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电线路耐张线夹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2014-11-19潘巧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潘巧

摘 要:耐张线夹压接是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关键工艺之一,其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关系输电线路的安全及运行的稳定,不当的压接操作会导致线夹发热、导线机械强度降低等严重危害。本文从影响耐张线夹施工质量因素、压接质量对线路运行影响、压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耐张线夹;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优质的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是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为确保耐张线夹压接质量可靠,首先必须清楚影响线夹压接质量的因素,进而从材料验收,人员资质审核、施工方法规范化、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管以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方向来控制线夹压接质量。

1 影响耐张线夹施工质量的因素

1、涉及因素多。

耐张线夹铝管、钢锚等材料质量、施工方法、施工机具、人员素质等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2、控制难度大。

耐张线夹压接施工虽有严格标准的施工工艺,但不能像其它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流水线式生产,施工质量波动性大;施工作业面点多线长,地形复杂,质量难以控制。

3、过程控制要求高。

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隐蔽性。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如钢锚压接质量、材料的清洗过程),施工结束后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产生但又被隐蔽的质量隐患。

4、竣工验收局限性大。

耐张线夹压接完成后随即进行挂线、紧线施工,不可能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部质量,且竣工验收时线夹已升空,外观检查难度大。

2 耐张线夹质量缺陷对线路运行的影响

1、过压或欠压导致耐张线夹抗拉强度及导电性降低

1)压模对边距过大,压缩量密实度不够,运行中将会导致导线压接头压握不紧而滑脱;

2)压模对边距过小,过量挤压易导致压接管、导线的有效截面积减小,由于金属晶粒密度增大,抗拉形变应力增大,在压接重叠区域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压伤导线,且接续管易形成飞边,抗拉强度和导电性能均下降。

2、耐张线夹异常发热

1)若压模对边距过小,过压时可能导致铝股压断,导线承受电流密度增大,则运行中产生局部发热现象,使线路无法满足迎峰度夏及其它大负荷运行时的要求。

发热机理: ,电阻,断股使得导线有

效通流截面积S减小,R增大,则耐张线夹的发热量Q增加。

2)安装跳线时,出现以下情况易引发线夹异常发热现象:

a)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跳线设备线夹未能以光滑面相贴合;

b)引流板与跳线设备线夹之间未涂抹导电脂或去除氧化层;

c)引流板与跳线设备线夹连接螺栓未充分紧固,长期运行后螺栓松脱,连接面贴合不紧密,有效通流截面折损。

3、压接产生飞边毛刺,易产生尖端放电及电晕现象。

电晕放电损耗电能,引起发热,给线路金具、绝缘子造成影响,降低线路载流量;还会出现放电的脉冲现象,形成高频电磁波,引起干扰;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及氧化氮等产物,引起腐蚀。

3 耐张线夹压接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材料验收

压接施工前首先应进行材料验收。根据《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质量检验及评级标准》,对材料做如下几项检查:

1)外观检查。

检查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外观不允许有飞边、毛刺、裂纹、气孔、砂眼等严重缺陷。

2)查看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

检查机械强度、握着力、防晕、防振性能。

2、人员资质、机具核实

1)人员资质核实

导地线压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级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压接完成后,应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钢印。

2)施工机具检查

a)检查测量工具的检验合格证及有效期限,保证检测工具精度符合要求;

b)检查压接机、压模,确保压模规格与压接管相匹配,检查压接机各部件是否完整,压接机出力是否足够。

压模对边距选择计算:

c)穿钢锚:将已剥露的钢芯自钢锚口穿入钢锚,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推入,保持原节距,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管口与铝股预留△L1长度相等为止;

d)穿铝管:当钢锚压好后,先在铝管上自管口量出起压印记N,同时在铝线上自端头向内量出同值,即定位印记C(画定位印记之前,导线应涂导电脂并清除氧化膜)。然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管口露出定位印记C为止。

2)压接顺序

a)钢锚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下图,自凹槽前侧开始向管口端连续施压;

b)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自铝线端头处向管口施压,然后再返回在钢锚凹槽处施压。铝管必须有起压印记,否则要用尺量各部尺寸,在铝管上画起压印记。

3)注意事项

a)压接前应用汽油清洗导地线压接部位及压接管内侧;在导地线压接部位涂抹导电脂,并用钢丝刷去除导地线表面氧化膜;

b)导、地线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c)被压管放入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定位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两侧导线或地线与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致,以减少管子受压后可能产生弯曲;

d)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对边距尺寸。符合标准后在进行下一模液压工作;

4 建立压接质量保证体系

1、资料保证

1)认真执行施工单位三级自检及监理预验收制度,验收时加强自检报告审查力度。

2)执行WHS质量控制措施,加强WHS过程记录资料审核。

2、组织保证

为实现压接工艺质量控制目标,根据《组织论》基本理论,需建立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在压接施工前完成“五定”:一定质控总责任人;二定现场操作人员;三定技术措施;四定缺陷处理流程及预案;五定奖惩措施。

3、过程记录

根据2012年版《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质量检验及评级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如下记录:分别对压接前、后钢锚、铝管的尺寸进行记录,并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压接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5 总结

送电线路耐张线夹施工质量关系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實际工程中,分别从“人员、机具、材料、方法”等方面提升耐张线夹施工质量,同时从“资料、组织、过程控制”等方面对施工质量加以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优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业主项目部工作手册》;

猜你喜欢

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探究建筑屋顶的施工要点与施工方法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探讨
掘进巷道遇含水层施工方法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软基片石换填处理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