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2014-11-19黄光圣
黄光圣,李 香
(商洛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而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体人格失常[1]。很多学生从大学刚入学一直到毕业,普遍都曾经感受到孤独[2]。孤独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适应产生不良的影响,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3]。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具有相互依存性、可靠的纽带性、协调性等特点。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安全的性质,并且具有“引导”的功能[4]。自尊又称自尊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自尊需要包括要求独立、自由、自信、被人认可和对成就、地位名誉的向往等[5]。自尊的发展状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整个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自尊水平高的人,自信、乐观、大方、人际适应良好,自尊水平不高的人,很容易产生自卑、退缩、消极避世等一些不良的心理与行为。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6]。一方面处于校园生活的大学生会遇到各种困扰问题,其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和自尊水平方面的问题更是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孤独感的体验也已成为我国学者普遍重视的研究领域[7]。因此本文旨在从孤独感出发来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另外考察大学生在孤独感、自尊、社会支持方面的整体现状,并对此现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为陕西省商洛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以自愿和不记名的方式参加,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5.33﹪,其中男生105人,女生181人;文史类147人,理工类139人;是独生子女的40人,非独生子女的246人;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61人,为农村的225人;大一78人,大二78人,大三100人,大四30人。
1.2 工具
1.2.1 UCAL孤独感量表(第三版)
采用了Russell编制,王登峰修订的UCAL孤独量表第三版。孤独量表是单维的情感测量表,共20个条目,4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很少,3表示有时,4表示一直。总分范围是20-80分,分值越高,个体的孤独体验越强烈。该量表已经考察后的各项指标显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a系数为0.8419,重测相关为0.6239,同质性信度在0.90左右。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本研究采用了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3个维度。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测信度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
考虑到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其实际情况与成人有所不同,对量表中的一些条目进行了修订,将第2题“同事”去掉;第3题“邻居”改为“同宿舍的人”;第4题“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去掉“儿女”,将“夫妻”改为“恋人”;第 6、7 题“配偶”改为“恋人”,“同事”改为“同学”,“工作单位”改为“学校”等。参照屈俊林、肖祥等的《师范类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对其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中对修订后的量表与原量表进行小样本的复本测验[5],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8,说明修订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仍有较高的信度。
1.2.3 Rosenberg 自尊量表(SES)
本研究采用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分数按4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处理
问卷收集并筛选之后对有效问卷进行Excel数据录入与整理,再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
表1的描述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均呈现出正态分布,而孤独感体验稍微强烈,但程度并不严重。
表1 大学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
2.2 大学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比较
2.2.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差异比较
由表2结果显示,经t检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中存在差异,女生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并且女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也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自尊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孤独感方面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性别比较
2.2.2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差异比较
由表3结果显示,不同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自尊及孤独感几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史类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几个方面分数都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文史类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的自尊水平;而理工类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
表3 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学科性质比较
2.2.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差异比较
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孤独感、自尊和社会支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在自尊方面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F=4.536,P<0.01),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2.2.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差异比较
由表4结果可看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在这几方面的分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而在对支持的利用度、自尊水平和孤独感的体验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比较
2.2.5 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的差异比较
由表5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在主观支持维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来源的大学生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而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孤独感的体验和自尊水平几个方面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由表6可知,对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自尊与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自尊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各个社会支持维度和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5 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生源地比较
表6 社会支持和自尊与孤独感的相关系数表
3 讨论与分析
3.1 大学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基本现状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均呈现正态分布,表明大学生整体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发展良好。
而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稍微强烈,但程度并不严重,这是由很多原因所导致的。首先,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进入大学,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如专业没想象中理想,学习没想象中轻松等,加上大学所面临的人际关系的各种问题,这些都会使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体验。其次,可能由于商洛学院女生的数量远远多于男生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已经进入青年中期,性心理逐步发育成熟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的相对宽松,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特定异性发展出较深入关系的需求)表现的越来越急迫,但这种男女生数量的巨大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的情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不能得到立即满足,就可能产生较普遍的孤独体验[8]。最后,可能是由于商洛学院四周环山远离大都市的特殊位置所致。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对外界大量信息亟待获取的时期,而商洛相较其他大城市的信息来源和传播较为狭窄和滞后使得部分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孤独体验。
3.2 大学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3.2.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中存在差异,女生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并且女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也显著高于男生。这与李东斌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分析导致这一显著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女生可能比男生更柔弱,所以她们在生存中更善于群居,取得他人的支持与配合。其次由于女生通常比男生的情感体验更为细腻,她们对于父母的关系、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支持等的体验更为深刻,因此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多[9]。而造成与李东斌等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样本的差异造成的。
男女生在自尊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与苗元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4],可能是因为知识女性的自信心比以前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而且社会也提倡男女平等,女性能顶半边天,所以他们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孤独感得分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李传银[10],骆光林[11]和黄海[12]的研究结果一致,与孟晋[8],王希林[13]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很大原因是由于它们所测量的并非是同样性质的孤独感。
3.2.2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自尊及孤独感几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文史类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几个方面分数都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这与李东斌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理工类学生的主客观条件所致,他们更注重理性思维,性格普遍比较沉稳,更多的为场独立型,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对物比较敏感[14]。
理工类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这与邓丽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4],李东斌等研究中则发现[3],文史类学生比理工类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更强烈。而蒋艳菊等在研究中则发现[7],在学科性质这一变量上,学科性质的效应不显著。可见,专业类型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亦有待进一步探讨。
文史类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类,文史类学生中女生占绝大部分,而理工类大多为男生,这正与前面研究结果中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自尊水平相一致。
3.2.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蒋艳菊等[7]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大一新生的孤独感总分与其他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取样时间造成的,本次研究发放问卷是在第二学期,大一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已经融入了新的学习生活中,因此与其他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期,大一学生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有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来源,这也就使大一与其他几个年级学生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自尊方面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大二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人际交往等诸多问题使得学习和生活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我无所适从,而大三和大四大部分学生经过两年时间已经拥有自己较为完善的人际网络,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我价值等方面有了正确的认识,表现出更多的对自我的适当的评价,因此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3.2.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非独生子女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方面的分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主要是由于在相等的条件下,非独生子女可以有兄弟姐妹的支持。
3.2.5 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这可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绝大部分为多子女家庭,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在社会支持的来源上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较之城市的学生多,因此社会支持总分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而在孤独感方面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内许多学者无论采用何种量表都证实我国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孤独程度要高于城市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5]。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的发展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视、互联网等得到更多信息和有更多与别人交流的机会,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降低了孤独感的产生。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农村学生多为非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有同伴的家庭生活中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更善于与同伴合作,这就有利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更好的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减少孤独体验。
3.3 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自尊与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自尊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研究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无论是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越多,大学生的孤独感就越低。在李鹏的研究结果中也发现[16],在压力情景下,高社会支持的个体,由于能和别人交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心,会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因而会更有动力,从而避免孤独情绪,而低社会支持的个体则相反,他们通常会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
自尊水平越高,被试的孤独感也越低。高自尊水平的被试对自己具有一系列的正向的、好的评价以及自我悦纳感[5],因此他们会对自己与周围产生适当的、健康的认知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很少体验到孤独感。
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亦表明自尊水平越高的被试其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得分也越高。当个体的自尊水平比较高时,一方面他们更加愿意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及同学、朋友的各种支持,另一方面他们能正确地对这些支持进行评价,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相应地当被试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如获得父母的关心、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支持等)时,他们也会产生更高的自尊感。
4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在自尊和社会支持方面呈正态分布,虽然有孤独感体验,但程度并不严重。2)女生的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和自尊水平都显著高于男生;文史类学生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和自尊水平都显著高于男生,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大三、大四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非独生子女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方面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农村学生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方面显著高于城市学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自尊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各个社会支持维度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1]洪海滨.谈大学生的孤独感以及与焦虑相关的研究[J].新校园:理论版,2011,9(221):24-25.
[2]Cutrona C E.Transition to college:Loneliness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adjustment[M]//Pwplau L A,Perlman D.Loneliness.New York:Wiley,1982:291-309.
[3]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12(6):112-115.
[4]李妍君,赵 珊,苗元江.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J].新余高专学报,2010,8(4):110-112.
[5]屈俊林,肖 祥,曾庆美.师范类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对其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8,27(3):106-108.
[6]李鸿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1(11):86-88.
[7]黄敏娟.心理健康、领悟社会支持和复原力关系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3,27(6):91-96.
[8]孟 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2):113-116.
[9]严标宾,郑 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60-64.
[10]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科科学,2000(6):429-430.
[11]骆光林,阮俊华.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12]黄 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13]王希林,任桂英,赵晓明.孤独、抑郁情绪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367-369.
[14]邓丽芳,徐 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3-59.
[15]薛桂英,赵小云.论中国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40-143.
[16]李 鹏.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6-217.