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研究

2014-11-19闫旭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陕北文化

摘 要: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复杂,却孕育产生了灿烂的黄土高原文化,民歌、腰鼓、剪纸成为该地区的名片,粗犷的土地养育了数以百万的劳动人民,塑造了陕北人民旷达豪爽的性格特征,本文以陕北文化的几大特点为切入点,来看待黄土高原与该地人民之间互动关系。

关键词:黄土高原;陕北;文化

陕北位于祖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中东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它北临长城,毛乌素沙漠,西北部紧靠白于山地,西边以子午岭与甘肃庆阳地区为界,东临黄河,南面为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进可攻退可守,是游牧民族南下和农耕民族北上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陕北地区是一个伸缩概念,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该地的长时间的拉锯导致了连年的战争致使了陕北地区界限模糊,权属不明,行政区划混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说陕北地区历史上民族众多,文化冲突严重,从而也孕育徇烂缤纷的陕北文化。

陕北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的民族在一块贫瘠土地上通过战争等手段孕育出来的灿烂文化,它深深扎根于黄土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陕北文化具有强烈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烙印,那粗狂的信天游极具生命的穿透力,响彻黄土高原的每个山头,那灵巧的剪纸艺术透着陕北女人的乖巧,陕北地区流传着一句话“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形象的表达出该地的风土人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本文简要论述陕北黄土高原与陕北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1 陕北语言系统与生态环境关系

陕北黄土高原属于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该地的宏观地理面貌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导致该地势的走向,是由于在地质时期,鄂尔多斯台地向斜,整块地做西北抬起,东南倾伏的上升运动的缘故。该地海拔处于1000—1600米左右,厚重的黄土所覆盖了该地区,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水土流失以及环境恶化,导致了该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植被裸露。

相对于整个陕北地区而言,富县以南地区地表水土流失较少,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沟壑,保留了大面积的塬面,例如洛川县城就是在一个塬面上建造而成,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富县以北的地区,地形环境复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因此整个陕北地区应该分成两大板块,以富县为界,富县以南的塬面地区和富县以北的沟壑地带。由于地形、地貌、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耕作形式,富县以南包括洛川、宜川、黄陵、黄龙等地以种植业为主,比如,苹果、核桃等作物具有良好的耕种环境;以北地区平地较少,耕作环境较差,只能种植生命力顽强的杂粮,谷子、糜子、豆类等作物和小规模的畜牧业。而且两地的口音差别较大,富县以南的地区,口音接近于关中口音,因为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生产方式,以南地区较为接近农耕区,文化处于强势的农耕文化的边缘地带,受关中农耕文化影响较大,所以说从心理特征以及文化认同的角度,富县以南更应该属于关中地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经济的关系,把富县以南的几个县区划为陕北地区,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延安市管辖。

所以一般认为陕北地区是指陕西北部延安榆林两市,但是笔者认为从狭义的角度来说陕北地区是指富县以北的地区。其余地区包括榆林地区,整个地区鼻音较重,越往北鼻音越重,榆林市的府谷县,筆者认为是该地区鼻音最重的方言,说话抑扬顿挫,此起彼伏。其他地方的语言,都带有鼻音,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言语之间的措辞可能不一,但是鼻音都是相同的。加之陕北地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外来文化不易影响该地区,所以在这块“闭塞”的土地上,语言较多的保留原汁原味,生词怪词较多,不易理解。但是换一角度思考,陕北方言同时也充当了当地历史的活化石,是对当时的环境鲜活的记录。

例如“龟兹兹”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词,是因为历史上该地曾经做为龟兹国的属地,龟兹人善于唱歌跳舞,初入陕北时多以歌姬的身份来到此地,陕北人对龟兹人的蔑称“龟兹兹”后来演变为一种侮辱性的言语,有时也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爱称。由此可知,陕北方言融入了大量的外来词,丰富了本地语言词汇,对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证据。

2 陕北农牧业共存的原因分析

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并非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既有客观的环境因素也有人为的破坏行为,最终在陕北导致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

陕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期间,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领着我们的祖先,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繁衍生息,并由此开始,向黄河中下游迁徙,黄帝的子孙及其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帝崩,葬桥山。黄帝的陵墓就在陕北黄陵县桥山之颠。秦汉以后,这里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圣地,在每年的清明节都要举行一个盛大的纪念仪式,祭奠我们共同的祖先。通过对陕北地区的考古发现,可知,陕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处于了农耕时代,代表父系氏族公社的龙山文化遗址,很具有地方特色,不少遗址面积非常宏大,其内涵十分丰富,从考古发现可知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含碳酸钙丰富的礓石作原料,将其粉碎调水,用于涂抹地坪和粉刷墙体,。府谷县境内就发现了10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这些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磨棒、石杵、石球、砍砸器等,出土的陶器有豆、鬲、钵、罐、瓮等,说明当时的陕北人已经过上了农耕与定居生活。①

龙山文化之后,我国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气候变化,气温下降明显,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指出,从龙山文化时期开始,中国北方的平均气温略有下降,到商末周初,出现了一次新的冰期,我国开始不断遭受寒冷空气的侵袭,由暖湿趋向干凉。②气候的变化会对农耕产生重大影响,陕北地区群众为适应环境改变了其生产方式,改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以适应其变化。

外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相继迁入,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对陕北地区的影响。陕北地区作为边境线,是中原王朝安置游牧部落的重要的安置点,同时也是抵抗游牧民族入侵的最前线,所以该地区成为两种不同文化角力的竞技场。

为了羁縻游牧民族,中原王朝将陕北地区作为安抚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安置点,游牧部落的迁入为陕北地区的民族体系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公元前121年,西汉势力不断扩张,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领数万人来降,西汉将其安置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塞外。西汉时期,龟兹国来降郑吉率众迎接,设置龟兹属国,该属国为东汉上郡十城之一,龟兹属国治所在今米脂县境内。其后赫连勃勃的大夏国以及吐谷浑和西夏党羌族在陕北均有所发展,陕北地区与少数民族交流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在少数民族不断南移的同时,汉地居民也不断向陕北地区移民。

秦朝时期开展大规模的国家移民,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南之地,最后越过黄河夺取了阴山以南之地,秦朝在此设立九原郡下辖34县,防守匈奴,镇守边塞。随后秦朝灭亡,边关无人可守,匈奴势力不断崛起南侵,汉武帝时期依靠其雄才大略展开对匈奴的攻势,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以后西汉政府曾命令吏卒五万余人渡河屯田,以后又命令东起陕北西至陇西的六十万边防军,各就自己的边防地屯田。再实行军屯的同时,同时也实行民屯,迁徙大量的流民、豪强与百姓于边塞之处。武帝元朔二年“幕民徙朔方十万口”,元狩四年“关东徙贫民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元狩五年又“徙天下奸猾吏民与边”。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徙民以实之。”③“汉已得昆邪,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地新秦中以实之”。④“自武威以后,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扁绝南羌、匈奴。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无道,家属徙焉”。⑤这种大规模的国家移民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经过历史上数百年,数百万人的移民,为黄土高原提供看丰富的劳动力,使得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陕北、宁夏等地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半农半牧的耕作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弊端,随着大量的人口迁入,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大片植被造成破坏,产生严重的后果,水土流失加剧,黄河河道堵塞,沙塵暴肆虐等一系列的问题。

3 黄土高原与陕北人民性格的关系

黄土高原经过数百年的移民,民族融合加剧,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千沟万壑,就是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灿烂的黄土文化。陕北民歌是艺术界的一朵奇葩,它那高亢的嗓音响彻整个黄土高原,嘶喊着对远方家人的想念。例如“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致使地貌沟沟壑壑,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沟,见一面得走很长时间,因此通过该类音调很高的歌曲来影响对方的注意,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所以陕北民歌也称为“酸曲”顾名思义大多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歌词直白,情感丰富,通过该类宣泄情感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苦闷。

当遇到不平之事,也会揭竿而起,明末清初,三饷加派严重,人民生活困难,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众起义,拉开了推翻大明王朝的序幕。民国年间,谢子长,刘志丹等革命家也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打响了推翻国民党在陕西的第一枪。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陕北地区条件极其艰苦,任何农民只要在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也不会举起反抗的大旗,可见当时政府压迫力度之大,当时生活水平之低,陕北人民忍耐力之强。

4 结语

陕北地区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虽然贫瘠,但却富有,孕育了特有的文化景观,更有欢快喜庆的陕北秧歌、优雅动听的榆林小曲、以及延川布堆画、延长石版画、陕北道情、唢呐、腰鼓,皮影等民间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充实了中华文化艺术宝库。

面对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冲击,保护和发展陕北独特的文化艺术是当前陕北整个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进一步使陕北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陕北黄土高原文化,从而提升陕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促进陕北文化产业发展,推动陕北文化、经济科技和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府谷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府谷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人民日报1973年6月19日

[3]司马迁《史记·武帝记》中华书局 1982年11月

[4]司马迁《史记·匈奴传》中华书局 1982年11月

[5]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 1962年6月

[6]崔明昆《生态人类学的系统方法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7月第4期

[7]吕静《关于陕北文化研究》 文史纵横 2004年11月

[8]王万斌《辉煌灿烂的陕北文化》 文学研究 2010年1月

[9]刘翠萍《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延安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10]孟万春《陕北方言的形成于特点》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11]袁占钊《陕北文化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延安大学学报1997年的第4期

[12]刘蓉《陕北方言特点浅析》延安大学学报 2011年4第2期

作者简介

闫旭(1991—),男,陕西延安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方向少数民族史,本文系西藏民族学院高水平研究生培养项目支持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陕北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谁远谁近?
党建地图·陕北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文化之间的摇摆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