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美好环境的几个支点

2014-11-19林娅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

林娅

摘要:美好生活离不开美好的环境,美好的自然条件可适宜人居住的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前提,因此维护好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们的首要任务;人们有权利要求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有权利要求公平合理地占有、使用资源,有权利要求对自然资源占有使用的公开性、透明性。当前,如果发展经济不反思经济的合理性,谈建设美好家园不注重生态状况,仍然按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方式运行下去,必将危及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生态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过美好的生活。同时用制度保护环境,使生产和生活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使美好的生活得以保证。

关键词:美好环境;资源共享;生态理性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4-0082-07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对美好环境的渴求也从来未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如何建设美好环境,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美好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狄尔泰早就说过:“我们的自我意识的根基乃是这样一个不变的事实,即没有世界,我们就没有这样一种意识,而无此意识,就没有为我们而存在的世界。在这种接触中所发生的,是生活而不是一种理论的过程;它是我们叫做经验的东西,即压力和反压力,向着可以反过来作回应的事物的扩张,一种在我们之内和围绕着我们的生命力,此生命力是在苦与乐、恐惧与希望、对不可更易的重负的忧伤以及在我们从外面接受礼物的欢欣之中所经验到的。所以此我并不是坐在舞台之前的一个旁观者,而是纠缠在作用与反作用之中”。[1]5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纠缠”在世界万物之中,而这种纠缠就是生活。狄尔泰还认为“一切沉思、严肃的探索和思维皆源于生活这个深不可测的东西”。[1]5我们生活在世界之中,人是“融身”在世界之中,“依寓”于世界之中,人生在世,首先是同世界万物打交道。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生活、实践使人与世界融合为一体,而环境乃是世界万物的基础,生物生存的基本保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来哲学家和思想家研究的问题,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思想。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由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已存在,后来人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个是人类为着自己,用双手制造的工具和机器,自己的科学发明以及自己的设想,力图创造一个符合自己理想和意愿而建立起来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们自己创造的世界能否脱离自然世界?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2]66由此出发,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历史的“两大起点”:“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逻辑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历史的起点,也是社会历史的“物的前提”,即“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8这就是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的历史。而生产就离不开自然条件,离不开自然环境。

人通过劳动完成了由“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人通过劳动创造社会,社会是人化自然的最大成果,它一旦形成,便成为联系人和自然的桥梁。“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人生活在社会中,而这个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社会的面貌如何,既反映了人的状态,也表现着自然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而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都来自于自然,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出发点和产物;而生产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物的所有权及其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开发和利用的效果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曾经惧怕自然,过分地强调了自然的外在制约性,忽略了人类生产实践的作用。随着人的能力的提高,人类又逐渐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完全按着自己的意愿来对待自然。人们也曾经认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已经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可以放心大胆地征服和改造自然。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对待自然必然采取主人的态度。人类这种妄自尊大的态度使他忘乎所以,不顾自然自身有其客观规律,而随意改变自然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漫不经心地排放污染物,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自然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不客气的“报复”。它“制造”各种自然灾害,以毁灭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制造”各种疾病,损害人类的健康,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由于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恶劣态度,使人类不断遭受自然的报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致使生态走向崩溃的边缘。

现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已经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而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隐患,生态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社会的状态。

由此可见,离开美好的自然环境,就没有美好的社会环境,也就没有美好的生活。为此,人类渴望山更清、水更蓝,空气更加清新,这样才有健康的身体,舒适的生活。

二、环境资源共享是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

人类怎样才能生存?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23-24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 [2]31-32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生活资料。人类最初的生活资料就来源于自然。生活在南非的布希曼人提供了这方面一个现代的例子。虽然这些捕猎者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但他们的食物依然包括85种可食用植物和223种动物。因此,他们的日常食物比起农民的日常食物,其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要多得多,因为农民依靠的只是自己种植的少数几种谷物和块茎。因此,占有生活资料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最初表现为对于自然界资源的直接占有。但是,这种对自然资源直接占有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消失了。

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痛苦的反思,把获得健康的、有文化意味的生活的权利包含在基本的人权之中(《世界人权宣言》),80年代以来,把在适当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下生活的权利(环境权)的要求,也得到承认。1987年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提议,“所有人都拥有为了健康和幸福享受自然的权利,1992年《里约宣言》指出,“人类拥有获得与自然协调的、健康的、生产性生活的权利”。[4]

在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的意义,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地加强。为此我们不能忘记50多年前为此呐喊的人——雷切尔·卡逊以及她的著名的著作——《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播下了新行动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5]12曾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的阿尔·戈尔指出《寂静的春天》 “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 [5]9的确,《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掀起的环境运动的广泛兴起,改变了统治人类几千年的自然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传统观念。雷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正因如此,生前她遭受了空前的诋毁和攻击,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亮了一盏明亮的灯。

其实环境恶化,所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利益关系。《寂静的春天》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的预言,反对她的不仅有利益攸关的生产农药的化学工业集团与经济部门,也来自使用农药的农业部门。因此,要想建设美丽的家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环境理论。传统的环境理论仅仅是环境保护理论。人与环境的相互促进被视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动力。但是,社会经济活动是多极主体间通过作用和改造共同的自然中介客体——自然,而形成主体(人)——自然(环境)主体(人)关系的物质活动。因此,第一,这种经济活动体现的决非单一主体的利益,而是由不同的、异质的主体及其利益构成的。这就是说,永远有一个大写的“他者”与“我”相对。形成主体际关系。纵横交错的主体际关系是利益关系。第二,这种经济活动是主——客——主的结构。这样一来,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自然客体来与另一个“他者”相遇。每一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不过是“我”与“他者”关系的一部分。我破坏环境,不仅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间接损害他者的利益、剥夺了他者的权利;我浪费、破坏资源,他者就失去利用资源的机会与条件。人们都意识到任何一方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内必然会减少另一方资源的投入,剥夺了其权利。

以尽量少的投入争取尽量多的成果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必须争取用尽量少的原料、能源和劳动生产产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虽然劳动生产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却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比提高劳动生产率更为迫切的是提高资源生产率。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不仅是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从低效益向高效益的转变,同时也是从浪费资源、损害生态,向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维护好人们生存的环境转变。

人们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环境信息应向人们公开。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同时保护好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每一个企业有利用资源的权利,更有责任和义务在它占有的地方、使用的资源中尽其应尽的义务。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陷入极度的对立。在原始积累的时期,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生活资料,从而将多数人的小财产变成少数人的大财产,自然资源、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到资本家手中。资本发展的逻辑使资源掠夺从国内向全球扩张,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在全球展开。当本国资源和市场满足不了资本家的需要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6]276。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资本家既无法与工人平等享有自然资源,也无法与工人公平承担生态责任和后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以物质高投入、环境高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很大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和地区为了局部利益而不计社会成本、环境成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并且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提出“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7]52-53这样就把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才能避免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只提供给少数人享受,而大多数人只能“共享”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恶果。人们有权利要求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有权利要求公平合理地占有、使用资源,有权利要求对自然资源占有使用的公开性、透明性。

三、 发展生态市场经济是建设美好家园的根本出路

当前,如果发展经济不反思经济的合理性,谈建设美好家园不注重生态状况,仍然按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方式运行下去,必将危及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工业文明发展的400多年中,虽然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的辉煌,同时也造成了比过去一切时代的破坏还要多的改变。一国的生态文明状态可以通过人口变迁、耕地变迁、森林覆盖率变迁等数据加以考核。据有关统计,在我国远古时代,大约公元前2070年以前,森林覆盖率从64%降到60%,上古时代从60%降到46%,秦代从46%降到41%,直到194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只剩下86%,后经过大量人工林的种植,我国森林覆盖率才达到今天的2036%。由此可见,长期以来,我国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近代以来以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被称为黑色发展道路,它具有明显的三大特征,即生活过度消费、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过度排放,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全球性环境危机、能源、资源危机、极端气候变化、全球生态危机。这种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终结的地步。

现代经济学认为,生态经济不是一种局部的经济现象,不是狭义的仅指环保产业、生态农业,而是一种经济形态,是指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具有生态环保性质,既要安全、节能、低耗、无公害,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身健康,又要有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环境问题产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都把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视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认为人类必须对任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做出选择。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内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随着对于问题进一步研究意识到,人们意识到,这看到的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率、发展经济更有统一的一面。这种统一就是通过发展降低物耗、节省能源的技术,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的。当今世界越是绿色产品、越是绿色企业越受到市场认同和社会认同,产品就越有附加值。因此,向企业的绿色技术投资、向企业的环境认证投资,就是向企业的效益投资,这是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统一性的投资,也是建设美好家园的投资。

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社会经济行为都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和具体经济行为很少关心,甚至不关心外在成本和社会成本。自由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的,它不顾环境代价、社会成本,只是追求某一系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是外部负效应、溢出负效应,所产生的危害日趋明显。历史发展到今天,环境已变成人们的基本需要。受害者对于外部负效应、溢出负效应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再走盲目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老路百姓和社会都不会答应。

要建设美好家园,过健康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要求一种产业、一种生产过程、一种产品不符合生态环境标准,就不能上项目,不准生产。整个生产既是高技术化、高效化,又必须是“资源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生产过程无害化”。所以,是否符合生态环境标准,已经是企业的生存条件。同时,随着各国环境意识的觉醒,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生态标准、绿色标准,已成为是否允许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明。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品不准买卖,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条准则。而且标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在世界市场,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包括绿色工业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据有关资料显示,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94%的意大利人表示在采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德国82%的消费者和荷兰67%的消费者在超级市场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所以在专门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产品的效益主要不是来自于量,而是来自于质。应该看到生态产品是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

发展生态经济,其实质也是一种循环经济。其特征是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其贯彻的原则是:针对自然资源的减量化原则、针对物质产品的再使用原则、针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原则。

“3R”不仅适用于生产领域,也适用于生活领域。在物质生产领域减量化要求生产者在生产中,通过技术进步尽量减少单位产品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同时尽量多生产生活必需品,少生产奢侈品;在社会生活领域,则要求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和不合理消费。再使用原则要求企业生产者能够延长产品使用和服务的时间。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能够尽可能多次使用或以多种方式使用同一个产品,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废物。物质生产最终是为消费服务的,消费总量的多少影响企业的规模和资源使用的数量。因此,如果社会消费总量不断上升,就会使企业加快生产、加大对资源的使用,这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都是不利的。资源化原则是循环经济最为核心的方法论原则,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并节约对原生资源的使用量。从物质生产领域来看,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可以资源化,但却被遗弃的“废弃物”,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原来提出过清洁生产,注意到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义,但并没有充分重视消费末端废弃物的资源化问题。

因此加快发展生态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过美好的生活。

四、改变思维方式和观念是建设美好家园的关键

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一个的愿望,也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要实现美好愿望则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观念,实现价值观的转变。

改变思维方式一个首要的观念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观念。在文艺复兴之前,自然对人而言始终具有“神圣性”和“功利性”双重意蕴:自然作为神的创造物,存在着一种与其作为人类活动物质基础的功能完全无关的意义,具有神圣性的一面;但作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对象,又产生对自然的功利主义态度和行为方式,具有世俗性、功利性的一面。文艺复兴运动是现代“控制自然”观念的诞生地,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用人性反对神性、人权反对神权,使自然的神圣性走向了世俗化。这样“控制自然”的观念表现出双重功能。一方面,它鼓励人们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反对和颠覆以宗教神学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统治,相信人可以根本改变生存的物质条件。“控制自然”会使社会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念由此成为现代社会的信念。另一方面,“控制自然”的观念又促使人们对自然从敬畏到奴役、从服从到征服、从神圣到功用的征程,自然界只是这一征程中为满足人的欲望的,可以随意俘获、劫掠的客体材料。这种走到极端的态度终于得到自然的报复,自然不断地警示人类必须改变这些观念。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都一再表明,生态意识的有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巴比伦文明、哈巴拉文明、玛雅文明,他们都曾经辉煌过。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大文明的毁灭主要是由于“生态灾难”。我们与玛雅人不同之处就在于,玛雅人认识不到是什么威胁他们的社会,而我们已经懂得威胁着我们社会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开始具有生态意识,就是对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就是这样一些基本思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符合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类的各种活动。要求人们心目中逐渐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时时意识到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机构和生命本身,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忽视这一原则的任何政府和经济制度,最后都会导致人类的自杀。

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最基本的领域就是经济领域,因而就要求把经济系统重新放回到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之中。由于现代经济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获得物质财富上,总是把经济发展从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分离出去,用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来看待发展,因而极大地激起全球性地对经济增长的疯狂追求。

马克思早就深刻地批判了资本的价值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由作为交换价值的货币转化而来的,而不是由使用价值转化而来的。按着资本的标准,能换成钱的,就是有价值的;不能换成钱的,就是没有价值的。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如果自然界和人能够带来货币或价值的增值,它就是有价值的,生产性的,否则就是没有价值的、非生产性的。要带来货币的持续不断的增值,资本主义的生产就必须是价值的扩大再生产。资本最根本的规定或决定性的存在方式就是增值逻辑,而资本增长的逻辑即利润最大化逻辑。这样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经济理性。在资本主义市场交换面前,人们学会了计算和核算。受经济合理化形式的支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换和增值,人们开始崇尚“越多越好”的价值原则,提出了一种以衡量工作成效的客观标准,即利润的尺度。这种资本逻辑带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使竞争成为第一信条,不懈地追求把社会、教育、劳动、个人和集体的消费纳入无所不包的价格体系当中,其结果是把经济理性的统治扩充到生活和劳动的所有领域。这样“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6]287在这种经济理性的支配下,就要求不断激发消费者的欲望,人为制造新的需求。受经济理性支配的人的整个生活世界的物质化、技术化、抽象化,最终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失去对社会的自主性、批判性和鉴别力。

由于经济理性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遵循的资本逻辑、利润动机,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可能超越经济理性的,这只能选择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经济理性为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是基于对自然环境和自身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生态边界的认识,以“生产得更少但更好”为原则;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趋向于非定量的社会文化目标和个人的自由自主全面地发展;生态理性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生态理性在生产劳动领域中获得生活的满足,崇尚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消费。

要想真正获得美好的生活,就必须改变工业化以来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超过世界平均的生态条件,其人均能源的消费量是贫困地区的80倍左右。寻求高档消费、生产购买奢侈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而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实现消费的公平性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消费要满足的不是一部分人的需要,特别不应该为满足某些人的不合理的需要,而损害其他人的正常需要。要坚决反对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

五、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管理体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7]52这就为我们搞好美好家园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除了经济的骄人成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而外,还伴随着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短缺频发、生态退化严重的令人痛心的状态。

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自然的、历史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8]而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则是重要的原因。

对于一个现代社会来说,没有管理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一个国家的环境来说,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那也是十分可悲的。卢梭曾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9]。人们是在遭受了环境不断恶化、自然不断报复人类的过程中,认识到建立生态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性的。

我们已经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却还没有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没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许多领域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造成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对于资源的无偿占据、使用,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而对于干部任职期间所造成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查制度;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造成严重后果的,没有严惩的制度,而仅仅以象征性的罚款草草解决,从而更加助长不顾环境后果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

随着生态文明的深入,我们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7]52用制度保护环境,使生产和生活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使美好的生活得以保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美好生活的实现要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了美化的生活、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一起为环境的改善、生态的昌盛而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4]刘大椿,岩佐茂.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

[5]蕾切尔·卡逊.寂寞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杨伟民.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N].光明日报,2013-11-23.

[9]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

责任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浅谈计算机新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档案管理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