,或已脱离山水主景而偏离至精粹构图的画框之外,如此造景当会削弱李白对天门山景观的钟情程度与抒情力量。
2.自主观性诗人强烈自我意识表达析之
“孤帆一片日边来”,是纯描写性的诗句还是以叙述性为主要特征的语句?这是区分郁贤皓与刘学锴学术观点分歧的重要外在特征。按郁氏之说,四句诗应是依时间顺序而次第展开的四个镜头,诗人先目睹远观所见的“中断”与“江开”,次细观受两山约束的激荡回旋之流水,再移动视角抬眼看相对出的青山,最后放眼远处驶来的风帆。这样的理解,层次固然清晰,内容虽丰富,但缺乏强度活跃的自我形象。李白乃主观性极强的诗人,一般来说,他的作品中自我形象十分昂扬,将“孤帆”理解为李白的一叶风帆,有利于凸显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自我形象,可将诗情诗意引爆到一个至高境界。
“一叶舟子”“一片风帆”呈现于江水之上,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写意传情意象,因势起义,因人生情,其符号意义千差万别。《望天门山》“孤帆”意义何在?“帆”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挂于行舟之上,代船只;“孤”有“单”之意,有时显示人生之不如意。但在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句中,“孤”字并无孤独寂寞的情感意义。这一“孤”字,或指当时别无他船的实况;但笔者以为用“孤”字更在于使全诗构图显得和谐精彩,或能够充分表达他人难以体验而唯有自己心领神会的妙趣。自视图经验推之,“孤帆”一词揭示出诗人自上游而下的行舟状态,形成了以诗人所在小舟为一点、以东西梁山为两点而构成的动态三角图形,具有几何图画美。若非孤舟,而是“群帆竞发”,那么读者的视点也许一下子被帆影重重所吸引,则很显然削弱了他们对构图中山水主景的关注度。自传情效果而言,依据传播学“第三者效果”理论或能对“孤帆”一词产生更深刻的体悟。根据传播学理论,人们在认知事物时,有时“可能产生相反的第三者效果,即被测试者认为有益的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更大”,而其他人的认知力或共情感受尽不如己。此或可与白居易《琵琶引》中“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自我认知进行类比,均认为他人不觉其妙,而唯独自己共情力强大,深悟其理,深感其情。李白“孤帆”用意,或在于当他一下子发现天门山美景时,其注意力已全然投入特定的山水对象,似旁無他人,而独享其美。鉴于李白是高度主观的诗人,如此理解,或更符合诗人心意,也尤能突出李白初见江东风景的盎然兴致与满怀激情的青春理想。
按郁氏之说,首句描述宏观山水景象,次句描摹江水“至此回”的情状,第三句反映“两岸青山”姿态,第四句描摹自下游“日边”驶来的一叶小舟。四个特写镜头虽然美轮美奂,但始终使人难解诗题中“望”字的立足地所在。按刘氏之解读,在前三句充分描摹山姿水态之后,始终给读者设下了悬念,观景的视角在哪里?诗至最后结句才铿尔点出观景的驻足点——李白的行舟之上,如此可使诗歌结构精巧而有回旋之美,也使诗意不断翻涌,或可产生如流水“至此回”般的涡转回复,容易使人超越眼前现实之景,介入对李白自“日边”而来的无限想象,诗意层面自然不断扩大,诗情之荡漾遂可流贯于字里行间和想象之外。若将“孤帆”理解为他人之舟,全诗则形成四个次第平铺转接的景观分镜头,且语句表达方式均主要属于描写类型,如此而言,末句虽可表达江南吴地景象的清新和人情的美好,但未必能反映李白强大的情感之流和丰富的人生兴致!明代唐汝询曾评解云:“上三句写天门之景,落句言己之来游,时盖初去京华而适楚,故有‘日边之语。”究之于唐汝询之说不难发现:刘学锴之解当是对唐汝询之说的一种接受,但刘氏舍弃了李白自“京华”而来的论断,这符合今人学者们的认知判断。
3.自语词多义性释之
詹锳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引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卷一三)云:“日边,或东或西皆可……”刘学锴与郁贤皓、安旗等学者之分歧,或主要由“日边”词意之多解而引发。人们常认为东方乃日出之处,习惯多认为“日边”指东方,其实,日落之处也是“日边”。《汉语大词典》释“日边”的第一条义项如下:“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结合清人吴昌祺的理解,将“孤帆”理解为东来之舟或西来之船,或均有道理。从李白的诗歌写作实践来看,他多次使用“日边”一词,或东或西,均有表现。“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送王孝廉觐省》)因“姑苏”接近东海日出之地,故此处“日边”指东向地区。“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巴国”接近日落之处,此处“日边”指西向地域。由此类推“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阅读者释“孤帆”东来或西来均可成立,这两种解读不是对错之间的选择,而是语意理解层面的差异性表现。然笔者以为将“日边”理解为李白所来之处(四川),更容易使人联想到李白的成长环境、李白的漫游故事等。如此,有利于凸显李白的诗意个性,有利于拓展诗歌的时空内涵。
基于上述种种,针对李白《望天门山》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笔者以为将“孤帆”理解为李白之帆,淡化对该句描写意味的理解,更多地从叙述的角度去阐释末句的语意内涵,或更贴近李白的诗意境界和浪漫情怀。如此解读,则“孤帆”即成为串接前三句山水景观的叙述线索,而“日边来”则成为回味李白人生轨迹的虚指符号,该符号当具有传播学视域下所称的象征性意义,承载着诸多李白人生岁月的记忆性内涵,也使诗歌的地理空间拓展得更为开远。这样的诠释,当与李白的气质、心境、才情以及其巧夺天工的诗艺技法更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